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久关于消费降级的话题不绝于耳,股市不行,匹凸匹频繁爆雷,是不是人们的财富缩水了,康师傅股价一骑绝尘,拼夕夕购物火爆大江南北,消费真的降级了吗?我们细细道来。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概念,消费降级并不是大家以前买得起贵的东西,现在大家买便宜的东西;而是现在大家都是
实用主义者
,秉着够用就好的原则,
性价比
成为年轻人最看重的产品特质。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催生出了拼夕夕、名创某品等消费新形势。
一、消费降级从何而来?
我们认为,局部“消费降级”部分源自于高房价的挤出效应,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影响不同,一二线挤出效应强于财富效应,三四线财富效应强于挤出效应。另外,也部分源自于信用服务的推力,我国消费金融的快速普及,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迅
速普及,也是出现阶段性“消费降级”现象的一个原因,其实质是提前消费。当消费水平超出消费能力,表观会体现为对部分其它产品的“消费降级”,我们认为这不仅不是消费降级,
反而更加体现消费升级
。
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食品、烟酒、衣着等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比重逐年走低,交通通信、家具、家电、教育文娱、医疗保健等耐用品和服务类消费比重不断攀升。部分群体的“消费降级”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居住、汽车、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的增多,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对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压缩,体现出的是
消费结构的调整
,其实质正在经历消费升级。
首先来看一下
教育产品的消费
。孩子的生育和培养支出是目前很多家庭面临的最大的成本开支,也是局部“消费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11月,新浪2017中国教育盛典现场发布了《2017 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教育消费意愿很强,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 20%以上,其中,学龄前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26.39%,43.96%的受访家庭中,辅导班在教育消费中占比最大。就辅导班支出来说,学龄前孩子上过辅导班的比重最大,89.92%,且兴趣爱好占比58.73%,充分体现消费升级。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数据显示,有30%的家长愿意支付超出其消费能力的学费,从这项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教育支出正在挤出家庭的其它消费。
其次是
旅游消费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稳步发展,境内和出境旅游人次持续正增长。据国家旅游总局,2017 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
2012年以来,国内旅游支出增速持续保持15%左右的稳定较高水平,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然国际旅游支出占比低于国内旅游支出,2016年两者比重分别为30.6%
和69.4%,但2011年以来国际旅游支出比重处于波动上行的状态。从人均消费来看,
境内游和境外游人均消费近年来持续攀升
,2016年境外游人均消费约 12831 元人民币,境内旅游人均消费约888元。
再次是
文化娱乐消费
。文娱消费比重增加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根据猫眼大数据,2012年至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维持在 30%左右的增速稳步上涨,2015 年更是同比增速达到65.84%,2016 年涨势遇冷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7年票房仍突破550亿元大关。
二、消费降级?另一种消费升级的体现形势
消费升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实际上,市场对消费升级的理解相对比较片面,市场一般观点认为消费升级主要体现为消费者由中端产品向高端产品,高端产品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升级,其实这只是消费升级的一个部分,消费升级至少可以有以下几个维度的体现:
1.消费观念的升级:理性消费,追求性价比;便捷、品质、高端、定制、专业和体验。
2.消费模式的升级:共享;线上线下;消费金融的推动。
3.生活必需品同样存在消费升级。
4.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升级大不同。
5.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升级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消费升级的核心原因之一将来自于人口流动。
三、消费观念的改变
所谓的“消费降级”也属于消费升级的一种,即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日趋追求理性消费体现,更加成熟的消费观。“双十一”、“618”等网络促销购物节销售额逐年攀升正是最直观的体现。2018 年“双十一”,天猫、淘宝总成交额 2135亿元,远超去年的水平,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居民具备消费能力,经济内生需求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另一方面,更是体现出了理性消费观念的转变。具体到商品类别,网络购物节销售排名前几的商品类目分别是:手机、家电、家具、家纺等,对应到社零数据中,分别是文化及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家具、纺织服装等类别。
四、收入不同体现消费不同
第一更为看好三四线城市
;尤其是迁入三四线城市的 农村人口的消费升级,是因为在收入初期增长阶段,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更大,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对整体消费的影响也更大。
第二是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与一二线城市有所不同
,主要是低端向中端的消费升级。城乡消费品不论是质量还是品牌均有显著差异,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较低,所消费的商品较为低端,迁入城市后只能购买城市所售商品,其消费水平将出现台阶式的提升,即低端消费品向中端消费品的升级,主要布局三四线城市的中低端品牌将成为较大受益者。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