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读文摘
有品,有趣,有料,有态度。一个读书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新京雅集——这套养生宝典带你四季健康生活 ·  4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一个人强大的标志:允许一切发生 ·  4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胡歌“退圈”后,深夜发文刺痛2亿人:90%的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读文摘

莫言: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晚年靠得住的并非血脉至亲,而是这3样东西

悦读文摘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1-03 08:00

正文

作者:木槿 
来源:听书369(ID:tingshu369)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讲述了表弟宁赛叶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宁赛叶三十岁了还在啃老,抽烟、喝酒,都靠父母供着。

他的父亲退休之后,本该靠着退休金颐养天年,却为了不争气的儿子在外给人看大门;

母亲七十多岁了,每天去冷库扛活,清早出发,晚上回,中午啃着窝窝头。

他却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眼高手低。

嘴上信誓旦旦地宣称“有了钱,会加倍报答父母”,实际所行尽是不孝之举。

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八,他带着狐朋狗友金希普在家里喝酒、吃饭、居住,把家里吃了个底朝天。

父亲听信了金希普的大话,以为能在市里为儿子谋个差事,七拼八凑两万元交给金希普去办事。

等了半年都没有消息,父亲才知道被骗了,气着去派出所报案,却一无所获。

时隔5年,有心脏病的父亲去世。

直到老死,宁赛叶都没有为自己的父亲尽过一天孝,让他省过一天心。

人在年轻时,总以为子孙靠得住;

当你真正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晚年靠得住的并非血脉至亲,而是这三样东西。


珍贵回忆,是晚年精神的寄托


你知道老年人花钱找人代写回忆录事件吗?

据了解,回忆录万字收费在3000-6000元之间,一部5万字的回忆录可收取3万元。

在专业代笔回忆老人生平的历程中,讲述者时而泪眼婆娑,治愈着内心的创伤;时而展露笑颜,重拾回忆里的感动和美好。

高价代写与节俭的老年人形象反差的背后,是老年人迫切需要被看到、被理解的精神需求。


60岁以后,人的身体机能逐年递减,标志着人体进入全面衰老阶段,很难像年轻时到处旅游,结交新朋友,和外界联系越来越弱。

子女有了各自的生活和家庭,老年人面临退休、亲人离世等人生重大变故,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不安全感、孤独感和失落感。

此前珍贵的回忆,正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安抚着他们的内心。

前两天,刷到一则令人泪目的视频。

视频中,一位奶奶饭桌前摆放着逝去老伴的遗像,奶奶为遗像前一碗满满的饭菜中夹入了一根鸡腿。

老伴走后13年,奶奶依然记得今天是他的生日,还为老伴做了他最爱吃的鸡腿。

老伴不在的日子很苦,很煎熬,但是回忆里曾为他烧鸡腿,陪他一起吃鸡腿的日子却是幸福的。

这一刻,回忆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具象化的情感满足和心理慰藉。


正如文学巨匠劳拉卡尔帕金所说:
“每个人的回忆,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无论是与故土的深情,还是家庭的温馨,都蕴藏着无尽的价值。”

电影《飞屋环游记》的主人公卡尔,他在晚年通过回忆与妻子的美好时光,重拾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妻子虽然已经离世,但她的精神和爱仍然伴随着他继续生活下去。


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杨绛在痛苦和思念中挣扎了四年。

她最终在92岁高龄下,拿起笔,写下了《我们仨》这本回忆录,记录了这个家庭过往63年的生活点滴。

从和钱钟书相遇、到共赴英国留学、生下女儿,直到女儿和钱钟书去世的全过程。

一家三口的故事,跃然纸上,温暖动人,哀而不伤。

正如书中所写:“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虽然这个家只有杨绛一个人,但丈夫和女儿留给她的回忆却一直陪伴着她,直到她离开人世。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他的时间观理论中提到:
“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时间观念。

老年人往往更注重过去积极的时间观,即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获得满足和幸福感。”

年轻人喜欢展望未来,是因为他们还有大把时间去经历、去感受、去拥有和失去;


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列车即将到站,只能靠着回忆再重温整个人生。

那些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年轻时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为晚年生活积攒的回忆碎片。

你对生活的每一次热爱、每一份努力经营,都将成为晚年时光的点点星光,陪伴你走过每一段黯淡的路途。


身体健康,是晚年幸福的源头

弘一法师曾说过:

“人到晚年,能依靠的不是子女,守住自己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历经千年总结出来的智慧箴言。

身体健康,才是一个人晚年幸福的源头。

想起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人一定要学会储蓄健康。

养老不容易,平均的预期寿命已经到了八十五,你六十岁就开始进医院,不停地进,一直到八十五,这二十五年是个多么艰苦的过程。

如果我们活到八十四,但是我们八十才进医院,你的生命质量又是如何呢?”

