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9健康网
一个深度有趣的健康科普平台,致力于为你传递权威、靠谱、实用的健康知识。
51好读  ›  专栏  ›  39健康网

吃什么能快速解酒?蜂蜜、浓茶都没用!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这3个

39健康网  · 公众号  ·  · 2025-01-28 11:55

正文


春节聚会,最怕听到的两句话是什么?



每年这个时候,仿佛不喝酒,就对不起这浓浓的年味和亲友的感情。


无奈之下,杯中酒下肚,胃却烧心了,头疼欲裂,甚至第二天的“宿醉套餐”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俗话说“少酌怡情,大酌伤身”,那么,如何在春节聚会中 “喝得聪明”,减少酒精对身体的危害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了解 “醉酒”的原理和“解酒”的关键





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20%的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其中 承担了大部分乙醇代谢的工作。


在这个吸收过程中,一般人大约 30到90分钟就会起明显反应




有人一喝就倒,有人千杯不醉,不同人喝酒反应的差别,关键就在于体内 乙醛脱氢酶 的含量。


乙醛脱氢酶 水平越高 的人 通常 越不容易喝醉。


它能将让人身体不适的 乙醛 转化为无毒的 乙酸 ,继而排出体内。




所以相比外国人,多数 天生缺乏乙醛脱氢酶 的中国人,更容易出现醉酒脸红的情况。


看到这,聪明的你们,应该明白解酒的关键,就在于 提高乙醛脱氢酶含量


那么传说中神奇的解酒偏方,是否能起到这个作用呢?一起来看看!





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解酒“药”,成分主要有两种:


一是含有葛根、葛花等 中药药材;


二是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 营养成分。



但这些都不是解酒成分,甚至不能称之为“药”,只算是保健品或食品。


有些人吃了所谓解酒药,喝完酒后头不疼、精神也倍棒,是因为遇到了特殊添加剂,如 兴奋剂和激 等。


它能让人短暂性地亢奋起来,但最后该受的“醉”还是得受。



如果长期服用解酒药, 容易增加肝肾负担引起损伤 。所以总的来说,解酒药是坏处多过好处。



酶是一种蛋白质,进入胃就会被消化掉,哪还能到肝的位置。





喝酒后喝茶,不仅起不到解酒的效果,而且茶里的茶多酚、咖啡因,还会让你更加兴奋 越喝越多。






像雪碧这种 碳酸饮料 ,在分解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碳引起胃胀,使胃和酒精的接触面积增加,吸收速率加快,醉得更快。





杂志《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指出,蜂蜜中的果糖确实能加速酒精代谢,但 于将乙醇加速转化为有害的乙醛 ,最后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





既然外界辅助无法解酒,那釜底抽薪有没有用呢?比如 抠喉



抠喉虽然能减少酒精吸收,但却非常危险,如果呕吐物不慎进入呼吸道,可能会造成 窒息 而且胃酸反流也容易造成 食管损伤、发炎






如果不想醉得那么快, 切忌空腹喝酒


喝酒前 ,可以吃一些 高蛋白食物 (如瘦肉、鸡蛋、牛奶)或 含有油脂的坚果 类零食,减缓酒精吸收速度的同时还能保护胃粘膜。


另外,维生素B族是酒精代谢的好帮手, 喝酒前吃点复合维生素B ,可以让身体更好地“应战”。


当然,餐桌上也可 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果的维生素也有助于酒精分解。



酒精有利尿作用,喝多会导致身体脱水。


喝酒时 ,多喝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不仅能稀释体内酒精浓度,还能减少宿醉的不适感。


可以尝试采用 “一杯酒搭配一杯水” 的方式,让身体有充分时间代谢酒精,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