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先生MrFinance
金融先生是由哈佛、清华及交大校友打造旨在解决大学生金融求职问题的全球实习领先品牌。进入并建立顶级金融企业的寒暑假商科实训项目,遍布纽约、伦敦、迪拜、新加坡、香港及上海等地。教职场需要的金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碗楼市  ·  中小学关停潮,或将波及数亿个家庭… ·  2 天前  
大碗楼市  ·  中小学关停潮,或将波及数亿个家庭… ·  2 天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找以前的照片确实方便了很多很多。-20240 ... ·  3 天前  
高瑞东宏观笔记  ·  高瑞东 赵格格:美联储后续降息路径如何演绎? ·  5 天前  
午间明道  ·  徐小明:再现2700(0918)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先生MrFinance

名校出身有卵用,据说很多人都丢了本职专业?

金融先生MrFinance  · 公众号  · 金融 教育  · 2016-12-01 12:04

正文



周围接触到的一些名校毕业生学校和院系有挺好的资源,并没有从事自己专业在的行业,想了解他们都是为什么做了这样的选择,以及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承担了什么风险?


清华大学@曹政:本人80%+的大学同学没有从事本专业,从事本专业的是少数派。大约半数多是在IT行业,其他金融较多,法律,珠宝销售等领域都有,大多有所建树。而本专业是工程力学。



知乎@梁其伟 链接:http://dwz.cn/37rIxF


先上出新手村时的装备图,是一叠纸:



清华建筑系,后来申请出国拿了14所名校offer,耶鲁大学设计研究生,毕业拿了几个国际top建筑事务所offer,正要沿着好学生的路子在美国某事务所拿高薪offer,拿绿卡,生娃时——突然一种极度疲惫和厌恶的感觉袭来,一个月之内改变了选择,回国创业,吃泡面,地下室办公,开始把上学时自己独立做的小游戏《雨血》系列拿来正经作为创业项目开始创业。父母傻了,头两年在老家不敢跟亲戚说我在北京干什么,多少钱工资,因为那时候没拿工资……

四年后,目前的装备,一家只有60+人,年利润几千万的游戏公司,而且之前融资不多,我个人仍然>50%。钱倒是无所谓了,其实比行业里做的好的还差得远。但是最大的乐趣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以前自己瞎玩儿的剧情,草图,都正经弄了,上学时无数个不眠之夜,杜撰的虚拟角色,剧情,设定,全都用最贵的团队和工艺开始铺,大概明年会逐渐出来。



所以,回想那个关键的时候,做了什么选择呢?

中国的好学生——没错就是我这样的,就像是matrix里头,沉醉在梦乡中的人类,从小成绩不错,接收着四面八方的赞誉,肩负着越来越重的期望,于是,比起成绩普通的同学,更容易沉浸在这种可怕的轨迹而不自知——初中毕业要争取最好的高中,高中毕业争取最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争取最好的研究生,出到社会后争取最好的工作,又体面收入又高又轻松最好。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窥到了matrix之外的世界,发现世界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那些轨道外的东西刺激了你,那么新鲜,那么真实,以至于你沉醉其中。但是,强大的外力立刻又将你拉回了轨道——老师对你说,别玩物丧志,以免影响成绩,父母对你说,这东西能赚钱吗?仍走在轨道上的朋友劝你回归,小心脱轨,当然他们都是真诚的好意。

比如我,大概大三的时候,自己画了不少虚构的人物,编了故事,又自己编程,绘画,写作……做了一款游戏《雨血》。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在干嘛,看到我做的同学,大概以为那是哪门选修课的作业。


可是那真的不是选修课的作业,它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些占用了课余时间的小玩意儿。而我作为一个一如既往的好学生,当然如所有好学生一样,“分得清主次”,“看得清形势”,不务正业可以,当然不能影响了正途。


后来的几年,一直一边在当好学生,一边在偷偷摸摸地做游戏,好像一个地下党。但是,学业与作品的区别在于:每门考试过后,你会立刻把知识全忘了,而作品却越做感情越深,最后,作品中的主角们似乎变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中间某年,因为做游戏,导致某科挂科,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被取消了。老师惋惜,同学呵呵,家长失望,都是这瞎玩儿做的什么游戏害的。但是,难道因为没保送上研究生就离开那些被创造出来的,如同朋友一样的作品中的人物吗?


