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
↑
免费订阅
编剧帮
来源:中国青年报 肖扬/文
编者按:
2017年元旦档内地票房并不理想,元旦期间
的雾霾成为了假想嫌疑犯。春节档即将开启,这次的票房如果在有闪失,雾霾会背锅吗?
2017元旦档三天内地票房报收6.62亿元,相比去年下跌约2亿元,跌幅超过23%。这个数字延续了2016年的票房停滞,又时逢元旦期间,长达10天的跨年雾霾弥漫中国部分地区,于是,人们开始把票房下滑的真凶归结为雾霾。
雾霾就是票房元凶了?
元旦以来,电影市场依然没有走出2016年的颓势阴影,再加上雾霾,票房同比下滑严重。雾霾是否真的会影响票房呢?从数据上看,雾霾严重的地区都是票房大幅下降的地区。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降幅已经不是用“片子不行”能够解释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最佳的海南省同比无变化,青海和宁夏有小幅增长。那么,雾霾就是票房元凶了?似乎又不尽然,毕竟2015年的雾霾也是来者不善,但是2015年末的票房依然坚挺。影院人士也表示,雾霾造成了户外活动受限,很多人反而愿意到影院来散心解闷。如此说来,雾霾与票房之间似乎又没有必然联系。还是从电影本身找原因吧。
2016年末,《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的口碑都没有达到爆棚的程度,反而颇受诟病,元旦期间反而要依靠去年12月初就上映的《血战钢锯岭》来撑起一部分市场份额。
此外的元旦档影片,《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单身日记:好孕来袭》都未能引起波澜,反而是中小成本喜剧片《情圣》夺得了元旦档的票房冠军。
而这部影片虽然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却也因为“三观不正”而难以形成气吞山河之霸气,8天报收3亿元票房,与电影火爆时期一部电影动辄就10亿元的气势相比,依然低迷了不少。由此来看,雾霾也许是票房低迷的一部分原因,但却不是最大的原因,电影作品难以形成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才是最为需要警惕的现象。
雾霾只是外因
创作内容才是电影的灵魂,是内因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这些年的不断发展,电影院的大规模普及,中国观众对电影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看电影的目的也越来越分众化,以前观众是把影院当成一个以娱乐属性为主的地方,对于里面的内容没有那么在乎,乐呵过了就好。但现在已经不再满足于此了,观众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观影需求是什么。
所以说,雾霾只是外因,而创作内容才是电影的灵魂,是内因。内容跟不上去,观影氛围提不起来,人气难以聚集,于是影市疲软。纵观当下的中国电影,充满了快餐式的粗糙,不要求构图,不要求空间变化,凭借着快节奏的剪接,再加上几个段子就可以进入影院。这样的电影几乎已经变异为工业流水线上、冰冷零件组装起来的无情器物,唯一的目标就是到市场上找到一个噱头去贩卖。这样的电影没票房,怪雾霾吗?还是别侮辱雾霾了。
版权信息
本文选自:
中国青年报 肖扬/文
点
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看
▽
编剧帮招聘啦!
新媒体主编
(影视行业)
|
商务媒介
(拓展)
影视策划
(项目评估方向)
|
产业记者
(可兼职)
会计
|
执行策划
|
平面设计
以上职位均需
2-3年
影视行业及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合则约见
;
欢迎自荐
/
推荐,推荐成功者,
大红包
奉上
!
置顶编剧帮,每日不错过!
第一步:进入“
编剧帮
”微信公号,点击右上角头像符号。
第二步:开启
置顶公众号
选项
。
提示:如果以上步骤没有成功,请确认下微信是不是更新到了最新版。(
微信6.3.16)
自由编剧、编剧工作室、编剧公司 求签约 / 代理
请回复
我是编剧
影视公司、投资公司 找剧本 / 项目 /编剧
请回复
我是公司
项目宣传、影视宣传
请回复
商务合作
回复
我要加入分会
加入编剧帮各地分会(目前已开通以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韩国首尔、美国洛杉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