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麦可思研究原创整理自上海交通大学 「 平安交大 」 微信公众号、首都网警、滨州网警,浙江财经大学安全保卫部、厦门大学保卫处网站。
1 月 20 日,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公众号 「 平安交大 」 发布最新一期警情通报。
2024 年 12 月,学校共发生网络诈骗类案件 7 起,较上月增加 4 起;受骗人员涉及本科生 3 人、硕士生 1 人、博士生 2 人,职工 1 人。
自 2019 年 3 月以来,「 平安交大 」 几乎每月都会定期发布 「 警情通报 」,对近期学校发生各类案件情况进行通报,并重点对诈骗类高发案件予以介绍,为全校师生敲响校园安全警钟。
通过简单梳理麦可思研究发现,过去一年中,上海交通大学师生遭遇诈骗类案件,主要集中在学期初(如 3 月,共发生 9 起),以及临近学期末(5 月、6 月,分别发生 8 起、7 起;12 月,发生 7 起)。受骗对象以本科生为主,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和教职工也掉入骗子陷阱。
从诈骗类型看,演出购票类诈骗、网络购物类诈骗成为该校学生遭受网络诈骗重灾区。此外,网络刷单类诈骗、冒充客服类诈骗、兼职类诈骗,以及冒充好友类诈骗、网络游戏类诈骗也相对较多。
其实随着近年来各地高校对防诈、反诈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上海交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保卫部门,也会定期在网站上公开通报近期本校发生的师生遭遇诈骗事件情况,以起到警示作用。
通过对这些高校 2024 年发生的诈骗类案件梳理,我们发现大学师生被诈骗的很多情形十分相似,或是在一些传统诈骗套路上使用新手段。
希望本文借由对多校公布的诈骗典型案例整理,能为各高校校园防诈、反诈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工作参考。
演出购票类诈骗
轻信网上 「 帮抢门票 」「 低价购票 」 等信息,以代拍形式从非官方购票,是大学生遭遇演出骗局的最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一:某同学在 「 小红书 」APP 上看到有人出售演唱会门票,随后添加了对方所谓的客服 QQ,支付了 「 定金 」 和 「 代拍费 」 后想要退款。客服称 「 退款需要负责财务的工作人员处理 」,因此又添加了所谓的 「 财务人员 」 的 QQ 账号。但对方又以 「 刷流水 」「 资金验证 」 等理由要求同学继续转账,同学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共计 2 万余元后,才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二:某同学在微博看到有人发布 「 明星演出活动票务预售 」,于是添加对方微信,并按照对方的要求,拍下闲鱼链接的 「 商品 」 确认收货。2024 年 1 月,对方称 2 月 21 日会发货。至约定时间同学发现自己被对方微信拉黑,其闲鱼及微信账号均被平台封禁。
网络购物类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各类社交平台,发送大量的虚假广告。在精美的图片、文案,以及低廉价格的诱惑下,买家卖家私下商议达成交易,直接付款后要么货不对板,要么诈骗分子直接跑路。
典型案例一:某同学在网上浏览小红书 APP 时发现有网友在售卖手机,同学添加对方微信协商价格后,向对方发来的指定银行账户转账 6700 元用于购买手机。然而后续收到的货物却是电子手表(价值约 200 元),对方一开始称发错货物,但之后一直没有重新发货。同学多次联系无果,发现被骗。
典型案例二:某高校大一学生黄某网购一款口红后,有微信主动添加黄某称购物后已中奖,购物后送抽奖机会,抽中后需要再次购物才可以获得奖品,黄某信以为真,再次购买一个 300 元的口红,客服又称又中奖了,客服称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税费 2800 元后,黄某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后才发觉被骗。
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贪图小便宜,存在侥幸心理,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典型案例:C 同学希望挣点外快,进入一校外人员组建的非法兼职群,并安装一款软件,可向里面投钱换积分,并可多倍提现。C 同学前期在此平台转入小额金额后均收到返款,随后又投入 2000 元,此平台承诺返还 3000 元,但因提现金额太大,需多次操作才能提现。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告知 C 同学因操作错误需要充值方可解冻账户,并表示与之前充值的钱可以一并取出,两次充值 2 万余元后,平台又告知因金额过大、不能立刻提现。在 C 同学质疑是否为诈骗时,该平台工作人员联系其并发送公司营业资格证,证明公司真实存在,表示需再支付 2 万元开通大额提现通道,后续以类似方式要求继续转钱,共计被诈骗 9 万余元。
冒充客服类诈骗
这类诈骗的套路通常是,诈骗分子冒充不同机构客服人员,以订单异常、商品质量问题等为由,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退款操作。通过引导被骗人点击链接或下载软件,窃取账户信息和资金。
典型案例:某院 2021 级学生刘某,于 2025 年 1 月 5 日 11 时许,接到自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刘某有开通微粒贷未注销,支付宝花呗绑定的信息是学生,现国家不允许学生使用花呗,刘某怀疑,对方让刘某的支付宝在 5 分钟内不能登录,还让其收到了银联的短信。刘某信以为真便点击对方所提供链接到 「 中国人民 」 的网页上联系客服,客服让其转账证明清白,不能转给朋友否则就是涉及洗钱,刘某向对方提供账户转账一笔 10000 元,后发觉被骗遂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