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曝光:英士兵居然在“阿帕奇”中…… ·  2 天前  
新华社  ·  广西发现新物种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读古诗文,本就是一件偷着乐的事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1 21:02

正文

本期嘉宾:黄荣华


在《中华诗词大会》一口气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并夺冠的武亦姝火了,包含多首她在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的复旦附中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也火了。在围观了她在节目上的自信表现后,很多观众表示“我准备去背诗词了……” 

 

被赞“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学霸武亦姝。


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老师正在澎湃问吧回复网友提问。古诗文默写在高考只占6分,为何武亦姝能如数家珍?系统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成绩有帮助吗?语文可以真正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工具与爱好吗?为什么他要坚持更高标准的古诗文教学?




语文学习的核心意义所在?

能成为相伴学生一生的工具与爱好?




问:请问学习语文的核心意义在于什么?


黄荣华:您好!学习语文的核心意义,我长期以来都这样看:生命体验与文化贯通相融相生,使学习者产生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大关联,既可理解自我与世界,亦可表达自我与世界。


问:在当下的大环境下,语文或文学脱离高中之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的地位就自然而然得下降了,老师你有什么想法来使得语文真正成为跳脱于压力被动之外能够伴随学生一生的一项工具与爱好?


黄荣华:您好!我所做的语文教育概括说是“生命体验与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教育,就是期待学生在生命体验中获得审美体验,使文化与生命对接,产生古今文化的贯通,让知识、文化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这样,就将知识内化为“我”的知识。这样,无论走到哪里,知识都将融入生命之中,一定会变成生命成长中的永远不会丢失的部分,参与到生命成长的层累之中,不断提升生命的高度。


问:高中是语文教学的最后阶段,因为大学有必修的大学英语却没有大学语文,除了系统融入古诗词外还有什么教材外的其他措施?


黄荣华:您好!我想,随着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大学很快也会在通识教育中重视起来的。昨天《人民日报》有评论《向传统文化致敬》,这可以看作一个强烈的信号。

如果想在高中阶段再多读点,那就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读儒家,或读道家,或读法家……哪一家读下来,读通读透来,都会让的灵魂冒出明亮的光辉来。


读书是快乐的,读古诗文偷着乐吧!




问:小时候学古文,老师基本上是让死记硬背,感觉枯燥无味,长大后才渐渐明白那些文章诗词的优美,但原来背下的也忘得差不多了。小学生学古文一是老师交的问题,二是学生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有限,会不会又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


黄荣华:首先要说明的是,读书本质上是快乐的,但因种种原因,我们没有读出味道来,所以感到苦。想一想,如果就是一个以背诵为乐的人,他肯定不认为自己是死记硬背的了。

其次,我们今天的整个话语体系已是非常粗鄙的体系,几乎没有了高雅的意韵了,因此,我们要欣赏到古诗词那高雅高贵的精义就要改换“语言频道”。这要慢慢来。想一想,每天背读那么一句,坚持一年就三百多句。你环顾一下四周,有几人能一口气背下三百多句古诗词的人?当您背出这些句子下来后,您的语言系统会有变化,频道也稍稍会变换。

祝您能早日变换下频道!


问:我是一名高中生,学理,但是我很喜欢古诗文。可站在理科生的角度说,增加古诗文入教材,说是在增强素质,久而久之也会变成生搬硬套。该怎么办?


黄荣华:您好!只要喜欢就好。别人生搬硬套,您可以不套,偷着乐!


复旦附中编写的古诗文教材


大量学习古代经典对提高成绩有帮助吗? 




问:更大量系统地引入学习古代经典,如何与高考相适应?


黄荣华:多学一些古代经典与高考并不矛盾。它虽然不直接指向高,但最后必然是可以应对高考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度,“大量”不是针对每个人的。像我们的中华古诗文阅读教学,是给每一位同学留下了发展空间。有可能的就多学,没有可能的就少学一些。


问:请问黄老师:现实意义中,“系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提高语文成绩有无明显帮助?


黄荣华:您好!我不敢说明显有帮助,但我一直就这样做了。不过我觉得,只要认真学两年,还怕高三高考那两段文字读不懂吗。

系统学习是在文化的累积与融通中提升学习者的文化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它应当是最有效果的学习方式。现在的“知识点”教学都是片断式或碎片式的教学,不可能形成真正文化能力。因此,应试也难以达到真正的高度。


问:家有小女4岁,已在一私塾全日制学习半年。该私塾教学基本以背诵《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等古代经典为主,同时也教一些琴、棋,在教学方式及内容上与一般幼儿园完全不同,想请教黄老师,这样的教学是否符合幼儿成长规律?是否应继续坚持在私塾学习?


