有人会站出来说:
“投入一点、严谨一点、持久一点”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感兴趣的事,我就是无法全情投入.....
这并不奇怪,我们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枯燥。
人类作为从草原上进化而来的物种,对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事情总是排斥的。
所以,你对打游戏感兴趣,因为它会给你即时回报,打完小怪打大怪,层层升级;
所以,你对手头的工作不感兴趣,仿佛你在打一头看不见的怪物,你不知道多少拳才能将它放倒,甚至你的拳头是否打中了它,也是个未知。
但为什么一小部分人能够做到非人类呢?
原因就是他们设计和运用了自我激励。
知识大V李笑来讲过他自己的事,当年为了进新东方,必须在TOEF/GRE考试中拿到高分,而想拿高分就必须背会2万个单词。
要知道背单词对所有人来讲都是反人性的。
但李笑来想到进入新东方能拿百万年薪,那么每记一个单词就相当于50块钱,这生意划算啊,所以他就欣然投入到背单词这枯燥的事中。
也许你觉得这很阿Q,但我告诉你一个真理:很多时候,想把事做成,就要和大脑玩些小猫腻。
就像我写文章,开始时每个词都是一次便秘的经历,但一想到每1000字就离出书近了一步,马上就会逼着自己忍受这种非人性的煎熬。
而且,慢慢随着水平的提高,文章会被一些大号转载,也会收到一些打赏,这种外部激励会进一步催化我的坚持与投入。
我想这种内外激励的循环应用,就是那些精英们不断精进的秘密吧。
意志力本身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完全靠意志力来抵抗人性的弱点,你能做的只是利用一个弱点打败另一个弱点。
关于内在激励的一些理念,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下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或许对你有些启发。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