或者说,因为外人的异样眼光,就否定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兴趣吗?


Yes!!作为一个好学生,我再次屈服了,当时咬着牙,放弃了做游戏,努力申请出国,又掰回了正道上,最后申请大成,所有人都庆贺。可是我却浏览着遗弃在某个硬盘里的游戏工程,有点惋惜,感觉似乎有一批朋友被我背叛了。

而在即将研究生毕业之前,仍然遵循着好学生的路子,做着非常精美的作品集,在求职路上连续得手,不少一流国际设计事务所又都抛来了橄榄枝。 看起来,只需完成最后一步,家长,师长,亲友……所有爱你的人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当然,假如有matrix,那么它的计划就得逞了。我放弃了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沿着它营造的幻象继续走了下去。当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也许仍然会收获鲜花,掌声,财富,但我唯独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会不敢再打开我做了几年的游戏工程文件,甚至可能会不敢再想起那些我创造的人物,剧情……


因为,如果那样选择的话,我就永远背叛了他们。学业只是几年的事情,而事业很可能是一辈子,而且越往后,轨道就会勒得越紧。

所以,就在那个时候,也许就像matrix里的neo一样,选择了一颗正确的药丸吧。宁可醒来,痛苦,也不能辜负内心。更何况,多年名校,以及争取名校的过程,总是经过了更多的磨练和积累了更多的技巧,当时的一个简单的想法是:不甘心啊,好歹试一次吧。


记得当时是2011年5月25日,毕业典礼,拿了所有证书办完手续,就当天夜里踏上了回国的班机。一旦做了决定以后,感觉真的超级爽,突然间发现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消失了,而摆在面前的,是无穷无尽的好玩有趣的事情。

当然后面又发生了许多奇妙,精彩,一波三折的故事,什么徐小平老师啊,丁磊啊,无数大神,大佬,大咖啊……这些npc纷纷出现,如果不是脱离了轨道,人生一定不会过得这么精彩;当然也有各种危机,什么账上快没钱啊,产品bug啊,法律问题啊,办公室租金又涨了啊,别人拖欠款项啊,如果不是脱离了轨道,也不会遇上那么多麻烦。


这是2014年产品上线的发布会,当时20+人,现在已经60+人,很高兴能遇到这么多一起前进的兄弟姐妹。如果不是脱离了轨道,我也不会遇上他们。



这是近期团队为新作在做的成吨成吨的概念设计(新作未推出因此处理了黑白),许多想法都是以前上学就在脑子里yy的,现在在用最棒的团队把想法都实现出来。陪伴了我七年的由我创造的主角“魂”,已经由越来越精良的做工在雕琢,我可以告诉他,我创造了他,我会永远陪着他。如果不是脱离了轨道,我不会有机会这么做。





这是我们另一个团队在做的东西(一样黑白了),主创在大公司干了十几年,业内资深美术大神,憋着一堆想法和设计,向公司申请了好几次都无法把自己的创意立项,我看过之后感觉碉堡了,果断勾搭过来,投钱投团队搞起。居然还能帮别人实现一点东西,当然如果不是脱离了轨道,我也没能力这么做。



据说,一个人一生只有三次机会能够决定自己人生的走向。对于这个题目中所特指的所谓“名校好学生”来说,也许数量更少,但无论如何,对于我来说,那一刻一定人生是我最重要的选择之一。


最后作为一篇鸡汤文,一定要用两句名鸡汤合体来结尾才够口味:


Follow your heart, fuck everything else.



