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东北四环外,有个地方叫酒仙桥。
相传早年间,有一酒仙过南坝河三孔桥时,将两篓酒掉入桥下,自此河水泛溢酒香。酒仙桥也因此得名。
酒仙桥总面积5.3平方公里,所辖8个社区,分南北两片。北片包括大山子社区、中北路社区、高家园社区;南片包括红霞路社区、南路社区、电子球场路社区、东路社区和怡思苑社区。
酒仙桥的来历源自于一个传说,而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这里也确实上演了一幕幕“神话”。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自1952年起,在振兴高新科技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在前苏联和民主德国援助下,酒仙桥地区建成了代号774的北京电子管厂;将代号706、707、718、751、798等厂整合为华北无限电器材联合厂。
此后,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十二所、半导体器件厂、代号738的有线电厂、代号506的邮电设备厂等也相继建成。
酒仙桥,在那个思想单纯、全民工作热火朝天的年代里,就这样当之无愧的成为电子工业基地。全国最优秀的电子科技人才汇聚,渴望将青春与理想都奉献在这里。
在那些代号七机部、四机部的保密企业里,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很多零件都产自这里。那时的酒仙桥,周身散发着神秘的光芒,让内部人自豪,让外面的人向往。
北京人通常称呼熟络、和睦的邻居为“街坊”,透着一股子亲切劲儿,这里面,“街坊”指的是人,既不是街也没有坊。不过在酒仙桥,“街坊”可是真正儿存在的。
当电子产业工厂在酒仙桥大面积建设之际,便民服务社区也在同步形成。这种由街道包围的、面积小于居住小区、供生活居住使用的服务社区,被叫做“街坊”。
至1957年,在附近的小陈各庄、西十里居、张百庄等村落的庄稼地上,酒仙桥地区共落成了12个街坊。这些街坊从布局到建筑特征都深受前苏联影响:楼房方正、敦实,普遍三层,房梁或屋檐处雕刻有花纹图样。而斜坡式的楼顶,保证了居室内的冬暖夏凉。
如今在酒仙桥,多数“老街坊”依然健在,看到某个楼门面上悬挂着的红五角星,恍惚回到了60年前,或置身于莫斯科。
铝皮长饭盒里被盖的严严实实的食堂饭菜,职工澡堂子里的青石地板、浓郁的硫磺味道,还有夯实粗大的水柱子从喷头上倾泻而出,而“街坊”里的生活就像四溅的水珠,滴滴成串,连成了过往的记忆。
当然还有筒子楼里的百家饭,张家的炖排骨、李家的红烧肉,王奶奶家的涮羊肉,那香味弥漫在整个楼道,馋嘴的孩子们可以统统吃个遍。
“街坊”里的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红霞电影院置身于一片浓郁的树荫之间,酒仙桥的孩子们谁没被学校组织来这里看过“红色”影片?谁没在放映设备出故障的时候吹过口哨?谁又没去过旁边的游戏机厅玩过拳皇?
红霞影院边上的小花园,还记得一起在那野餐,去假山后面一起玩过的捉迷藏么?
后来,红霞影院不卖电影票、改卖彩票了,游戏机厅也拆了。而酒仙桥也随着人口的聚集,不再安静如初。
如今的久隆百货看起来半新不老,规模半大不小,和新晋开办的大商厦比地位着实有些尴尬。
要知道它的前身——酒仙桥百货,当年可是“高大上”的存在,那里面卖鲜鱼肉蛋的,卖糖果糕点的,卖服装电器,卖中西药材和自行车零件的分门别类,一应俱全。最馋那一口儿的是每天早上一毛一根的大油条和天津卫风味儿的豆馅儿炸糕了。
这学校算是酒仙桥居民的子弟小学了,谁家没个孩子跟这儿念书的?
