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红枣书友会】跟徐文兵老师学梦境与身体关系, ... ·  20 小时前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  昨天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  昨天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郭沫若死后为何没被葬入八宝山,却被葬入了一处 ... ·  4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81年宋庆龄去世,发生了2件怪事,连养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艺术药方:关于医学、疾病与死亡的历史掠影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02-28 15:23

正文

《尼古拉斯·杜尔医生的解剖学课》

© 伦勃朗,1632年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转眼间已经是雨水节气。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时节,知美君在地铁上也遇见越来越多脚步匆匆的上班族,乐观地想想,或许迎接春天的日子不远了。


疫情防控新闻中时见稳步推进的好消息,比如近日,全国第一例、第二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完成,科学家们已经着手进行病理分析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对自我和未知的探索从没有停止过。 其实早在16世纪,解剖学就已经诞生,并且逐渐成为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就曾为这一主题绘制过名为《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的作品。


这种群像是一种当时在荷兰共和国十分流行的绘画形式,这幅画作是应阿姆斯特丹的外科医生行会邀请而作。大部分类似的画作都遵循静止原则,而 伦勃朗为这一公开解剖的场景注入了动感和戏剧性


事实上,艺术史中许多艺术家都为 医学、疾病、死亡 这样的主题绘制过传世作品,他们对于这类主题的探究并 不单纯是为了表达绝望与哀伤


生命是一段历程,拥有拥抱青春的热情以及阳光的美好,同时也必然走向秋季的凋零。


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就明确知晓自己的生命将会画下句点,我们将与自己心爱的人分离,身体将会出现不体面的衰老变化……


艺术是一股想象的力量,能超越当下 ,让我们能想象到未来的必经之路,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艺术中的疾病与医学

汤姆·艾金斯《阿格纽医生的临床课》

© 宾夕法尼亚大学,1889年


这幅画是为致敬海斯·阿格纽于1889年创作的,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外科教授,当时即将退休。


画面中的护士是玛丽·克莱默,她是1887年至1889年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职业进修的学生。在19世纪下半叶,从事护理行业需要经过一段严格的教育。


除病人外,护士是全厅出现的唯一女性:执行手术的医生及协助的学生都是男性。因为在当时女性仍被排除在医学本科课程之外。


画家艾金斯定格了他在学生面前指挥乳房切除手术的一刻。 画家本人也毕业于医学专业 ,他没有对患者的女性性别留下任何讳饰,这由为做手术而必然袒露的乳房所表明。


《科学与慈善》

© 毕加索,1897年


这幅著名的风俗画由毕加索在15岁时绘制,曾在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一致赞扬。


画面描绘了一位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场景,灵感也许来自他妹妹的患病经历。


毕加索的父亲唐霍塞破天荒地亲自做模特儿,于是他就成了画面左边坐在病人床旁的医生。唐霍塞一生拘谨踏实,极少照相,后人也许只能通过这位画面中的“医生”来想像他的模样了。


© 爱德华·蒙克《病孩》,1907年


蒙克的姐姐死于肺结核,他在作品中反复涉及这一主题。这是他的第四幅相关主题画作。


蒙克的父亲曾是军医,后来改当普通的内科医生。举家迁往克里斯蒂亚尼亚后,蒙克医生为城市最贫困的地区服务。这让他自己的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妻子和女儿陆续死于肺结核。


接二连三的悲剧让医生精神失常了。他转而迷恋宗教,并开始有暴力倾向。这对年轻的蒙克产生了巨大影响。


父亲和弟弟的相继离世,以及妹妹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更是加重了蒙克的心理创伤。


他后来写道: “疾病、疯狂与死亡是黑暗天使,始终监视着我的童年,而且在我往后的一生中都如影随形……”


弗朗西斯·杜德《恩德尔街军医院的手术》

© 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1920-1921年


与上面艾金斯的 《阿格纽医生的临床课》 相比,角色出现了 明显的反转 :在这幅画中, 手术台上的病人是男性,而执行手术的都是女性


手术是在恩德尔街军事医院进行的。这家医院于1915年由一群女性在伦敦设立,她们希望借此证明自己也有能力经营一家医院,医疗和行政人员全都是女性。


画面中做手术的医生有弗洛拉·默里和路易莎·安德森,两位都是医院的创始人和活跃的女性参政论者。


医院于1919年随大战结束而关闭,这幅画完成于一年之后,用以纪念这些勇敢的女性短暂但至关重要的经历。


艺术中的衰老与死亡

汉斯·巴尔东·格里恩《三个生命阶段与死亡》

©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1510年


这位德国大师多次着手女性的生命阶段这一主题。


童年被认为是不成熟的阶段,由这个透着薄纱,因而朦胧地看向生命的孩童代表。


为了 强调时间的无情 ,沙漏作为死亡的化身出现在年轻人的头顶:生命的一半现已逝去,而另一半已经开始了倒计时。


成年阶段拥有一位美丽而性感的年轻女子的特质,她留着长长的头发并照着镜子,这是人类虚荣和尘世之物易逝的象征。


一位上年纪的女人徒劳地试图抵抗死亡。干瘪的乳房、暗沉的肤色、松弛的皮肤都是不可阻挡的生理衰颓的迹象,她无可逃脱。


© 保罗·克利《死与火》,1940年


保罗·克利从立体主义、俄耳甫斯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等艺术运动中汲取灵感,却不属于任何派别。他的油画展现了幻想、才智与创造相结合的奇特风格。


由于晚年疾病缠身,克利的画作越来越粗野与阴冷。


自1935年起,克利开始被硬皮病困扰。这种罕见的皮肤病最终要了他的命。他仍然坚持绘画,但作品中原有的光明与幽默一去不返,而是呈现出一种阴暗的基调。


此幅作品中“TOD”三个字母(即德语中的“死亡”一词)构成的苍白脸孔,面带尸僵般的诡异笑容。


《一对老夫妇》

© 约翰·戈塞特,1520年


在约翰·戈塞特描绘一对年老夫妇的画像当中,画面中的两张脸各自以些微不同的方式展现了 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负担


他们看起来不是特别开心,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配偶,但他们也不显得幻灭或抑郁。


《一对老夫妇》(局部放大)

© 约翰·戈塞特,1520年


丈夫的帽子上有一枚小小的 金色徽章,其中浮雕着一幅颇具情色意味的图像 ,这是一对全身赤裸的年轻男女。


那枚徽章就像是这对夫妇刚坠入爱河之时的记忆,现在已显得如此渺小而遥远。


伟大的艺术家

[英] 乔治·布雷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年1月


“西方艺术史之父”乔尔乔·瓦萨里曾道,伟大的艺术家完全可以与闻名遐迩的知识巨匠比肩而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