知乎@全俙西 链接:http://dwz.cn/37ryV6


我是北大本科,新闻学/艺术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型研究生,文化研究。之前做了一年多时装编辑,后来开了一家书店和一家咖啡店,因为咖啡店还在装修,平时打交道最多的是装修工人和咖啡师,现在本职在一个互联网创业团队,因为是一个女性消费类的APP,打交道最多的是网红和漂亮的姑娘(也因此认识了知乎上活跃着的很多漂亮姑娘,一并感谢一下)。


应该算符合题目的那种,名校毕业,没有做本专业的事情。

关于为什么做这个选择?

两个方面。

一是本专业。(为什么没做本专业的事情?

因为大学里的专业其实并不重要,特别是人文社科类,都是一个如何收集信息并且从收集的信息中得到结论的过程。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都是搭建一个看待世界和事物的框架,在大学里其实应该学一些看上去很高的理论,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是这些高于生活的东西能影响你一辈子。所以在大学里最好的还是通识教育,就是什么框架都懂一点,各种框架之间也是相同的。


我大学时选新闻专业因为那时候比较喜欢杂志,很想做杂志编辑,但其实做杂志编辑,难道就不需要懂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批判理论了吗,都要懂一些的。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工作技能这种东西,如何做财务报表,如何撰写起诉书,如何搭建公司人力框架,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如何写一篇特稿,其实都是在工作中如果有需要能够快速学习的东西,但是怎么写一定是诉诸你的知识结构和角度的,光知道写新闻要先写导语一点政治经济哲学都不懂,怎么下笔呢,就算是写时尚稿子,也不是我认识几个牌子就能写的,得知道当时的文化流派政治事件历史背景吧。


所以专业并不重要,觉得现在中国大学里专业分的太清楚对学生的思维限制还是比较大的,北大的新闻学院也教了太多实务操作的课,不太喜欢,怎么写稿子怎么用摄像机,工作之后学就好,大学的时候,就安心教我们怎么思考怎么提问怎么解决问题吧。


教我们一些超越求生的东西,比较好:)


可惜大部分国内的高校做不到。倒是去了港中大之后感触比较深,导师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问题是什么?”我答不出来,我不知道我对这个世界的真正好奇是什么,我只是在大学四年背了很多百度谷歌上一搜就知道的知识拿了不错的分数,但是却没有自己完整的知识框架,太过沉迷于知识以至于失去了会提问题的好奇。好在港中大的学术氛围很好,在这里学到的提问技巧一生受用,以后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问自己:“所以你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去了解?最后能怎么解决?”


从港中大毕业后我没有再坐文化研究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个方法论一样的提问方法却帮助我做了接下来的很多决定。

二是名校。(为什么没按照传统名校生的路数走?


我猜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假设,就是名校学生会比较容易进入大平台,顶级的跨国大公司,国企,国家部门,之类的吧。所以如果去了小平台或者自己单干会属于不是名校毕业生的通常选择吧。这个我之前写过 类似的问题摘录几段在这里:


上大学的时候靠挑灯夜读头悬梁刺椎骨上了一个好大学,自此发现了在一个好平台待着的各种顺风车红利,找工作的时候也指着各种大平台找,出去采访的时候可以说,呀,我是XXX的记者,对方就会说,呀,XXX,好厉害的样子呢。就像大学的时候很喜欢听别人说,呀,XXX大学的呀,好厉害的样子呢。


是工作了两年后,发现在大平台待着人比较容易犯懒,享受那种按时完成手上比较专一的任务旱涝保收的状态,只要提高自己的专一技能,保证整个流水线顺畅运作就可以。顺便因为大平台的光环让整个人显得比较傲慢和假装很厉害。可是写稿子恰好是一个门槛不那么高的技能,想了一下,如果五年之后自己会做的事情仍然只有写稿子,还写的不是最好的,那可能挺危险的,特别是万一哪天大平台不在了。


