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扎堆出现的“聊天机器人”,从被寄希望于作为编辑室全面AI化的开端,到泡沫破裂、专业评论称其“过时”,不过就几个月的光景。时间不饶人,概念翻新的速度比产品升级可要快多了。
但无论是泡沫也好,“过时”也罢,凑热闹的产品层出不穷,有个问题却一直无人解答:对传媒业来说,聊天机器人究竟解决了什么交互痛点?仅仅是让读者跟一个程序对话那么简单吗?编辑和记者在程序开发和应用上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全媒派(qq_qmp)选择编译来自尼曼新闻实验室的这篇文章,作者Andrew Phelps的经历可不简单——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后,他在尼曼短暂地经历过作者及助理编辑一职,随后来到《纽约时报》,从助理编辑到高级产品经理,再到产品总监,3年时间实现火箭般蹿升。而这背后,是他对《时报》移动端产品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推动,下面这四个关于聊天机器人的小故事,就是《时报》正在做的事情。
新闻机器人化加速,“人味儿”不见了?
我们处在信息App大爆炸的时代,一图以蔽之,12亿人用Facebook的Messenger,还有12亿人用Facebook的WhatsApp。Snapchat在用户停留时长上列居第二,IMessage是最受欢迎的iOS应用,老牌通讯——短信,依然牢牢霸占着40亿人的手机。新闻机构自然向用户靠拢,纷纷涌入上述平台,尼曼实验室将其称为“新闻机器人化”。
新闻机构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聊天机器人风”才适时吹了起来。各大媒体头条开始预测这种变化即将带来的影响,讨论程序进步是否会让新闻变得不够有“人味儿”,比如,《记者们要注意了!Facebook F8大会发布的机器人新闻可能比你写得好》、《机器人写稿:算法是否就此杀死新闻业》,还有《进击的机器:AI机器人1秒成稿,记者朋友前途堪忧》,或许你认为1秒成稿难以置信,但对于电脑来说,它已经放了足够的“水”。
延伸阅读:
《记者们要注意了!Facebook F8大会发布的机器人新闻可能比你写得好》
http://www.cnbc.com/2017/04/19/facebook-f8-the-bot-platform-one-step-closer-to-replacing-journalists.html
《机器人写稿:算法是否就此杀死新闻业》
http://www.haaretz.com/israel-news/business/1.771758
《进击的机器:AI机器人1秒成稿,记者朋友前途堪忧》
http://www.express.co.uk/news/science/757802/RISE-OF-THE-MACHINE-artificial-intelligence-ai
针对“人味儿”的缺失,Andrew开始从他供职的NYT中寻找突破。机器人领域的不少尝试凸显了其可玩性或可用性,或者二者兼有,但一个好的机器人,必须有“个性”,它是媒体的“代言人”,可以特意赋予的性格、也可以默默展现、抑或是与媒体个性高度吻合。
NYT,这家拥有1100名员工的老牌媒体,最不缺的就是人,更不缺背景不同、观点犀利的记者团队,他们是难得的优秀人才,又有丰富的情感。于是,实验开始:为何不能让记者、编辑和机器人结合起来?
