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赫爱喝胡辣汤
情绪管理文章by巴赫爱喝胡辣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巴赫爱喝胡辣汤

初入职场,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情商?

巴赫爱喝胡辣汤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5-31 01: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篇文章,我只讲一个方法——【提前预估法】:


1 说话之前,提前预估对方的感受


2 受命之前,提前预估自己的职责


3 共事之前,提前设置自己的界限


4 入局之前,提前找出核心人物并跟随TA


接下来,我们逐一解析。



1 说话之前,提前预估对方的感受


经常有读者朋友提问:“如何说话,才能不得罪人?”


其实方法很简单—— 每说一句话之前,提前预估对方的感受。


只说令对方舒服的话,不说令对方不舒服的话。


只说正面反馈的话,不说负面反馈的话。


人,都是希望从外界得到正面反馈的,每个人都想听到肯定,认可,赞美,鼓励,支持,理解的话;


没有人会希望听到否定,批判,指责,嘲讽,打击,质疑的话。


举个例子,你的同事问你:“哎巴赫,最近有没有追《欢乐颂》?这个剧好好看啊!”


假设你从来不看国产剧,甚至有点排斥看国产剧,那么此刻你会如何回应?


A “我从来不看国产剧,太弱智了。”


B “这个剧我还没看,你觉得好看吗?剧情精彩吗?”


参考答案:B。


在这个例子中,A回应就属于负面反馈,是对同事观点表达否定和鄙夷。这种负面的信息会令同事感到内心非常不舒服,无意之中就可能得罪人了。


所以,我们在说每句话之前,都要提前预估对方的感受,只说令对方感到舒服的话,不要说令对方感到不舒服的话。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 “我明明就是讨厌国产剧,那如果为了迎合讨好同事而要假装自己喜欢,这难道不是虚伪吗?”


对于抱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我们可以再仔细回看一下答案B,B说的是:“这个剧我还没看, 你觉得 好看吗?剧情精彩吗?”


这句话的重点,就在于 “你觉得” 这三个字, “你觉得”的本质,是询问对方的感受,关心对方的想法——“你觉得好看吗?你喜不喜欢?你为什么喜欢?”


当我们在问一个人:“你喜不喜欢?你为什么喜欢?”的时候,其实是在释放一种尊重和友善的信号。


因为,当我已经开始关心“你喜不喜欢?你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表示我已经准备好要开始倾听你了,我已经准备好要开始了解你了。


所以,只说令别人舒服的话,和嘴里一套心里一套的虚伪,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当我们和对方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令对方舒服的话来说,我们可以询问他,倾听他,对他释放尊重和友善的信号。

2 受命之前,提前预估自己的职责


当领导给我们布置一个任务的时候,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前预估出自己的任务量。 如果任务量过大,环节过多,我们一个人完成不了,这个时候就要马上向领导申请帮助。


举个例子,你的领导现在给你委派了一项筹备会议的任务,那么你的脑子里就要马上列出来一个事务清单:


1我需要接待多少人?是否需要打印名牌?名单找谁要?


2 是否需要做横幅?横幅上面写什么?在哪里做,谁出钱?


3 是否需要接车,是否需要提前给保卫处打招呼?谁打招呼?


4 我需要准备多少椅子,多少瓶水?谁出钱?


5 是否需要预定晚宴?在哪儿订?谁出钱?

……


对于初入职场,还未摸清各个渠道的新人来说,这些事务靠自己的能力几乎无法完成,我们必须要事事处处依靠领导的帮助:


名单要找领导要,横幅要问领导意见,给保卫处打招呼需要领导打电话,订水订餐也需要领导拨款等等。


这么多事情需要麻烦领导,如果我们每做一步就向领导求助一次的话,会让领导感到很烦。


所以,一定要尽量把问题在一次问完,尤其要抓住领导第一次布置任务的那一瞬间。


那个瞬间,是领导内心最脆弱的时候,因为人在命令别人做某事的那一瞬间,会感到愧疚,这是一个心理规律。


趁着领导内心对我们有一点小愧疚的时候,他会很想为我们做些什么。


此时马上向他提出困难,寻求帮助,他会非常乐意帮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瞬间,把最难解决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去和领导沟通。

3 共事之前,提前设置自己的界限


在职场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和别人共事合作的情况,而在共事过程中,新人会很容易受到资历较老的同事的命令和指使。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提前明确自己的界限,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该负责的,哪些事情不是自己该负责的,以避免被人当成免费劳动力,受尽委屈却敢怒不敢言。


如何明确自己的界限呢?