我恶意揣测一下,很有可能,在大平台待着待着的人,五六年之后发现,呀,怎么几年前差自己一大截的人,突然比自己厉害出一大截儿——没有大平台的人,会比较有动力培养属于自己的安全感——不依赖于任何金字招牌的真实能力。大学毕业时,因为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人的市场价值是靠简历这种平台决定论的东西决定的,工作了五年的时候,简历恐怕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名牌大学的学生,容易成为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却很少成为时代弄潮儿。查时代弄潮儿们的来历,不然是家底深厚资源好的,不然就是起点不高里最积极的那批变数因子。所以到了三十而立的时候,是有很大一批名校毕业生会觉得很失落的,在这个雾霾天空下速度不断翻倍的时代里,恐怕引起失落的差距更容易被拉大。


当然,上面这些恶意揣测适用的都是没有什么一定要坚持的热爱,并且又把人生当一场战场能分出胜负的人的。当成功学看吧。

是偶然蛋疼做了个个体户小书店之后,觉得对我这种本来没有什么专业技能的人来说,创业说不定是一种培养技能安全感的方法,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充满了琐碎的找办公室办税务登记盯装修刨客户建立制度这样那样不入流的小事儿,但是这所有的小事儿容易让人接触不同人群和不同的商业逻辑,合在一起能从无到有,而更高层面的创造逻辑创造理念创造产品创造事件是更高级的从无到有。人不再是流水线的一部分,是有可能创造流水线的人,能上能下能前能后能转身能后空翻比较灵活,比较容易在这个时代涌动的洪流中培养一丝属于自己的安全感,然后“毫无畏惧”。

上个月在北京跟在香港念书时的导师见面,聊到这个话题,他引用一句蛮感人的话,原话是英文我记不准了,中文大意是:我为我是个牛津的学生骄傲,我骄傲不是因为牛津就意味着成功,而是因为这里是牛津。

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和承担了什么风险一起回答吧。

总的来说我觉得需要做的努力和需要承担的风险并没有特别多的地方,因为从大学或者研究院出来之后,无论是不是一样的专业,基本上都是:

第一,工作是非常专业的,举个例子,之前学的是新闻,出来跑的是时尚口,那么所有时尚文化品牌历史也是要重新学起的,和一个刚入行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前学的是经济学,宏观微观什么的,出来做的是银行的风控,那么风控里的所有专业术语也是要重新学的。从大学到工作,是一个专业更加精细化的过程,更加精细就意味着工作技能方面是需要重新学起的,就算大学稍微打了个基础,大学就四年,工作是四十年,大家在这个精细化技能面前还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没有太多额外的风险和努力。

第二,工作是非常不专业的,再专业的职业,医生也好,律师也好,也有做助理医师每天递手术工具填药单报销发票安慰拆迁者等等这些跟专业的核心技能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所谓工作,无非就是用99%对琐碎无聊的兢兢业业来换取那1%的人前风光。我做时装编辑的时候,1%的时间是穿的美美的去各大品牌的预览,99%的时间是像狗一样问品牌借衣服找摄影师找场地订盒饭跟模特经纪沟通租车去搞大片拍摄。任何的工作应该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我们离远了就看到那1%,离近了才知道,噢,还有那99%啊。我们说的专业技能是那1%,剩下的99%其实只要稍微细心一点踏实一点做起来都不困难的,所以就算转行,也要知道,那99%其实不难的。别怕。

以上的回答主要还是针对人文社科类的同学,理科工科的因为真的隔行如隔山,可能情况确实不一样。



知乎@赵周 链接:http://dwz.cn/37si80


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本科。


现在从事成人教育行业,一边创业,一边给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做培训和咨询。出版了三本书,其中一本要第六次印刷了(每刷一万本),并出了韩文版。


