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我们推出了五月新剧前瞻,收到不少后台留言,
《庆余年
第二季
》
是诸多观众的年度期待。
上周四,它终于如约播出。
阔别五年,小范大人归来仍是庆国第一顶流,而他的新冒险和新地图也在徐徐展开。
只是风云再起时,范闲要走的路不是康庄大道,而是伴随着人生阵痛的孤臣之路。
《庆余年
第二季
》开篇,范闲
(张若昀 饰)
从北齐回到京都,在鉴查院院长陈萍萍
(吴刚 饰)
的授意下接手鉴查院一处,一处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朝内百官,各部门都有他们的内线。换言之,范闲越来越接近权力中心。
庆帝
(陈道明 饰
)
摆家宴,他与众皇子一同参宴,在庆帝面前揭露了二皇子、长公主私下勾结北齐。这一大胆的举动让他卷入皇室争斗,与庆帝的关系也愈发微妙。
很多人认为范闲深受庆帝偏爱,但庆帝的纵容建立在不触及皇室权威的底线上。当他真的开始挑战规则,庆帝也露出君威不可测的一面,罔顾指控,冷漠质问“你以为你是谁”。
透过范闲的视角,我们也对庆国皇室成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运筹帷幄的庆帝是操盘手,大部分时间静躺榻上,把范闲、把二皇子当成磨刀石,静看儿子们争端不止,冷眼旁观朝臣们各异心思,谁都琢磨不透他,
在必要的时候轻轻飘出一句“灰飞烟灭”就让人明白什么是伴君如伴虎。
太子和二皇子表面上兄友弟恭,暗地里势不两立、剑拔弩张。太子是扮猪吃老虎的好手,活在无辜老实人的套子里精心筹谋。二皇子野心勃勃,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史家镇惨案激化了矛盾,范闲夹在两股势力中,是双方都想争取的同盟。
本季登场的大皇子、皇后也是新的搅局者,让庆国之水愈发浑浊。大皇子常年领军在外,回归京都后与北齐大公主订婚,他与范闲初次见面就因“进城门、斩战马”发生冲突。
皇后是太子生母,常年蛰伏于后宫,人是深居简出,消息却灵通得很,她经常为太子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她“特别怕黑”,此处也埋下伏笔,她很有可能和范闲母亲叶轻眉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内局势远比第一季更复杂多变,大有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意味
。范闲穿梭在波诡云谲的人心与扑朔迷离的局势中,审慎地分辨着敌我关系,履新之后他对内对外都有大动作。
对内,他借云梦鱼整顿鉴查院,带队封了送礼的
检蔬司
,狠查
贪腐
。寻常办法当然撬不动贪腐之人,于是他以身设局,刻意收下欺压良民的戴公公的贿赂,将其引入局内,通过不断激怒都察院,引得御史们锐意弹劾。
朝堂对峙戏的精彩程度直逼上一季的夜宴诵诗:面对清廉御史赖名成的不断诘问,范闲见招拆招,不仅逼戴公公认罪,自己还全身而退。随后,陈萍萍交出牵涉皇子的贪官名册,林相推波助澜,
范闲借力打力,刚正不阿一根筋的
赖大人接下追查之职。
对外,范闲彻查权贵往来的
抱月楼
。他偶然间认识的菜农老金备受戴公公欺压,女儿无奈成为抱月楼歌女。寻常百姓命若草芥,始作俑者静默不语,这让范闲重新思考生命贵贱与众生平等的问题。他把抱月楼闹了个底朝天,用自己的方式“让京都开开眼”。
范闲的左膀右臂,除了老朋友王启年
(田雨 饰)
,还多了一位有意思的新角色——鉴查院原主簿邓子越
(余皑磊 饰)
。
早年间,他也是一腔热血少年郎,从定州入京冒死揭穿边军统领贪污,得陈萍萍赏识而入院。见识了太多不公之事,在官场碰了一鼻子灰后,邓子越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安心当着职场隐形人,屈膝躬腰讲着漂亮的套话。
虽然他嘴上说着“与光同尘”,但仍被范闲敏锐捕捉到他的内心坚守。邓子越没收过一分钱,没吃过一条孝敬来的云梦鱼,穿着满是破洞的衣服在同僚混日子时悉心工作。
范闲愿做邓子越的“靠山”,让他逐渐拾回初心。“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的高燃名场面让人感慨万千,两个目标一致的人挽手要向世间不公开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守同盟,不禁让人期待他俩的双向觉醒之路。
02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第二季,夹在皇子和庆帝之间的小范大人受了不少气,背黑锅、受蒙骗都是常事,长辈团能提供的帮助变少,面临的难题也愈发难解。
他想保护的老金及其女儿先后殒命,他在家宴上被庆帝翻脸发难,他与范家被御史误会弹劾,他与婉儿的婚事受到阻力,他欣赏的刚正之士赖大人死于廷杖……
看到这些桥段,不少观众会犯嘀咕:在第一季开了不少金手指的范闲,怎么没那么爽了?
