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栗子 / 编辑:于华东
国庆全民狂欢之时,电影市场的主旋律内容全面爆发。
国庆档开画首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票房先后破2亿。
10月10日,《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已经超过23亿,创造国庆档历史最高票房纪录,进入华语影史票房前十、2019年度票房第四。
猫眼专业版显示,
今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共拿下了43.8亿票房,7天就完成了去年10月全月票房,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
图片来源:
猫眼专业版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节点,全民的爱国情绪被大幅推高,成为国庆档无可比拟的助推力量。
不过除了“天时”之外,主旋律影片的票房井喷也得益于影片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长久以来的市场培养。
从三部“博纳式主旋律”《
智取威虎山
》(8.81亿票房)《湄公河行动》(11.86亿票房)《红海行动》(36.5亿票房)改变了观众对传统主旋律的固有印象,到吴京的《战狼2》(56.83亿票房)创造影史票房纪录,再到今年国庆档同时由三部主旋律影片领跑,主旋律影片的市场在一步步被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国庆档三部主旋律作品的背后,参与出品、发行的公司合计多达上百家。
其中,仅《我和我的祖国》背后的出品方就覆盖了以华夏电影为首的国内众多头部影视公司。
由此可见,主旋律已经不再是个别影视公司的专属特色,而正在快速向整个创作市场蔓延。
《我和我的祖国》分段式、相互独立的作品形式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众多的创作型人才也完全有能力胜任主旋律作品的市场化创作和表达。
更多人才、公司的进入,加速了国内主旋律影视的工业化体系,并逐渐摸索出了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大面积的95后成为其市场受众的支柱力量。
这意味着,在未来,主旋律影视内容依然将成为市场的刚需。
在此背景下,博纳、中影、腾讯影业等公司已经携主旋律作品提前预定春节档,腾讯影业更是在国庆期间推出了“致敬英雄,礼赞祖国”“片单”,“片单”涵盖25部作品,包括《建国大业》《紧急救援》等。
可见,主旋律市场已经加速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主旋律”爆发
国庆档的爆发力还在持续。
据镜像娱乐(ID:
jingxiangyule)统计,从2015年至2018年,国庆档大盘的票房体量基本都在17亿至27亿之间浮动。
而在今年,国庆档四天便以近29亿的大盘票房创下历史新高,最终七天票房高达43.8亿,同比大涨129%。
今年国庆档之所以出现“反常态”的票房暴涨,关键在于《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3部主旋律影片的提振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大阅兵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春晚,央视各频道直播市占率达到96%以上;
微博上,主旋律相关热搜话题更是在3天内刷出300多条。
全民举国欢庆,整体的爱国情绪被调动至高潮。
大环境的整体氛围成了电影市场无形的宣发助手,国民被激发的家国情怀需要落地和承接,主旋律电影便是其中的一个出口。
猫眼专业版显示,今年国庆档的观影总人次达到了1.16亿,仅低于2018、2019年春节档。
图片来源:
猫眼专业版
值得注意的是,猫眼数据显示,20-24岁的年轻群体在三部主旋律电影中都占据着最大的观影比例。
也就是说,95后对主旋律影视作品同样有着极强的消费欲。
图片来源:
猫眼专业版
他们作为当前最年轻的一代,成长在“中国新四大发明”影响世界的年代,成长在中国不断扩大话语权的年代,成长在民众不断拥有民族自信的年代。
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已经在各方面走在世界领先的位置,这种民族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
年轻即未来。
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刷屏,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爆火,再到如今国庆档主旋律影视作品全面爆发,最年轻一代的家国情怀一再被验证。
95后们在回望、经历,也在传承。
这种不断被深化、被丰富的家国情怀将浇灌出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加肥沃的土壤,成为主旋律持续性引爆市场不竭的动力。
“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主旋律市场的巨大容量并非一蹴而就。
21世纪以来,在主旋律影视内容方面,各大影视公司都在不断摸索和寻找一种与新时代精神对接、与年轻市场对话的方式。
比如,博纳影业通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三部曲,尝试用商业电影的语言、工业化的电影体系,去拍摄主旋律的现实主义内容,“博纳式主旋律”系列电影不断走高的票房,一再验证着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可行性。