当年,浙大物理系不在我们省招生,录取通知书上我的系是土木工程系。


我拿到通知书的当天,就写了一封信,情真意切要求转到物理系。114查到浙大招生办传真,发了过去。


我是那届第一个转系成功的学生。


高中时看多了科普书,对我影响最大是湖南科技社的一套《第一推动丛书》,还有几个版本的《爱因斯坦传》和《爱因斯坦文集》。


对物理是真爱。


爱到一个程度,要考研之前,惊醒,发现我就算一切顺利走下去——读研、出国读博、博士后……未来能做的事情,也就是一份工作,跟当初吸引我的“物理之美”没有关系了。


既然左右是一份工作,要么就找一个回报更高的工作吧。


一天在图书馆学习,接到一个电话,说看我注册了阿里巴巴网站,要不要再升级为付费会员。我说那是我很久前替我爸公司注册的,不用了。她说哦那有疑问随时找她,再见。


我给她打回去,说我快毕业了想找工作,你觉着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怎么样。


她在电话那头说,我只是一个电话销售顾问,普通员工,不过,我们都觉着我们在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


我写了份简历,投给阿里。那时唯一我能投的岗位只有销售。一面二面都通过了。三面没有通过。


我跑到华星楼下等面试我那位HRD,希望再给一次机会。在雨中等了一个多小时,见到HRD和马云一起走了出来。


马云听了我的解释,跟我说你先回去吧,明天会再给你电话。


第二天一早,HRD给我电话,说来上班吧。


那是2003年3月。


一年半之后,我带的小组拿到了人均销售额第一的成绩,在颁奖会上,马总给大家讲了我入职的故事。他说他看好我,因为当年他自己也是这么做销售的:真诚,思考,坚持。


……


今年,有一次陪我妈散步,闲聊时她说一直觉着我更擅长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当年我非要学物理,她其实心里是不支持的。


我说,不是这样。擅长跟人打交道的多了去了,但学习物理,训练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


物理,尤其理论物理,信奉的是“这个世界是可知的,是有规律的”,对一切他人看来不言自明或习焉不查的现象,追问一句“为什么”,并不断延伸逻辑链条,坚持追问下去。


比如牛顿,从“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一直追问、思考,直到把问题升级为“月亮是怎么绕着地球转的”,遂成《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


若读过《费曼物理学讲义》,能特别深体会到这一点:伟大的物理学家总是在不断追问本质,并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断折返,穿越自如。


所以我去做销售,会不断思考“客户到底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


所以让我给新员工教销售技能,会在具体话术和销售理论之间,客户表现和心理动机之间,不断折返。


……


所以我在成为算是挺受欢迎的培训师之后,会追问自己:“我教的东西,就其核心知识而言,没有一条是我原创的,基本都是来自我读过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的书。这些书全买来也就一百块钱,而企业请我讲课是几万块。我的价值到底一百块,还是几万块?”


——这个问题在几年后进化成了“如何让职场人读一本三十块钱的致用类图书,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催生了我的第一本书,和各个城市的拆书帮社群。写书的时候,我希望其中能体现从成人学习现象到成人学习原理、从职场人学习方法论到具体工具的折返,能像最伟大的那些科普着作一样,又扎实又有趣,又好用又好读。


……


转行,最需要的不是及时止损的果断和重新来过的勇气,而是对核心能力的识别和转移。


再看现在的阿里巴巴,那些年我在做的B2B业务,已基本被放弃。


现在的阿里是淘宝的C2C,是支付宝的在线金融……阿里也早就转行了。但你看任何一本写阿里写马云写淘宝的书,都能看到它转行背后一脉相承的东西。


至于我的物理梦,我仍然跟老婆讲起希格斯玻色子和LHC和《生活大爆炸》时眉飞色舞,但我清楚,我这辈子不可能再成为像牛顿、像爱因斯坦、像波尔和费曼那样的人了。


“尽管有时我还是想做一个非常不同的人。不过,我不再努力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愿望变成现实了。”


“成功的人生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恰恰相反,只有行动、实践、质疑、再次行动,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我的经历就是这样。我的个性一部分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早年的经历,但直到我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之后,它才最终成型。”


“我现在觉得,人生,就是对自己性格的探索。要是一个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擅长做什么,那是何等的悲哀啊。人生之旅就像是攀登一种个性的阶梯,在此过程中逐渐证明自己、发现自己。”


——查尔斯·汉迪《思想者》



知乎@狸酱 链接:http://dwz.cn/37rAmX


我校友圈一直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主人公是一位金融学院(已不可考证)的前辈(流传版本太多已经分不清楚是硕还是博)。