黄荣华:您好!首先要有一个基本认识,《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等等都是古代的东西,像《道德经》距今有几千年了,里面有许多东西在今在是活性,也有许多在今天是死去的。因此,不能完全,或者说是没有必要完完全全地去学习的。我们应当有很慎重的取舍,将那些对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孩子有益的内容留下来,用现代的眼光去观照,再传递下来。

然后,我们要看到学习的年龄段的不同,学习的任务(包括内容和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个人认为,现在像幼儿、少儿,初中之前的孩子,适合读一些形象感更强的古诗词,如《诗经》、唐诗、宋词和少量的《论语》中与生活联系较紧密较浅白的名句。

再次,古代的启蒙读本三百千肯定不能直接拿来作为今天孩子的启蒙读本。我倒是建议加强在识字环节的教育,融进汉字想象特征的教育。


如何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




问:学生时代对古代的诗词特别感兴趣,觉得太美妙了,古文却是不大感兴趣,可能因为太长了,读起来累。是我没明白意思才会觉得枯燥吗?


黄荣华:您好!我们可以大致把古文分为几类来读,哲学类,如诸子;史学类,如《左传》《史记》等;文学,如诗赋散文,如司马相如的赋,陶渊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先可以根据自己爱好来读。文不像诗,不一定要背那么多,先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如那些历代赞颂不绝的名篇。也许积累到一定的量,慢慢就不枯燥了。


问:老师好,请问中学生学点什么诗好?有没有顺序。


黄荣华:您好!从《诗经》到《红楼梦》诗词,一路读下来。先读最好读的,最想读的。这一条线读下来,您想不喜欢都不行。


问:请问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黄荣华:您好!这很难回答啊!是不是老师先要有兴趣,有热爱,并能用教育行为传递古诗文的美好?这样的言传身教会有一些作用吧。

很难想象,语文老师自己都没有感觉,如何引导学生有感觉?

再是给学生一硬任务,如多背一点,多写一点鉴赏类的文字。有的学生就这样逼出来了。


问:怎么看现在社会对古文化的淡忘?有什么方法提高全民对古文化的兴趣?


黄荣华:您好!比如现在我们使用的方法也是一种。现在看得出来,古代文化在今天有一些开始复活。这说明全民的兴趣在上升。这次中央电视台的古诗词大会欣起全民古诗词热,说明媒体的作为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核心是大家的生活水平在提升,有了“诗”的的需求。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高考作文要求那句“诗歌除外”就可以去掉了。


《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第一学期教材内页


复旦附中如何推行古诗文教育?




问:请问黄老师复旦附中的语文教学和上海其他高中的语文授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另外,能介绍下学校给学生们开的书单吗?


黄荣华:您好!我不是很了解其他学校的语文授课。我们学校的语文授课,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关注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的,关注这些语言与文化同当下学生的生命关联的。这样的课可以说是有生命涌动的。

我们学生读书是较丰富的,除了老师的安排,还有自己的计划。每学期除课本外,倡导大致精读三部至五部。当然有的学生远超过这个数量。

这里大体说一下我们要求阅读的范围吧:

哲学类:《中国哲学简史》、《苏菲的世界》(从2017届荣誉课程里有《宗教哲学研究》 )

文学类:中国线索从《诗经》到《红楼梦》有五六本,现当代有五六本如《朝花夕拾》等

外国有希腊神话、《圣经》、《复活》、卡夫卡及现代诗

美学类:《美的历程》《西方美术十五讲》《西方学十五讲》等

其他:如《人类群星闪耀时》“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中的系列图书

因每位老师的专业方向与爱好有异,还有每位语文老师自己喜欢而指导学生阅读的,这里不能一一列出。


问:学习古诗文为什么要强制?学好古诗文于现代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对于一个有志于自然科学的学生而言,贵校的做法是不是有点不适宜?


黄荣华:您好!您所言极是,这是就普遍性而言的。其实,我们的强制是有强性的。我们有三个30%和一个10%的考虑。第一个30%良或优,第二个30%及格,第三个30%不合格,10%基本不学。这给了全部学生以自由,也引导那些有可能达到高度的孩子有一把接引之梯,让其他孩子有惊叹的机会,实在不愿意学生的同学也不会被逼上绝路。

所以,我们这个强性设计是在不可能针对个体设计教学的背景下的较优的设计。至少,让一部分能在这方面学习的同学有可能达到高度。否则,就真的埋没有了。我不认为大家都给要求就是适宜的。




有答案的新闻社区

澎湃问吧



长按,找到你要的新闻答案


Tip1:澎湃问吧是什么?  对话框回复“问吧

Tip2:如何在澎湃问吧提问? 对话框回复“提问”

Tip3:如何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对话框回复“下载




更多关于古诗文教育和学习的精彩问答,戳阅读原文↓↓,还可以向黄老师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