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轰动全网的性Q案,反转了 ·  昨天  
于小戈  ·  能把她老公送去结扎吗?! ·  昨天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共生时代:真正的女性独立,是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  3 天前  
莓辣MAYLOVE  ·  大年初五 接女财神扎基拉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音符故事 | 幸运如她,“不惑”人生从这场遇见开始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9-07-05 16:06

正文

 刘连金


“假如没有心理学,我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刘连金



作者 / flyingbird



回首过往,是满满的甜



1973年,刘连金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的一个农村大家庭,她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皇帝爱长子,百姓偏幺儿”。幸运如她,从小生活在一个母慈父爱、哥哥疼姐姐带的大家庭,直到结婚以前一直生活在蜜罐里。家里人不仅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长辈更是对她厚爱有加。她的爷爷每每都会把自己专属的白面馍馍、糕点、美食分给这个小孙女吃,他小柜子上的钥匙,也只有他们爷孙俩知道放在了哪里。


儿时关于父母的记忆并不是很多,在刘连金的印象里,她的父亲是位非常要强而又心灵手巧的人。他自学成才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以前还担任过村长。回想小时候,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半夜经常听到打磨家具的声音,那是父母在赶时间完成家具的制作,好在集市上卖出去赚钱,以供他们兄妹几个上学。


 刘连金的父母

 

父母知道农村的生活很苦,所以想方设法多挣钱,力争让家里的每一个孩子多读书,以后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当年因高考失利,信心受挫,让刘连金有了不想再上学的念头。是父亲硬“逼”着她去面对,再接再厉。也因此,她非常感谢父亲当年的决断,现如今依然十分感慨:“不然估计也不可能见到青音姐了”。

 

 

从备受呵护到独当一面,内心却几近抑郁

 


在家里,和哥哥姐姐们的年龄差距较大,她从小到大的生活基本上都是被家人们“包办式”地照顾着,甚至于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找对象,都是她的姐姐们张罗的。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家人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也让刘连金的内心深处对外界有种深深的依赖并倾向于安于现状,不敢创新。这点在婚后表现的尤为明显,也让她吃了不少苦。


结婚后,她的爱人一直在外地上班,她就扛起了家里的一切,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要带好孩子。

 

刘连金属于完美主义者,对待工作,容不得一点瑕疵,就连装订凭证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也要做得漂漂亮亮的。对待孩子,高要求并寄予厚望,孩子的一切都不能比别人差,她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了阶梯英语班,别人放松休闲的双休往往成了她最累的时候。


优秀出众,坚强能干,雷厉风行,是公司同事和街坊邻居对她的评价


▲ 刘连金

 

但在所有的优秀之下,她内心的焦灼和压力已近崩溃。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该怎么待人接物才比较好?这些生活中的琐事总能让她情绪紧绷。


于是,她开始了对想要依赖却不在身边的爱人抱怨,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们,她不快乐。


长时间情绪低落的结果是,她几近抑郁。那段时间的刘连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死亡,内心充满了看破红尘的悲凉感。


即使现在,再回想以前,从她略微低沉的声音中,仍然可以体会出她当年的苦痛和煎熬。



感恩遇见,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次机缘巧合,朋友向她推荐了青音姐的课程。

 

刘连金说:在最需要的时候,我遇见了青音姐。是的,是在我最痛苦,可以说是身心到了极限的时候,正好青音姐推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重新养育自己的40堂必修课》,给了我一剂缓解焦虑、恐惧、孤独的良药


 刘连金

 

学了这门课程后,让刘连金对“学以致用”——这个在上学期间被老师经常提到的词,深有体会。


从对自我正确认知、接纳到自我成长,她用实际行动一步步地让自己的小家庭和谐起来。


谈起学习课程后自己和家庭的改变,刘连金这样说道:


“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和爱人相处,不再挑他的毛病,而是总能看到他的优点,还发觉自己时不时会发自内心的表扬爱人,他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我们现在的关系史无前例的好,而且越来越感觉对方就是今生要找的那个人。


 刘连金和爱人、女儿


不仅如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她也做出了改变——不再唠叨孩子、攀比别人,不再要求孩子中规中矩,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是:在关系中,一个人的改变,会引起另一方的改变在改变了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后,她发现女儿开朗、友善、自信、成绩优异,并且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甚至,她还得到了女儿的肯定:“妈妈,你要是早点学心理学就好了!


 刘连金和她的父母亲


回到原生家庭中,她对父母的唠叨,不再感到厌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享受。

 

今年父亲节,刘连金回家看望父母,人生第一次为年迈的父母洗脚按摩、修剪指甲,用逗趣和正向引导的话语温暖父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