故事的开始,男主和无数其他前辈一样平淡无奇地在陆家嘴搬砖。

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累得性生活不能自理自不要提。

更过分的是早几年陆家嘴周边吃饭太坑爹,贵,慢,还巨他喵的死难吃。

于是某日这位前辈不知缘起何故,反正就是冲冠一怒爆炒了上司爆炒了公司,然后挽起袖子下堂炒菜干起了饭馆,做起自己昔日战友的生意。

因为对客户需求有切身之痛,该前辈的快餐量足质优价廉还送货上门,靠着口碑在民工群间传播迅速,叫好又叫座,自然赚得钵满盂满。

据说他远早于昔日战友们跨过年入百万的门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啥都要趁早,跪安。



@知乎,莫寒莫得,奋进的岛民


答主是复旦大学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 现就职于投资银行 (中国其实无名校可言,教育方式大体一致,按部就班而已)  看了大部分的回答,各有各的表达和想法,学校教育不一定非要嫁接到职业路径上。 


说一句废话就是:学校教育可能会给你一个思路和一个平台,如果幸运可能你找到自己一生的兴趣。但是大多数都是给你个双证而已。 


 不知道题主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我按照自己的思维回答一下,可能没有自己思路的同学们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也只是参考一下而已。  


******你是否把学校教育和工作联系到一起,如果是,这个问题就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了。 我学习的是药学专业,是的药学,不是医学,不会是医生,如果在医院就职,那么只能去药剂科或者是医院药局,按照职业路径来说,没有更宽和更深的发展,但是收入相对来说是OK的,工作压力也较小。  


其次就是研发等工作,当然了要等到博士毕业才可以,我的朋友目前有在本校读博一的,交通大学读博一的,中科院上药所读博一的,转行的其实只有我,但是这是小概率事件,整体看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做自己学习的专业。在中国更多的人会选择做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社会就是这样的的,供需导致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要在这个环境下选择自己的路线呢? 


 以我自己为例子:  


我高中的时候,看电视基本都是财经新闻,股市大盘,一方面是受到家父影响,一方面是自己感兴趣。  但是高考前,家父一直让我学习法律专业,目标是北大和人大。我觉得异常的枯燥,而且天朝这个法律环境,不是很让我从事这个方向的工作,大体工作的时候进体制内,按部就班的工作,平淡无奇。当然这是当时的不成熟想法。  


重点是,shit,考试成绩不佳,最想考的是复旦的金融和人大的经济,结果居然脑残的报考了复旦的药学专业,很长一段时间很难理解,虽然我兴趣广泛,但是对于一直在实验室泡着的环境,还是有所厌恶,大学前三年就是不痛不痒的做实验和上课而已,考试考试考试,甚至在大三的时候考了GRE和T,不过成绩一般G是1380,T就不说了,但是还是处于迷茫期,不知道未来怎么走自己的路,毕竟是专业药学,考G和T也是为了出国读书,当时觉得耶鲁大学很好,可能受平时看公开课很多都是耶鲁大学的影响,其实牛逼的是哈佛和牛津的,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在开头我也说了,大学可能给你的是: 一个思路 一个平台 一个视野 一个爱情 一个知己 亦或是一个指路人  在大学很迷茫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指路人,同级的,很有自己的主见。  


题外话:不管是清华的还是北大的,亦或是复旦的还是交通大学的,或是浙大等等 中国的孩子,有自己主见和制定好自己路线的是极少的,大学虚度和无意义度过的是大多数。 所以不要夸大名校或者是牛逼专业,大多数都是一个平台而已,而自己是舞台上的猪脚还是小丑或者是幕后搬凳子的,都在于自己真的要做什么,自己想要得到什么。  


