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没什么毛病,不过可能应该换个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是中小企业群体面临困境的问题,其实早就已经是经济工作的重心了,只是前景仍不乐观。
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从2018年开始呈现剧烈下降的趋势,至今没有扭转趋势。在数据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库,2011-2017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规模始终维持在1000万元人民币的水平上。2017年23753亿的利润,对应222473家规模以上民企,平均利润1068万。到2018年,17137亿的总利润,对应220628家规模以上民企,平均利润剧烈下降到777万,降幅高达27%。
再到今年1-4月份的数据,平均利润213万(4597亿/215564家),而2018年同期的数据为270万(5903/218651家),这么对比起来,今年的平均利润降幅达到21%。这个趋势维持下去的话,连续两年20%以上的利润降幅,这就是腰斩的局面了。
民营企业逐渐丧失了盈利能力,这才是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让民营企业能挣到钱,这是所有经济政策必须的出发点。至于所谓做大做强国企,呵呵,不评价。
再到今年1-4月份的数据,平均利润213万(4597亿/215564家),而2018年同期的数据为270万(5903/218651家),这么对比起来,今年的平均利润降幅达到21%。这个趋势维持下去的话,连续两年20%以上的利润降幅,这就是腰斩的局面了。
民营企业逐渐丧失了盈利能力,这才是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让民营企业能挣到钱,这是所有经济政策必须的出发点。至于所谓做大做强国企,呵呵,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