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底部添加微信,加入
燃料电池
产业交流群
6月4日-6日,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在上海嘉定区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
大会期间,佛吉亚(上海)氢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吉亚氢能)作为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供货商和大会银牌合作伙伴受邀参会。其中,
佛吉亚氢能总经理 潘锋
接受了势银能链的采访。
针对当下氢能乘用车发展现状,潘锋说道:目前国内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等车企在氢能乘用车已有所布局,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和产品。佛吉亚斯林达均参与到在这些乘用车的70MPa高压氢气气瓶应用中,其中上汽大通70MPaⅢ型瓶产品的供应推广规模最大。
不过,在众多势力的推动下,整个氢能乘用车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仍碰到了瓶颈问题。目前,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商用为主,包括了重卡和客车等,乘用车保有量相对来说较少,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截至去年年底,国内建立了400多座加氢站,但分布零散,乘用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像商用车那般是专线行驶,存在着极大的加氢焦虑问题。
第二,整体成本有待降低
。如今国内的纯电车和混合动力车降本节奏迅速,氢能乘用车售价是市面上其他乘用车售价的3-5倍,在这种情况下要推广氢能乘用车是相当困难的。
第三,氢能乘用车的安全认知和普及推广
。以韩国为例,其为了推行氢能乘用车的安全问题,特意在首尔建设了两座加氢站,一座建设在国会旁边,另一座建设在儿童乐园旁边,以此来告知广大民众,氢能是安全的,国家的权利和未来都和氢融在一起,我们也需要通过这种坚定的决心和力量来推广整个氢能安全的普及,苦下功夫,帮助民众消除对氢能乘用车的安全认知误区。
紧接着,势银能链就Ⅳ型瓶相较于Ⅲ型瓶的优点特性,请潘锋先生发表了对于Ⅳ型瓶替代Ⅲ型瓶的看法,以及加氢站需要如何调整来适应于Ⅳ型瓶的市场替代。
对此,潘锋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如今整个行业需要协同解决的难题。
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仍以Ⅲ型瓶为主,公司计划将于今年开始逐步推广至Ⅳ型瓶
,其产品特性和Ⅲ型瓶存在部分区别,所以在加氢站方面必然需要进行一些改造。特别是70MPa加氢站,首先是其加氢速率要控制,其次也要加入预冷方式,因为四型瓶的整个温度传导性较差,会导致局部温度上升速度过快过高,氢瓶在高于110℃以后,可能会启动氢气泄放系统,而预冷措施能够很好的帮助氢气在加注过程当中所出现的过热问题。
关于储氢系统方面,现如今部分关键零部件仍以进口为主,未来想要加速整体成本的下降,储氢系统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标准方面,也是重中之重。实际上,欧美和日韩已经在大范围的使用70MPaⅣ型瓶,但是中国在这方面还较为滞后,因此在标准制定上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包括储氢瓶阀门、管路标准与国际标准完成对接,方能加速Ⅳ型瓶在国内推广力度和节奏。
最后,潘锋就氢燃料电池汽车增长数量和未来发展做了分享。他认为,现如今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阶段,与过去电动车的发展类似。当时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大,但电动车的车辆也较少,国家依然大力推动发展,在去年新能源车达到了差不多900万辆,纯电车达到了400万至500万辆,这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如此。所以,国家的补贴力度一定要大,不管从车端还是制氢、氢价等方面都需加大,只有各环节协同发力,整体市场的加速发展才能迎来突破转折点。
从数量级来看,2030年到30万辆的量级,乐观看待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如电动车就依靠规模化效应成功带动降本节奏提速,氢能行业发展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实现规模化,不论是国产化替代、成本下降、以及应用拓展都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我们也期望2024年能够达到1万台,2025年2万台,2027年能够到80000-100000台,到2030年实现30万台目标,整个量级的高速增长以后,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带来极大的帮助。但在这之前,还需要国家从上到下的政策扶持、补贴,助推氢能行业去进一步的向上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FCVC 2024技术展览会上,佛吉亚氢能也是携旗下五款突破性解决方案,闪亮登场。具体展品介绍如下——
400L 70MPa IV型储氢瓶:
轻量化的选择,凭借全球研发团队支持和强大的本土化能力,具有优异的产品性能,已具备丰富的项目积累和敏捷的开发流程。
低温液态储氢:
与70MPa高压气态储氢系统相比,体积减小40%,密度增加65%,将里程碑式地提高续航里程到1,000公里范围。
143L 70MPa IV型储氢瓶:
质量轻,储氢质量密度高,能提高汽车续航里程,减少气瓶占用空间。
重卡储氢系统:
配置侧挂XL高压储氢瓶与传统背背式储氢瓶布局相结合,实现了高效氢气搭载和行驶里程最大化,同时通过高度集成化和优化设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车辆有效负载。
大容积氢气储运:
提供定制化、安装简易的模块化方案,通过轻量化设计和全复合材料气瓶提升储氢能力、延长产品寿命,并适用于多种物流用途,实现低成本和低二氧化碳排放。
可以看到,佛吉亚氢能不仅在现场交流活动中与业界频繁互动,更通过产品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与展示,传递出了其致力于打造零排放出行未来的坚定信念。
未来,佛吉亚氢能将凭借全球性组织架构及扎根本土的工业能力,成为面向所有应用的储氢方案供货商。在中国市场,佛吉亚已在上海成立氢能业务新实体,并取得了国内首个
IV
型储氢瓶生产资质和产品型式认证,为佛吉亚氢能的本土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同时,佛吉亚也将充分发挥氢能这一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范围,与氢能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一起同步发展。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