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充电桩资源
提供全国最新最全的充电站投资项目及充电桩招投标项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的风点亮“尔滨”的灯 ·  22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武定鲜花且盛开 元谋黄瓜正当时 ·  3 天前  
三峡小微  ·  湖北能源:多能协同 护航荆楚暖新春 ·  3 天前  
三峡小微  ·  灯,灯灯,灯灯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充电桩资源

2024电动汽车百人会嘉宾精彩观点荟萃

充电桩资源  · 公众号  ·  · 2024-03-26 08:00

正文

以“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为主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于3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就“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汽车产业提速电动化与可持续发展”两大话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讨论,以期凝聚共识、强化产业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发展,与有关方面共同谱写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

工信部将从四个方面加大赋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更好地高质量、系统性、国际化发展。一是将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将完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生态;三是将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深化跨域融合创新;四是将坚持国际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

将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并大力布局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并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积极破解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形成性能跃升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成果,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

今年商务部将以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为重点,聚焦全产业链全过程壮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深入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建立以旧换新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销量的占比,统筹支持全链条各环节更多惠及消费者。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坪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车搞上去的政策与举措我们都要大胆探索,推动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放开手脚促转型。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
城市和汽车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汽车需要城市提供感知、网络、通信、能源等各方面支撑,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会带动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也能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移动终端,在服务城市交通治理,开展城市安防巡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智慧城市为平台,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抓手,推动汽车在城市应用场景中创新,城市在汽车带动下发展,必将走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和汽车发展之路。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加强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制定相关建设标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部门一起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工作,继续探索双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副司长靳兵
目前邮政快递无人车商业运行已经实现商业闭环,且已实现了盈利。建议在出台落地政策、法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新质生产力的特色,不再用传统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来管理新生事物。
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末端派送的大大小小的车型,从1立方到5立方,从百公斤级到数吨,从每小时5公里到每小时70公里的时速,目前的时速已经跟正常的车在路上能够同步行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要持续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统筹推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巩固和加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和市场运营的创新引领作用。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上一周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突破了48.2%,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未来3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0%,甚至会更高。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经历70年发展,已进入结构性的调整,纵观全球汽车强国之路,产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阶段。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20年的培育和壮大,已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调整阶段,企业需要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
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范式,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能够极大提升生产力,比如说自动的代码生成,现在已经能够解决70%代码的生成。第二,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极大的改变或者是颠覆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在智能座舱里面,围绕着大模型,实现座舱的大脑,之前在座舱里面,和各位AI的功能,提供各种单点AI的功能,基于一些规则,把这些功能组合起来,实现产品的体验。今天大模型的出现,能够自动调用车舱里的AI功能,各种软件,各种硬件,形成座舱产品完整的体验。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从目前来看,智能驾驶的事故率是人工驾驶的1/10以内,实际上随着智能驾驶能力的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升级到完全自动驾驶,这个数字可以做到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间。

未来的18个月到更长时间,高等级自动驾驶的拐点会到来。目前智能驾驶平均每百公里需要人为接管10次,未来应该降低至少于1次。

2024年,小鹏汽车在智能化的研发会达到35亿人民币。在智能驾驶方面,小鹏汽车今年二季度将把大模型放到车上,也将会是行业首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
智能汽车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科技变革不仅重塑了汽车行业的未来,也为车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智能汽车为保险机构提供了大量数据,使得保险机构能够做到“三个精准”:精准定位客户需求、精准定价保险产品、精准管理理赔风险。
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对保险业带来了挑战,主要是在商业模式、理赔关系和合规管理上带来的挑战。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

目前电动化趋势已定,但智能化才刚刚开场,行业将一起来迎接自动驾驶的新阶段。

目前北京、上海、武汉、重庆、深圳等多个城市都能打到萝卜快跑无人车。萝卜快跑的总单量已经超过五百万单。单量最多的用户已经打过2000单,里程最多的一单已经超过95公里。

