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上看到这样一些场景,一名士兵在战场上冲锋,突如其来的子弹打在了他的胸膛上,他随之倒下,战斗过后,他又迷迷糊糊的醒过来,摸了摸胸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或是纪念章,那块银元被子弹打了个深坑,是银元抵挡住了子弹的伤害,因此,士兵活了下来。
影视剧也并不是瞎掰,现实中的确有银元挡子弹的事情发生。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后,于1931年7月13日,派其第6路军朱绍良部之毛炳文师进占黄陂(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内)。8月8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决定进攻毛炳文师。11日中午,随着林彪一声令下,红四方面军立即发起强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副连长梁兴初率领全连主攻到黄陂圩附近。突然,一颗子弹射来,梁兴初踉跄一下,仰面倒下。看到他被子弹击中左胸部后,战友们以为他光荣了,打算抬他下火线。可就在这时,梁兴初又爬起来,大吼一声继续指挥连队发起更猛烈的攻击。全连战士见到自己的指挥员受了伤仍坚持战斗,人人似猛虎,打得主动,打得顽强,很快就突入黄陂,协同兄弟部队共同歼敌。仅半个小时,黄陂战斗速战速决,红军以牺牲80余人、伤300余人的极小代价,共歼毛炳文师4个团,俘敌4000余人(其中团长2人),取得了黄陂战斗的大胜利。梁兴初也因此获得“模范连长”光荣称号和红星奖章一枚,连队也荣获“战斗模范连”称号。
战斗结束后,医生给梁兴初全面检查,发现梁兴初只是左腿上和腰部受了点外伤,左胸部竟然无恙。秘密就是他放在左内衣口袋里的一块银元帮忙挡了那颗子弹。
难道银元真的有抵挡子弹的功效吗?
的确,银元有抵挡子弹的功效,在抗战时期,在上衣口袋里放一枚银元,它说不定就会在
机缘巧合
下救人一命。
但需要的是
机缘巧合
,银元能够抵挡子弹,也是要分情况而言的。
现役子弹分民用与军用。民用一般是小口径标准,装药少,射程短,发射时后坐力小,用于比赛、工作等用途,这时就与弹头的截面积有关系了,当弹头截面积额非常小如射钉,抵枪口一枪完全可以穿透各种真假银元。这个曾经试过。比赛用子弹,由于截面积较大,质地较软,在远处击穿不了银元,但可以在银元表面形成凹陷区域。近处则会使银元被击穿。
至于军用制式子弹,不要怀疑,只要不是霰弹或等同于霰弹的子弹,都会击穿银元。因为军用子弹装药量是民用的2~5倍,依子弹弹径的不同而不同。
除了正面射击之外,在战争当中,士兵被流弹击中的现象也比较多见。
流弹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枪击现象,它是指普通动能枪械击发后,击中了瞄准线(或弹道危险界)以外物体的弹头。天上掉下来的子弹,或者经过障碍物反弹的子弹,都属于流弹范围。
流弹虽然也有杀伤力,但比正常击中目标的子弹的效用会差很多,杀伤力相比明显不足,所以,银元的材质是足以抵挡其攻击的。
另外,抗战时期的子弹多为铜铸,而银元是以银和其他金属所铸,虽说铜的硬度比银的硬度大,但也考虑到当时的子弹并非全铜铸造,当银元的硬度大于子弹的硬度时,抵挡子弹也并非毫无可能,即使被击穿,也能有效的抵挡子弹对人体所带来的伤害。
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银元的确可以抵挡住子弹。
将一枚银元放入上衣口袋,是真正的护身之选。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