在当年普遍三层楼高的酒仙桥“街坊”区,位于十街坊的738厂宿舍楼却高达五层,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很多小孩觉得能爬到那个楼顶就算是登上了摩天大厦。
还有同春楼“大食堂”的炒饼和肉包子;走街串巷卖德州扒鸡和爆米花的商贩;晶都国际对面的“鞋匠”。
回忆美好,是因为渐行渐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家经济布局的调整,90年代后期酒仙桥电子企业的光芒逐渐黯淡,纷纷转产改组。老牌电子管厂774厂,重组上市为“京东方”;有线电厂738厂成了上市企业“兆维科技”。而在转型后名头最响的,无疑是798厂了。
小北对“798”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十年前的那部叫做《奋斗》的青春偶像剧:怪异的厂房,夸张的涂鸦,还有那个“心碎乌托邦”的门牌号。
想当年,做为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厂)的组成部分,798可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我国的援建项目之一,东德甚至动用了举国的电子工业力量,包括技术、专家、设备生产线,才完成了这项带有乌托邦理想的盛大工程。
798工厂落成后最拉风的要数德国风的“包豪斯”建筑了。细心者再去798遛的时候可以留心“佩斯北京”这处建筑,窗户全部朝北,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保持了室内光线的均匀和稳定。
据说当年修建厂房时,东德专家们坚持要求将房屋的抗震基数提高到8级,果然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这片厂房安然无恙。德意志民族的严谨和前瞻性真是名不虚传。
当90年代末期,厂房闲置后,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至少有300位以上的国内外艺术家居住在798艺术区或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
这里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洪晃、李宗盛、李象群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
从厂房到艺术园区,798的乌托邦精神,从未磨灭。
而与厂区转型同步进行的,是酒仙桥周边环境的升级改造。世纪之交,随着一辆辆推土机、铲土车的轰鸣作响,酒仙桥“老街坊”周围环境变成了:
北 有“阳光上东”、“飘HOME”
阳光上东一度是富人豪宅区,如今均价达100000/平米
南 有“亮马水晶”、“橙色时光”、“燕莎后”;
亮马水晶小区,位于酒仙桥南路,目前二手房均价达到75000元/平米
东 有“晶都国际”、“卡布其诺”;
晶都国际小区,现均价68000元/平米
西 有“瞰都”
瞰都国际,毗邻第三使馆区。均价高达89000元/平米
周遭格局完美,唯独“老街坊”被大量保留下来,在四周耸立的高端小区里,显得格格不入又“顽固不化”。
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酒仙桥这些当年在北京居住环境尚好的苏式住宅群日益老化、破败。
不仅楼龄长,酒仙桥还被称为“最老的地方”,这里的原住民中超过60岁的老人接近30%,已成为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社区。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与日俱增, 私家车、机动车的不断扩充,让这个并不算大的区域日渐不堪重负。终于,酒仙桥变成了“永堵桥”。
曾经风光无限的“老街坊”,在四周扑面而来的“飞黄腾达”和“鲜衣怒马”下,衬托着的只有无奈,酒仙桥的环境改善与危房改造正在艰难推进,小北相信,不远地将来,这里会越变越好!
王蒙
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来的年轻人》,其小说《歌声像明媚的春光》很多内容都来源于他在酒仙桥电子厂工作时的场景。
杭天琪
90后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她,想当年也是一把好嗓子。比如:“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杭天琪的父亲杭承仁是738厂(现兆维集团)的元老,杭天琪小时候就成长于酒仙桥,很多老街坊都认得她。
谢军
名扬天下的女棋手——棋后谢军的童年就是在酒仙桥的电子工业区度过的。谢军下棋的“威名”最早也是在酒仙桥一带传开的。
罗京
这是位故去的“名嘴”。罗京,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与宋世雄、赵忠祥并称“央视三巨头”。罗京的父母都是四川人,上世纪50年代来到北京。1978年罗京考入酒仙桥二中,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高中时代。
段暄
前央视足球的一哥,出生于酒仙桥工人家庭。他曾有一次在微博中写道:我记得小时候,吃完晚饭的时候,总是和爸妈一起去遛弯儿,那个时候的酒仙桥有一条小河,有一个小村子,还能够看到远远的西山和美丽的夕阳,还能够听到各种昆虫的奏鸣曲。
颜丙燕
小时候在酒仙桥二小读书,天生一副好嗓子,学校乃至酒仙桥地区的合唱团颜丙燕都是当仁不让的领唱,11岁就考入了北京歌舞团。出演过多部影视剧,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邵佳一
这位帅哥不用介绍了,北京球迷都认识他,生于酒仙桥一工人家庭。曾效力北京国安队、慕尼黑1860队、科特布斯队等足球俱乐部。
京桥菜馆在八十年代只是个路边大排档,酒仙桥人应该都吃过这里的炒田螺;而大姐烤串同样来自于街边烧烤,这位东北大姐的烤肉筋每次点起码10串起步。后来,环境整治,二者合二为一,租了店面,正规经营了。
一个不错的餐酒吧,晚上有乐队演出唱歌 ,不喧闹 。夏天可以坐在外面的沙发上,很是惬意。
推荐:海鲜饭、蘑菇酱披萨、仓谷沙拉
人均:124元
地址:将台西路9-3号
在这里,烤串、涮锅和海鲜,样样全。
推荐:牛排串 、烤羊肉大串、 啤酒毛肚锅 、烤面包片
人均:60元
地址:酒仙桥路兆维大厦对面
丽都皇冠假日酒店一层大堂进去就能看见,开放式的厨房,有米其林三星主厨,餐位并不是很多,布局舒服,互不干扰,幽暗的灯光下,细品着牛排,气氛很好,还有服务员专业的讲解。
推荐:招牌冷肉拼盘 、牛尾清汤、 神户牛肉菲力 、波士顿龙虾
人均:800元
地址:将台路6号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1层
推荐:三文鱼头腩、剁椒鱼头、大响螺
人均:138元
地址:将台路6号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