实验一
聊天程序背后竟然是真人
Sam Manchester是《纽约时报》运动版副主编,他在前往里约报道2016奥运会期间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编辑室让他和读者发点儿赛事相关的个人观察,这事儿人人都能参与。不做突发信息、也不做重磅头条,而是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和读者唠唠嗑。
这个界面你或许并不陌生,但当你突然收到了NYT的Hey,也会吓一跳吧,这样一家媒体巨头,随便一句Hey,自然来头不小。它还会出现在你的家人、朋友、重要的人身边,出现在每个个人化的熟悉的场景里。
里约奥运会,麦当劳排队实录
Sam有一组颇受欢迎的照片,他在照片中记录了一段奥运村外的花絮:运动员们全都跑去麦当劳排队!如此疯狂,让人震惊。
下一步则是内容独立,他用一个新的账号@ thefatjewish发布信息,依然是个机器人设定,不带个人色彩,不用第一人称,只说看到的独家事件,让每个读者有共情——新闻活了!这张照片迅速大火了一把。
世界上最无用的工作——奥运会游泳比赛救生员
人们怎么看待这个机器人呢:“干得漂亮,爱死了。我收到回复了,机器人也有想法啊,肯定也会拉拉‘家常’的。”对NYT而言,这可不是个机器人,它是个货真价实的人类,肉体凡胎,有真情实感,有一切正常人的正常反应。
当然,大获成功的背后,困难也不少:用户黏度低。有人会问“我要不要回复呢?”“我不觉得我得到了最佳问题回复。”NYT团队要去理解用户互动行为背后的逻辑,用户常常带有不信任感,他们会质疑“这是个真人吗?是在唬我们吗?”其实,人们的情感互动往往很私人,他们想:“如果我哪个在奥运会现场的朋友第一周就给我发了6次信息,我俩可能友尽了。”所以,他们才不信Sam的背后是个真人。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问:“奥运会结束后Sam还会给我发信息保持联系吗?不聊奥运,聊聊有意思的观点。”这位读者可能想多了,毕竟Sam只有一个。
数据显示,Sam一共发过70次信息,有30000人收到,1300人回复,Sam几乎每个都回。在某个赛事低迷的周一,NYT搞了一次“你问我答”回答读者提问,虽然无法每个都答到,但活动结束后,有大约3500个用户表示:这种新闻超棒、超酷!
即便如此,NYT也意识到,Sam不可复制,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去衡量人工价值?如何创造更多的一对一体验?
实验二
“半人半机器”的推送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政治报道记者Nick Confessore在Facebook Messenger上启用了聊天机器人NYT Politics Bot,试图把人际交往的亲密与人的魅力与机器人结合在一起。
人类这一边,Nick每天早晨要把自己的独家观点,打上自己的风格烙印,编成对话。既不代表NYT,也不形成所谓的“目标性”体验。事实上,用户与账号产生了互动,他们甚至很喜欢这种体验,有25万人认为这是一次私密的、独一无二的互动。
在程序设定方面,NYT每天发布选举预测提醒,比如“距离最终选举只剩22天,希拉里胜率90%,特朗普10%。”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机器推送内容不及时处理,存在漏洞可钻。
但这也是一个尝试,NYT试图提供真正实用的消息,而非对“人”的单一关注。
实验三
记录编辑的思考模式,拟真机器人诞生
电视编辑Gilbert Cruz是一个行走的IMDB数据库。如果你在闹剧荒,咨询他再好不过。他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为你提供“量身定做”的完美建议,特权一般的顶级享受。
如果要找他咨询,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你最近看过的剧中,你喜欢哪一部?其次呢?”等你回答完,Gilbert会在脑海中生成一个数据库,再给你建议,通常百试百灵。
NYT把他带到实验室,记录了他的常规提问和回答方式,以便记录他的思考模式。NYT考虑,或许可以做一个Gilbot机器人,记录Gilbert的思维方式与观点,创建一个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库。
当然,NYT最后并没有做一个Gilbot出来,市场上已经有了And Chill,智能推荐模式和Gilbot原理完全一样,可见,这些脑洞有广阔的市场。
实验四
语音产品更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今年1月底,NYT试水播客产品The Daily,由优秀的战地记者Michael Barbaro主持,除音频外,用户也能收到Michael的文字信息,工作原理和Sam的里约之行相同。
音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亲密性和四人行,还好Michael是一个绝佳的主持人,他的音频能让你听到一个真实的“人”。当我们聊机器人在聊什么,我们往往会聊到机器人对媒体业的改变,它让新闻更便捷、有对话感、亲密、真实。
Andrew弟弟是个不听播客的非媒体人,他表示:The Daily让人想和Michael成为朋友!这也不是不可以,NYT可以做的,是设计一款类似于Alexa的语音产品,录入Michael的语音模型,与用户互动,谁说不能和Michael当朋友呢。
四个案例讲完了,你有什么思考?是不是觉得“不过就是重新把人的位置放了回去”?仔细想想,机器背后本身就是“人”,这并不是技术倒退,恰恰是在弥补过度“炫技”的不足:如果只是一个聊天程序,用户玩一玩很快就丧失兴趣了——我为什么要和一个语料库做朋友?尤其是高度考验交互性的新闻业,人机结合、优化编辑思维才是“人性+工具性”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