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快收藏!哈尔滨亚冬会金牌赛程来了 ·  昨天  
贵州日报  ·  注意!你的工资或将多一笔钱 ·  3 天前  
百姓关注  ·  一日一习俗 欢喜过新春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小红书上发猫图,跨国交流硬通货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1-19 07: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小红书平台因TikTok禁令引发的大规模美国用户涌入现象展开,描述了美国用户在平台上的活动以及带来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影响。文章从年度关键词“抽象”引出话题,详细描述了海外网友在小红书上的行为,包括分享生活、讨论文化、互动营销等,并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红书成为TikTok用户的新阵地

由于美国政府对TikTok的禁令,许多TikTok用户开始寻找替代平台,小红书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进行各种分享和交流活动,带动了平台的流量增长。

关键观点2: 跨文化交流通过猫咪等话题实现

海外网友通过分享猫咪等可爱动物,促进了中美网友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方式降低了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增强了两国网友之间的友谊。

关键观点3: 社交媒体互动带来商业机遇与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的互动增多,商家开始进入小红书进行营销。这一现象给平台带来了商业机遇,但同时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摩擦和商业竞争。

关键观点4: 小红书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随着小红书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排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用户开始下载使用小红书。这一现象表明了人们对了解中国网友生活的兴趣,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商业机遇。


正文

作者 | 硬壳INK
来源 | 硬壳INK
1806字 阅读时间3 分钟

去年年底,小红书发布年度关键词“抽象”。

没想到一个月后一语成谶,2025年开年的抽象程度远超所有人预想。

这几天,很多网友发现打开小红书首页英文含量超50%,评论区全是美国IP账号。

让人一时间感到恍惚,“一觉醒来,这是给我干哪儿来了?”。

与此同时,小红书平台#TikTokRefugee#相关讨论已经超过300万。

突然的变化都可以追溯到美国政府对TikTok的禁令,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TikTok将在1月19日停止美国地区的运营。

这也意味着TikTok的1.7亿用户即将失去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图/1月13日小红书APP登顶美国苹果排行榜第一名
用户为了表达对TikTok禁令的不满,开始寻找类似的,由中国公司开发的软件。

行动本身是一种抗议的行为艺术,在美国应用商店众多软件中,红色Logo并使用了中文名称的小红书意外成了大家的新阵地。
大家不知从哪里听说小红书是TikTok的平替,抱着好奇下载看看,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

小红书并没有翻译功能,发帖只能用各种机翻中文的方式。

这些美国用户自称“TT难民”,用自己的自拍当头像,谨慎地进行自我介绍。

像是初到远方朋友家做客的样子,拘谨而小心翼翼,用附带机翻中文的内容和大家交流。
存在文化差异的两个群体在互联网上快速寻找共同话题。

比语言更跨越文化隔阂的是图片,大家对可爱动物的喜欢是共通的。

猫作为一种人们普遍喜爱的宠物,在各种文化中都极具亲和力,接受度很高。

于是,海外网友分享自家小猫,互相夸夸。

最先出圈的话题是“猫咪税” Cat tax

有人专门PS了一张“猫咪税”的梗图,说正在小红书平台发猫猫表情包会受中国网友欢迎。
这种说法不胫而走,甚至引发了一场以猫咪为媒介的跨文化互动。

不同文化产生的新鲜感加上猫猫图片分享,共同为两国网友种下了友好的第一印象。

美国网友看不懂大家日常内容里的整段中文,但他们发现大家的表情包很不一样。

随后,美国用户开始询问网友中国在流行哪些表情包?

“我来自美国,有哪些中国流行的幽默表情包?”成了这两天最常见的内容。

就像卓别林的默片,无需语言也能收获世界各地的笑声,无意义,但好笑的“Meme图”全球通行。

当大家的关系逐渐走近后,开始了朋友间互相玩梗:

美国人帮中国人做英语作业。

中国人帮美国人做数学题。

社交媒体上出现很多2美元帮美国人起中文名字,5美元教中国功夫的互相调侃。
当关系过渡到熟人阶段,大家开始交换更多的个人信息,讨论生活经历、价值观,开始更为频繁的互动。

短暂互动之后,两国网友更加熟络起来,大家聊起了共同爱好或者日常生活的点滴。

有些美国网友家里没有猫,转而分享自家养的牛羊。

中美体育迷隔空讨论,谁是NBA最好的球星。

钓鱼爱好者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收获。

观鸟爱好者也在大洋彼岸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中美 间的十几 小时 时差,塑造出一种早C (China 晚A(America 的独 特景 观。
有人甚至开始互相对比生活开支,赛博对账。

渐渐地,网友们发现两个超级大国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有高度的相似性。

原来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喜欢段子、 “Me me图”和小猫咪。
流量的涌入是一种新的变量,嗅到商机的是厂商率先开始 营销,给新来的国际友人 种草
高德、携程、饿了吗纷纷下场评论区英文营销。
随着事件发酵,有的海外博主索性开始尝试在小红书上更新内容。

有海外作品搬运的博主随着原作者进驻小红书,突然面临失业。

蝴蝶扑动翅膀掀起巨大风暴,相关概念股股价异动也如多米诺骨牌般上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