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中央企业收入效益快速增长
实体经济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平稳
今年以来,102家中央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工作要求,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扎实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专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1-4月,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收入效益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改善,102家企业中盈利企业达98家,占企业数的96.1%。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中央电煤油运等基础行业企业不断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多措并举保持产销稳定增长,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1-4月,中央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7%,发电量同比增长7.7%;原煤产量同比增长9.4%;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1.2%;航空企业运输周转总量同比增长9.3%,水运企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6.1%。
1-4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元,同比增加1.3万亿元,增长18.6%,已连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石油石化、冶金和矿业企业得益于总体经济态势稳步回升,收入同比大幅增长;通信、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14%、17.1%。
1-4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449.9亿元,同比增长18.1%,主业经营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1-4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3.3%和23.5%,均超过利润总额增速。
2017年4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5%,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剔除所属金融子企业,中央企业实体经济平均资产负债率62.8%,近年企业资产负债水平总体保持平稳。
链接
央企首季开门红背后的源动力
文·本刊记者 饶恒
原载于17年《国资报告》第5期
4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国资报告》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累计实现利润3120亿元,同比增长23.2%,双创近年来同期最佳业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五个突出亮点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紧抓市场向好、需求升级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优化经营策略,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总体呈现出五大亮点。
亮点之一,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油电煤运等企稳向好。
一季度中央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7%,发电量同比增长7.4%;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4%,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6.4%;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4%,销量同比增长14.9%;航空企业运输周转总量同比增长9.8%,水运企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6%;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1.8%;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9%,销量同比增长4.4%。
与今年一季度相比,2015、2016年同期的发电量都较低,2016年同期的钢煤产量下滑。
亮点之二,企业生产经营势头良好。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呈逐月加快态势。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1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有54家企业收入增幅超过10%。其中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行业收入增长超过40%,军工、建材、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收入增幅超过10%。
比较而言,2016年同期,央企营收增速下降2.1%,营收增长仅有47家。
亮点之三,企业经营利润大幅增加。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20亿元,同比增长23.2%。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当月利润总额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在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81家企业增利,43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
99家央企实现盈利,这是近年来盈利范围最大的一次体现。钢铁、煤炭行业从下降转变为增利贡献,加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效益稳步提升,成为经济效益增长的“双引擎”。
亮点之四,税收贡献继续增加,降费让利力度加大。
一季度中央企业上缴税费5299.7亿元,同比增长7.5%。电信、电力、石油石化企业积极执行提速降费和电价、非居民用气价格下调等政策,一季度有关中央企业向下游企业及消费者降价让利超过350亿元。
亮点之五,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从投入产出来看,一季度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增幅低于收入增幅0.1个百分点,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1元;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5.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从周转率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同比均有所提高;从人均效益来看,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9.2%,人均利润同比增长23.5%,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
恢复增长的动力源
2017年一季度,面对市场机遇,各中央企业加强市场研判,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份额,强化上下游产业合作与协同,实现了互利共赢。
其中,建筑企业发挥规模优势,抢抓大市场、大项目、大业主,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3.8%。装备制造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23.7%。
在经济下行时期,成本管控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针对企业成本持续上升的严峻挑战,去年以来,各中央企业认真组织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深入挖潜增效,55家企业成本费用占收比同比下降,60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
在供给侧改革方面,中央企业坚持调整结构、优化供给,进退并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退”的部分,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电力等企业稳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整合资源进行专业化运营,提高配置效率。中央企业加大低效无效资产市场化处置力度,一季度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转让非主业、低效无效资产66.7亿元,转让亏损股权49项。
比如4月底公布的宝武集团业绩显示,今年宝武集团经营业绩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主要经营指标超出时间进度,其中,钢铁各单元总体利润完成年度预算近一半,旗下八一钢铁在连续亏损38个月之后,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
在“进”的部分,中央企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向好,一季度建筑企业海外订单增速达到90.3%,航空企业国际航线数量同比增长16.8%,一批核电、高铁、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境外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国务院国资委方面表示,中央企业实现首季“开门红”,表明了整体宏观经济企稳向好,表明中央企业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是恢复增长动力最稳固的来源。
巩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季度央企利润实现恢复性增长,这种趋势是否可以持续?
在本次发布会上,就这一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方面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支撑中央企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的因素比较多。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向好,二是需求增长乏力状况有所改观,三是企业预期明显改善。但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同时存在。比如,国际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较大;中央企业各项改革成本支出压力增大。
国务院国资委方面认为,综合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中央企业稳中向好的态势会进一步巩固,但效益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
据了解,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从提质增效、处置“僵尸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在提质增效方面,国资委目前已经制定了相关方案,提出了有挑战性的目标任务,将进一步完善预算、考核、分配同向联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努力完成目标。
在处置“僵尸企业”方面,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央企已经率先开展相关工作,有些企业完成了市场出清,有些企业完成了改造提升,通过先试先行探索了好的经验和做法。
国务院国资委方面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细化工作措施,盘活存量资产,完成300户“僵尸企业”处置任务,要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努力做到“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
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去年中央企业超额完成了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年度工作任务,今年要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方案、细化措施,扎实推进今年的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
在压缩管理层级等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指出,今年要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纵向推进产业链整合,横向减少同质化经营,同时优化总部机构职能、完善集团管控,有效解决冗员多、链条长、效率低等问题,确保全年实现法人单位减少8%,加快实现“瘦身健体”。
另外,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国务院国资委今年将进一步落实央企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及配套措施,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经理层成员市场化选聘和职业经理人试点。加快推动央企战略性重组,加快钢铁、煤炭、煤化工等业务的专业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