男频改编剧,往往爽字当头。
但《庆余年
第二季
》,不止于爽。
上一季,我们笑称范闲是“一个好汉六个爸帮,还有一个妈是白月光”,生父庆帝,教父陈萍萍、养父范建、岳父林相、师父费介、叔父五竹都与母亲叶轻眉有渊源前尘。故而范闲初入京都,路走得很顺,逐步踏上封建王朝的权力半山腰。
如果说,以前范闲的梦想是保证自己和在意之人的小富即安;那么现在,随着对权力旋涡的探足,
对不公现象的深入认知,以及自我意识的复苏,范闲担负起了更
深的责任,他认为他身居高位,有义务
在暗夜点燃明灯
。
为了和老金头及其女一样无处申诉的民众,为了严明无私却落得身死下场的“赖大人们”,为了曾经一腔热血却被世道改变的“邓子越们”,范闲打定主
意走
孤臣之路
。
他不满足于当庆帝掌心把玩的棋子,一举翻身上桌,成为了手执白棋大破黑棋的棋
手。这条孤臣之路,注定难行,需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
孤臣之孤,是
孤立的孤
。伴君如伴虎,君威难测,圣心如渊。庆帝一旦在人群中嗅出威胁权力者,就能翻脸比翻书还快,哪怕对方是自己的爱人或儿子。庆帝有意灭灭他的锐气,官场明眼人看出风向变化,范闲在仕途上遭遇孤立。踽踽独行,既是形势所迫,也是顺势选择,拥有强大内心的范闲倒并不太在意宵小之辈的见风使舵。
孤臣之孤,是
孤独的孤
。范闲的不在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内心无法排解的孤独,他和他母亲叶轻眉一样在这个世界难以寻觅同路之人。他们试图在庆国吹起更进步的东风,无奈阻扰重重。即使范闲身边不乏邓子越、言冰云这样的陪伴者,但归根结底有些荆棘之路得一个人闯。
孤臣之孤,亦是
孤绝的孤
。自目睹老金之死后,日益觉醒的范闲就树立了破釜沉舟、大干一场的决心。这便直抵孤臣的根本内涵,“于艰难竭蹶之中,处荆棘榛莽之内,诚心事主不计得失,动心忍性,打碎门牙和血吞,创不世之奇勋,即一时为人误会,也能峭然孤立,特出于众”
。
范闲不怕被误解被质询,曲折是孤勇者的必经之途。
故《庆余年第二季》不是不爽,而是时
候未到。自我探索总是伴随着阵痛,洞察自我价值的下一步是坚定初心所向。待小范大
人被逼于绝境再予以漂亮反击,才是
更高级、更畅快的爽
。
03
范闲有六个“好爸爸”,他们都曾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他的成长。但到了《庆余年第二季》,线索逐渐明晰,
范闲真正继承的是母亲叶轻眉的意志。
“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穷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
经受过历练,闯荡出阅历的范闲重读碑文,才真正理解了母亲。冥冥中,碑文串起了范闲和母亲的精神共振,也
为他照亮了前路,
母亲未竟之路便是范闲未来之路
。所以也有人说,没有出现的叶轻眉无处不在,她是《庆余年》系列的灵魂所在。
无论是检蔬司查贪腐,还是抱月楼救风尘,归根结底是范闲的现代思维在主导行为。他与封建王朝之人拥有完全不同的理念与背景,其遵从认可的现代法治价值观定然
把人放在万事之首位
。
对于人的定义,范闲与庆国肉食者的观念大相径庭。旧世界把人严格分为三六九等,位居上流理应尊贵,底层平民则被视为王朝运行的养料。所以他们才会在滕梓荆逝世时轻蔑道“死的不过是个侍卫”,老金及女儿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卑贱的菜农和歌女,庶民的生死悲欢与他们并不相通。但在范闲看来,
人不分贵贱,人人都应有尊严地活下去
。
推动庆国历史车轮的人是谁?是朝堂之上的庆帝、长公主,还是这些名字不详的黎民苍生?显然,信奉群众史观的范闲坚信是后者。正是在人人平等的出发点上意见不一,范闲才会与封建时代掌权者、生父庆帝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