答案不言而喻。


你身体健康了,儿女不受累,他们才能安心经营事业和生活,家庭氛围也因此和睦温馨,岂不美哉。

你身体健康了,少花医疗费,看病的钱就能花在充分享受退休后的悠闲时光上,岂不乐哉。

你身体健康了,自己不受罪,基本生活能够自理,才能体面地老去,有尊严的活着,岂不快哉。

别等到一场大病后,才懂得健康的可贵。

李开复在52岁生日来临前,对外宣布自己患上了淋巴癌。

以前的他,经常熬夜,是个工作狂人;生病后的他,告诫人们健康和勤奋并不冲突,每周一定要抽出3-4个小时用来维护自己的健康,不要像他一样后悔。

健康和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你怎么对待自己的身体,多年后身体必然给出相应的反馈。

你若想行动自如、思维敏捷、神采飞扬,就要早早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熬夜、不久坐、常运动、吃得健康、心情愉悦……


我国“眼科泰斗”张效房,104岁的他精神矍铄,仍然在工作,每天骑着他的小电车上班,长达37分钟的脱稿演讲,声音洪亮、感染力强。

他从不吃补药,一碟青菜是每日必备品;早饭后不着急出门,再睡10分钟回笼觉;午饭过后,先看半小时报纸,再午睡20分钟;每隔45分钟就要休息一下眼睛。

他还总结出了“五要六不”养生口诀,简单实用,值得大家学习:

五要:要说、要笑、要唱、要跳、要俏;

六不:心不烦、脑不闲、嘴不馋、腿不懒、酒不贪、烟不沾。

你的健康你负责,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把关人,守住健康的及格线,筑牢健康的防护提,才能搭起幸福的通天梯。

物质财富,是晚年体面的保障

莫言在《檀香刑》中说过一句很现实的话:
“都说是人活一口气,还不如说人活一口食儿。肚子里有食,要脸要貌;肚子里无食,没羞没臊。”

人老了以后,稳定的收入,舒适的居住环境,就是安享晚年的基础保障。


住子女家不如自己有套房,这样就不用看晚辈的脸色小心翼翼地生活,不用为了迎合晚辈的生活习惯而委屈了自己。

靠子女不如自己手里有钱,有时候钱换不了孝心,但是能让你有饭吃、有衣穿,即使难以自理,也可以花钱请保姆或护工照顾自己的日常起居,每天还能有人陪着说说话,不会太寂寞。

热闹的农村集市上,有一位86岁的老人,衣衫褴褛,靠卖菜维持生计。


有人和老人闲聊问起他的儿女时,老人忍不住痛哭,老伴去世十多年了,一直都是自己在家。

只有二女儿有时会给些钱,儿子在外地,对他不管不问,就连过年都是独自一人。

有好心人想给老人买肉吃,他张大嘴表示自己没有一颗牙,换牙太贵了,每天吃豆腐勉强活着就行。

晚年儿女孝不孝顺,全凭良心;自己手里有钱,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不至于寸步难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钱除了不用让你为了温饱奔波,满足日常开销,还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支撑你的爱好。

比如爱好摄影,你就能通过上老年大学学习专业的摄影课程,买相机拍照,记录生活;

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跟团旅游,领略各地的壮丽山河和风土人情,于旅行中收获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于那些更倾向于安静活动的老人,平时还能通过阅读、写作、绘画等方式来充盈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不想面对人还在,钱没了的窘境,就一定要尽早储蓄养老金,合理规划财产,学会多存少取。

曾看过一个采访,话题是:“人老了,手里有多少存款才能活得体面”?

70岁的张大爷,是一名退休教师。

他觉得手里至少要有足够支付未来十年生活费用的存款,才能应对未来出现的意外情况。

退休前,他制定了一份科学的理财计划,将财产进行合理配置。

张大爷说:

“我年轻时就知道要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所以一直注重理财和储蓄。现在看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晚年生活能够过得比较体面。”

养老需要未雨绸缪,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将晚年命运攥在自己手中。


《了凡四训》里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前方路漫漫,人生的旅途,走到最后,陪伴你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只有提前为自己铺好退路,未来才能有路可选。

新的一年,愿你能认真过好每一天,多记录,收集回忆;

注重自己的身体,多运动,保持活力;

及时安排养老规划,多储蓄,增添安心。

点亮文末【在看】,与君共勉!

*作者:木槿,本文首发:听书369(ID:tingshu369),用你的耳朵,保护你的眼睛,每日听名著,读好文,百万书友的共读平台,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转载请联系听书369。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悦读文摘~

最近微信推送机制改版,很容易错过推送;

还请大家及时“星标”我们,
同时多“点赞” “在看” “转发”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啦!
每早8点,希望你我准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