对于智驾,要做到不能够完全依赖地图,但是要充分利用地图,要具备实时场景感知能力,还要对地图的数据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所以,智驾和智图应该在一起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百度地图采用的是车道级导航的数据作为基础,兼具标准地图和高精地图的优势。百度利用大模型技术对整体产线做了升级,相比以前效率提升十倍,但是成本只有之前的1/20,现在已经覆盖了全国的300多个城市以上,还在快速地增长。

谈及智能座舱,王云鹏说,大模型不仅是具备语言交互能力,更多的是具备场景理解能力。“我们的座舱不仅是能动口就不动手,而且它还能升级成一个超级的智能体。从原来只是执行命令的遥控器升级为能够主动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主动服务的助理服务”。

宝马集团副总裁 吴燕彦
随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宝马集团也不断加大在华的研发投资,中国也成为宝马集团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数字化体系。
新能源汽车领域,2023年宝马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表现强劲,全年在华交付近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8%。目前宝马品牌向中国客户提供的智能纯电动产品数量达到7款,覆盖了主要细分市场。除此以外,宝马与长城汽车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光束汽车也将于今年开始生产MINI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于今年上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随着5G、AI的不断发展,车路网云的协同得到了实现。此外,通过将大模型加载到汽车上,企业可以从自主式驾驶辅助发展到网联式驾驶辅助,从而发展到人机共驾以及高度自动驾驶。

以环境感知为例称,大模型可以把各类传感器能力很好地融合起来,感知周边的信息,并且与路侧联动,可以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等。

智能网联车和新能源车相辅相成,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紧密结合。车联网成为承载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新动能的重任。国家相关部委也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车联网。当前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车联网投资与运营主体,探讨商业模式,促进法规建设,凝聚产业链相关方力量,完善车联网发展生态。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IT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

对未来的判断要看清楚两个事实。一是以人为主的自组织型交通不会消亡。智能道路与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将形成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新生态。公共交通、步行和人驾驶车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道路交通的主体。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十年,也可能二十年,未来我们做新技术应用的时候,这个背景必须要考虑到,我们不能单说智能驾驶、智能车辆。”二是数据、算法和通信支撑的平台控制系统在道路交通中显现。在高速公路上,原来设计的车路协同支持的自动驾驶思路来源于经典的自动控制,这种控制在有人参与的系统当中能不能真正得到实现?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智能化交通技术研发和使用应遵循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的原则,新技术应用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今天谈到智慧城市也好,智慧高速也好,一定不要忘了在里面用的主要是人。应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政策和着力点。”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汽车能源行业总经理李强

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两大变量是全球化布局和智能化创新。前者决定了业务覆盖的广度,后者关乎产品护城河的深度。
除了自动驾驶之外,还有大模型上车,这个应用以及大模型在整个车企广泛的推广,能够让人们更快地看到车智能的发展,这一起点或是从To B和To C的一些场景开始起步。
在助力中国车企出海的进程中,阿里云通过提供卓越的全球基础设施和安全合规能力,为客户在全球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人工智能时代,具身智能已经成为了共识,而现在来看,具车智能大概率会发生在具身智能之前,具车智能也大概率会发生在中国车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要抢抓人工智能革命机遇,全力攻克下一代智能化核心技术全自动驾驶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管理、回收全生命周期大范围应用,实现全行业提质、降本、增效。他认为,2030年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国内全自动驾驶轿车商业化出现是大概率事件。
针对“燃油汽车也可以搞自动驾驶,不必非要用电动汽车”的说法,欧阳明高则解释道,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燃油车自动驾驶是无法跟电动汽车相竞争的。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
目前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如NOA还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者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它带来的价值,一是成本很高,二是在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下它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技术对用户的价值按照三个层次去展开:第一,至少要可用;第二,要好用;第三,要真的爱用。“可用”主要影响因素是成本、速度、接管率,“好用”则更为复杂,自动驾驶可能在换道、加塞上更加保守,效率可能更低。
现在智能驾驶真正追求的目标是通向全场景的高阶自动驾驶,即自动驾驶水平上限要足够高。而真正有竞争力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具备三个维度:标准场景的通过率、通行效率、行为方面具有舒适性和拟人化,但当前的技术状况在三大维度都较差。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