正题:此指路人是北方某省会城市牛逼的高中过来的,清华分数线以上,估分失误,此处勿喷,因为很多复旦的孩子分数是可以去清华的。


此男,多毛,中等身材,目前就叫多毛哥,多毛哥药学专业,爱好金融,平时做大盘的解析和评论,做一些投资公司的兼职工作,其实当时赚了不少,遇到的时候我也觉得多毛哥就是个奇葩,他的目标就是能在复旦毕业就可以,之后的路自己已经计划好了,对于当时的我,遇到这样的人,是完全冲击到的,他当时在考CPA和FRM,而T和G早就准备好了,看美剧是不用字幕的,每天是要去练习口语的,每周和毛子们出去开party,除了金融就是英语。 


 记得多毛哥和我说的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你真的要做该死的药学工作吗?销售或者是研发,此处没有鄙视药学以及相关工作的意思,如果你不想的话为什么不做自己喜欢的金融!!!!  


当时是大四,我已经找到了实习的公司,当时全球第二大药企,GSK中国上海的办事处,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更多的是打杂,但是英文用的比较多,成长来说就是学会了看人脸色,just a job。  


多毛哥,这么一说,我内心十分的痛苦,当你在认为自己专业中,挣脱出来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大四的时候,实习有了,以后可以争取留下来工作,薪水还是OK的,那么真的要换吗? 


 我大约挣扎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只和我谈了一次,没有所说什么。而是行动上给了我一个指引。后来在实习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了SAC考试和CPA考试,最后毕业的时候,我有复旦的双证同时有SAC和CPA(会计和审计)的证书和成绩。  借助复旦的招聘会和日常网上的收集,在毕业后找到了一个券商上海总部的工作,原因是复旦毕业+有SAC和CPA(会计和审计)的证书和成绩+热情和兴趣。


投行类的工作并不轻松,更谈不上高等,最不贴边的就是高尚,此处不多讲。但是有了兴趣会显得工作没有那么辛苦和乏味。


工作2年后,跳槽到外资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工作,离职的时候,CPA持证+FRM持证+CFA I。


其实挺累的,考证加上工作,所以建议转行的孩子提前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兴趣让你认为辛苦和忍受都是值得的。



知乎@周桐 链接:http://dwz.cn/37rEzo


高晓松。


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跨专业理由:

才华太耀眼,父母过于开明,区区专业对口已经体现不出自身价值,耽误不起时间。

毛泽东。长沙师范,跨专业理由:
师范院校对口就业只能出来教书匠,臭老九,绝对出不来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伟大的领袖。

希特勒。学校未知,跨专业理由:
对口去做画师只能画画裸女,向日葵,渔船,青苔,而在地球仪上画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版图,才是最牛逼的绘画,才是最顶尖的美术。

马云。杭州师范,跨专业理由:
英语老师不过是他自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时为了读懂梵文,掌控法坛的一个便利身份,就如吴用发迹前的学究一样。当他梵文贯通,举牌施咒,急急如律的风口便使他瞬间平步青云。

90年代的歌坛,30年代的中国,30年代的德国,本世纪初的大陆,都有着普遍存在的痛点,你踩上了,就发达了。所以,让我们一起拿学分,找痛点吧。

痛点在哪,精英就在哪,痛点在哪,领袖就在哪。专业对口算个屁。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is: To be able at any moment to sacrifice what we are for what we could become.”


金融先生

www.mrfinance.com.cn


上海GIT国际投资项目|2017年寒假(就业方向: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分析师、销售交易、行业研究..)

纽约SIW华尔街投行项目|2017寒假(就业方向:投资银行、私募基金、企业估值、资产管理、固定收益..)

伦敦AMP券商并购项目|2017年寒假(就业方向:投资银行、私募基金、融资并购、行业研究..)

香港FMP国际基金管理项目|2017寒假(就业方向:公墓基金、固定收益、行业研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私人银行..)

新加坡WMI财富管理实训项目|2017年寒假(就业方向:公募/私募基金、基金经理、股权投资、分析师、行业研究..)

环球实习Global Internship开放报名:投行、咨询、私募、风投、基金、银行、广告、营销、IT、科技、公关...

 阅读原文-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