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晚,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作为一部时隔七年才和观众“重逢”的国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4》的开播可谓备受关注。其中,第一集《绝活》就贡献“名场面”。在介绍杭州名菜西湖醋鱼时,记者一上来就“灵魂拷问”杭州司机师傅:“吃过西湖醋鱼吗?”师傅一个扶额,这沉默震耳欲聋……(2月5日 极目新闻)
一句“西湖醋鱼”,何以让杭州司机扶额沉默?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有可能这位师傅已经听过许多游客,特别是熟悉网络梗的年轻游客,打听过西湖醋鱼的味道,因为网传的“西湖、醋、鱼”“土腥味”“很奇怪”“酸溜溜”等差评已经先入为主了。这位当地的司机师傅,可能也解释过许多次,说好吃,没法取信于人;说不好吃,对不住自己的身份,实在左右为难。
处在镜头之下,这位师傅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才能皆大欢喜。就像很多年前网上那个段子,游客询问当地人关于大雁塔的印象,私下“关起门来”用方言无所顾忌地说,和对着镜头用普通话高谈阔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由此,可能要反过来追问这位提问题的朋友是否足够“礼貌”,过年期间不问收入、不问学生成绩之外,可能不问当地司机当地“美食”到底好不好吃,也应该成为一项社交禁忌。司机的无语凝噎,实在值得同情。
一道道地方美食,是诗与远方的重要内容。西湖醋鱼的历史形象无比光鲜,近年来在网络空间和食客风评中却呈现走跌形态,大概不能完全归结于网友接力玩梗。“舌尖之上”是民生百态、苦辣酸咸。地方文旅推介特别是美食文化宣传中,怎么样选好主打产品、精品菜系,朝着质优价廉、老少咸宜、平民消费的方向去讲故事、造景致,还是很重要的。这几年,为什么有些早市乃至于苍蝇馆子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就是因为新鲜地道、口味纯正且性价比高。游客拖家带口,油钱、路费、住宿、门票都是要算成本的,在吃上追求的除了安全卫生,不一定是高大上也可以是平民化。
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醋鱼举世无匹,既然问题随着《舌尖4》的热播再次被抛出,可能有关方面和餐饮行业真要重视起来。怎么才能从食材源头、口感把控、特色做法、价格控制、宣发方案等方面做得更好,顺便也真正打捞梳理一下有可能被埋没在小巷村落中的特色美食,而不是只围着西湖醋鱼这一道菜评头论足。另外,包括杭州在内,可能很多城市的司机,都会被游客问到当地什么东西好吃、什么地方好玩,司机们的回答好像并不统一,有可能还带有个人情绪。这是个老大难问题。说明地方文旅形象宣传的触达程度还是不够,游客本身的攻略参考资源库本身较窄。另外,也说明对司机师傅们关于城市文旅资源的公益培训和免费参观体验,包括美食试吃品尝不足,没有让更多司机建立直接经验、现身说法,这一课也要尽快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