同时期内,《战狼2》的出现刷新了国产电影票房的上限,击中了观众爱国情绪的燃点;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虽有硬科幻的标签,但也击中了中华儿女眷恋故土的家国情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集体献礼的氛围之下,主旋律+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市场集中爆发。
《我和我的祖国》背后,出品方覆盖了近50家影视公司,《中国机长》《攀登者》两部作品的参与公司也都在30家左右,三部影片调动的上百家影视公司,几乎涉及到国内所有头部及新兴创作力量。
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愈发重视主旋律内容,越来越多的影视人才也参与到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中。
《我和我的祖国》以分单元的方式集结了管虎、张一白、徐峥、薛晓路、宁浩、陈凯歌、文牧野七位导演,豆瓣评分达到8.0分。
尽管每个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但在影片完成度上,无论是徐峥以小孩子的视角展现中国女排精神,还是宁浩用“疯狂式”喜剧风格串联起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的大悲大喜,抑或是管虎以一根旗杆切入开国大典,都能够反映出,国内不乏优质的主创团队,他们也完全有能力以自己的风格去诠释主旋律故事。
从众多公司入局主旋律蓝海,到众多影视人才的创作实力被认可,主旋律市场在故事题材、剧本构建、影视化、消费市场等各个产业环节都已趋向成熟。
可以说,主旋律商业电影已经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体系,主旋律市场也正式进入“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与时俱进的家国情怀
国庆节并不是主旋律大爆发的终点。
正如前文所言,主旋律的市场不是一蹴而就,全民的爱国情绪也不是“一时兴起”。
从之前部分主旋律影片的大卖,到如今“百家争鸣”的成熟市场,可见中国观众对主旋律内容一直有着刚性需求。
不仅是电影市场,电视剧市场在《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破冰行动》等作品的推动下,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尤其是在工业化的影视生产体系更加完善之后,市场上也将涌现出更多主旋律作品,在艺术价值的支撑下,达成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多维丰收。
因此,由主旋律内容驱动的全民热点不仅是国庆档的特色,更将成为国内影视市场的常态。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各大影视公司也都在纷纷布局。
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腾讯影业。
早在去年,《半月谈》相关报告数据显示,腾讯影业是当前参与主旋律作品最多的互联网影企。
另外,博纳影业、中国电影、华谊兄弟、英皇影业、万达影视等多家影视公司也都有相关作品即将面世。
从各家布局内容来看,未来,主旋律影视作品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小人物大英雄
在主旋律作品中,自然少不了时代英雄。
不过,相比于好莱坞式上天入地的超级英雄,国内更多的是各具特点的现实主义英雄,他们往往是淹没在人海中的小人物,虽籍籍无名,但平凡又伟大。
《我和我的祖国》中以7个小人物的事迹分别切入重大历史事件;
坏猴子影业主控的《我不是药神》中,程勇一开始也只是为养家糊口的市井商贩;
腾讯影业参与的,于不久前上映的《古田军号》同样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展开,该片不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还被中宣部誉为“含金量极高的红色电影”。
以小人物为切口,展现时代风貌。
这也是国内主旋律作品的一大特色,以小见大不仅更易引起观众共鸣,也给了影视题材更大的创作空间。
通过打磨的多面化、群像化的现实主义英雄,正是体现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最佳打开方式。
2、多元化题材
主旋律覆盖的范围其实很广。
不仅可以有《解放战争》《香山叶正红》这类致敬革命英雄的历史战争类题材,也有涉及教育、体育、文化、职场等领域的现实主义题材。
今年暑期,腾讯影业、欢娱视线出品的剧集《奋斗吧,少年!》,还有2020年春节档,以陈可辛为核心的主创团队打造的电影《中国女排》,都是从体育行业切入时代精神,致敬体育健儿。
可以看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切口越来越多元化,内容市场已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3、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主旋律作品中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情感。
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主旋律作品也更加注重去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从博纳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到吴京的《战狼2》,再到2020年春节档,英皇、腾讯影业、博纳等联合出品的《紧急救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