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讲过一个原则: 你是谁的人,你为谁负责,你为你的直属领导负责。


只有你的直属领导才有权力对你委派任务;如果其他部门的领导同事需要用你,他们也应该先给你的直属领导打招呼,然后由你的直属领导出面调遣你。


如果有人越过你的直属领导而直接对你委派任务,这就是典型的越权行为,你有权利对他说“NO”。


所以,当有一些老员工突然向我们发出命令的时候,我们要马上保持警觉:“TA是我的直属领导吗?TA有权力调遣我吗?TA经过我直属领导的同意了吗?”


如果对方正在越权命令你,那么你可以马上用直属领导来拒绝他: “啊不好意思,我们主任分配的任务我还没做完呢,要不您再问问别人吧。”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 “那如果越权命令你的人是大领导,他的地位比我们的直属领导还要高,那怎么办?”


按照正常的情况,高层领导应该直接对中层领导委派任务,再由中层领导把任务分派到下面的每个基层员工,高层领导不会直接对接基层员工。


如果一个高层领导突然跑过来命令你做某事,那么一般常见的原因,可能有这么几种:


A 他缺乏常识,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越权;


B 他跟你的直属领导有过节,故意不给你直属领导面子;


C 他被中层领导排挤了,他使唤不动中层领导,所以只能找你;


D 这件事情很小且很临时,比如让你帮忙给会议室椅子贴个标签。


在这几种情况之中,只有情况D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去执行,而ABC三种情况,我们都不能直接答应,而要对这位大领导说—— “我需要先跟我们主任说一声。”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尊重我直属领导的权利,那是你不懂事,但我不能不懂事,我必须要尊重我直属领导的权利。


否则, 如果在直属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就跟着你去干活儿了,那等我直属领导需要我的时候又找不到我的人,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所以,在职场中,我们必须时刻把直属领导放在优先级的第一位,时刻警惕有人越权命令我们。


反过来,等我们工作时间长了,成为了老员工之后,也要注意尊重别人的直属领导,不要越权委派任务。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规则混乱,界限不明,老员工都在仗着自己的声威欺负新员工的单位,我们就要给自己做另一手打算了。


在这种地方,除非我们自身有强大的背景,或极其功于心计,否则,是很难在这里获得良好的发展前途的。

4 入局之前,提前找出核心人物并跟随TA


前几天,收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读者朋友问:“当我参加一个陌生的饭局的时候,不知道要聊什么,感觉很尴尬,怎么办?”


我就反问他:“当初是谁邀请你参加这个饭局的?那么他就是这个饭局的核心人物,你在饭局上就挨着他坐,跟他聊天,等他给你介绍饭局的来宾就可以了。”


谁介绍你入局,谁就是你的核心人物。


我们在入局之前,要提前找出核心人物,并跟随TA,对TA负责。


再举个例子,有一年的世界音乐节,我需要负责组织一个音乐节里面的两场音乐会,当时有一个跟着我学编曲的小姑娘,主动请缨说音乐节她愿意来帮忙。我很感动,而且也确实需要人手,所以就愉快地答应了。


我反复交代她,到时候一定要紧跟着我,当我遇到突发状况且抽不开身的时候,我需要她在我身边。


然而到了音乐节当天,我还是找不到她的人。这边观众都到齐了,我马上就要上台翻译了,那边大使馆的车才来,我的手机一直在响,显示大使馆的电话,这个时候我非常需要她去接车,但是,我找不到她人。


后来,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台先讲一些热场话,等我讲到一半。我看见使馆外宾在我老师的引导下缓缓步入会场,然而还是没见到编曲小姑娘的人影,我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等节目已经开始了,我才在后台看见她了,问她刚才去哪儿,她说化妆间的外国舞蹈家一直让她帮忙拍照,她就一个一个帮她们拍完了才过来。


这姑娘没弄明白的一点就是: 谁邀请她入的局?谁是她的核心人物?她应该对谁负责?


当然是我,而不是外国舞蹈家。


谁邀你入局,你对谁负责。不要扔下你的核心人物,去跟别人热乎,那样会伤了你核心人物的心。


尤其是,当我们跟着领导出去吃饭,出差,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紧跟着领导,永远保持自己在领导视线可见范围内。


不要扔下领导,去跟别人热乎,那样会伤了领导的心。

好,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重点:


1 说话之前,提前预估对方的感受


只说令对方舒服的话,不说令对方不舒服的话。


遇到观点不一致,就询问对方的感受。


2 受命之前,提前预估自己的职责


抓住领导的愧疚感,在他布置完任务的那一刹那提出困难,寻求帮助。


3 共事之前,提前设置自己的界限


你是谁的人,就对谁负责,永远对自己的直属领导负责。


学会说:“我需要先跟我主任打个招呼。”


4 入局之前,提前找出核心人物并跟随TA


谁邀你入局,谁就是你的核心人物,不要扔下核心人物去跟别人热乎。


【end】


担心错过好文章的朋友,可以把我设置成 置顶公众号 !—— 【进入首页】-【点击屏幕右上角小人】-【开启置顶】 即可: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