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全球知名品牌特百惠申请破产保护。这家以塑料容器为主打产品的公司曾经风靡一时,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今面临财务困境和市场萎靡。文章从特百惠的历史背景、产品特点、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特百惠的兴衰历程
特百惠从创始人伊尔·特珀创立公司开始,经历传奇推销员布朗尼·怀斯的推广,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特百惠的财务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业绩严重下滑,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关键观点2: 特百惠衰落的原因
特百惠衰落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迭代缓慢、电商冲击、消费降级、对电商接受程度不高、品牌营销不力等。此外,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导致公司无法应对市场变化,最终走向衰落。
关键观点3: 特百惠的转型尝试和前景
为了扭转乾坤,特百惠已经采取了一些转型措施,如探索多种战略选择、寻求破产保护、向数字化转型等。然而,未来尚不确定,特百惠需要保持好现金流、灵活主动地转型,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线。
正文
一家全球知名品牌撑不下去了。
本周,总部位于美国的家居用品企业特百惠(Tupperware Brands),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至此,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塑料杯鼻祖,走到了令人唏嘘的地步。
成立于1946年的特百惠,曾经是美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塑料杯、密封保鲜盒等产品几乎出现在每一户人家。而在中国,特百惠的网红杯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甚至是不少人学生时代的青春记忆。
从辉煌到落寞,特百惠被时代抛弃了。如此一幕,令人唏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旗下的塑料公司希望把战争期间研发出的新材料应用于和平时期,为鼓励员工搞研发,他们允许大家把废材料带回家进行研究。彼时,那些废弃的塑料还是气味难闻且易碎的残渣,并不受欢迎。
一位名叫伊尔·特珀的样品制作员,想要以此制作出一种更柔韧耐用的东西,一番折腾,通过温度和压力改变原有塑料的性质,从而得到一种轻质的、抛光的、蜡状的高档材料——但这又如何商用呢?
他先用这种材料制作了盘子、碗等容器,又受油漆罐的启发,决定生产一种密封塑料容——特珀制造出了十分柔性的聚乙烯盖子,扣在容器上,如此实现完美的密封。
1946年,特珀创立特百惠塑料有限公司。但最初,他无法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很长时间都无法打开市场,直到传奇推销员布朗尼·怀斯(Brownie Wise)加入。
布朗尼推崇“聚会计划”的销售模式,通过举办社交活动来销售产品,主要面向女性群体。她从1949年起开始以代理商的名义销售特百惠,当时冰箱尚未普及,家庭主妇们主要用锡纸甚至浴帽来遮盖剩饭以此保鲜,可以想见,特百惠的保鲜盒正好击中痛点。
通过一场又一场聚会,布朗尼销售出了大量特百惠的产品,甚至比官方门店还要多。1952年,在特珀的邀请下,她加入特百惠,此后公司销售额一路飙升,还建立起了几万人的销售网络。
自此,特百惠走红,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华尔街时报》曾报道,90%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1件的特百惠产品。随后,特百惠在英国威布里奇等地举办家庭聚会,由此进入欧洲,在以后又一路向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扩张。
进入中国显得姗姗来迟,1995年在广州成立特百惠(中国)有限公司,一年之后才正式营业。不仅如此,特百惠在中国市场也没能成功复制在美国的“直销”型的商业模式,直到2002年开始做加盟,主打“小投资、女性创业新选择”,以此大范围进行铺设。
特百惠在中国曾有过黄金时期,一度风靡市场,这个并不便宜的彩色塑料杯子,被称为水杯界的“网红鼻祖”,更是塑料容器市场的佼佼者。只是,风光留在了昨天。渐渐地,特百惠的门店变得门可罗雀,鲜少有人光顾,业绩严重下滑。
来至破产边缘,特百惠终于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为何陨落?
如今的特百惠已负债累累——根据相关文件,公司资产估计为5亿美元至10亿美元,负债预计为1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
在申请破产保护的声明中,特百惠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劳里·安·戈德曼称,公司的财务状况受到了宏观经济环境的严重影响,其标志性的食品储存容器需求下降。言外之意,特百惠卖不动了。
作为时代的产物,特百惠的产品是化学科技运用到日用品的典型代表,在食品保鲜普遍艰难的年代里,特百惠成为“刚需”。但在今天,且不说冰箱的功能愈发完善,保鲜技术已不可同日而语,没什么行业壁垒的塑料保鲜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特百惠早已不是唯一选择,甚至一些品牌,在品质上不输特百惠,在价格上还更有优势。而在产品上没有太多迭代的特百惠,早已让人失去了新鲜感,复购率慢慢变低。
此外,自从电商高歌猛进,特百惠和大多数实体零售一样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之消费降级,线上低价产品的出现,逐渐打破了特百惠内部原本平衡的价格体系,让线下实体商家开始赚不到钱,这个品牌的市场也在像它的门店一样越缩越少。
而特百惠对于电商的接受程度始终并不高。在网上,特百惠假货横行,让人难以分辨。除此之外,品牌营销上的持续不温不火,也让特百惠慢慢掉队了。
于是,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23财年三季度,特百惠总营收为2.60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5370万美元。横向来看,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也在不断下滑——2020年-2022财年三季度营收分别为4.77亿、3.77亿、3.03亿美元。
今年6月,特百惠公司宣布将永久关闭其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同时还宣布裁员上百人。自今年以来,特百惠公司股价已经累计下跌74.5%。
也有过自救,戈德曼在声明说中:“我们探索了多种战略选择,并确定这(寻求破产保护)是最佳的前进道路。这个过程旨在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灵活性,因为我们寻求战略替代方案,以支持我们向数字优先、技术主导的公司转型。”
寻求破产保护意味着还能有一线生机,但未来尚不可及,特百惠已经站在了悬崖边。
同样在这个月,美国著名零售商必乐透(Big Lots)表示将在近期申请破产,并计划通过法院监督的程序出售旗下连锁店。至此,一家拥有1400多家门店的零售巨头走入最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