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节后A股和港股市场的表现,超出了预期。文章分享了对名私募的观察和交流的重要信息,包括私募净值的表现、海外资金的动态、风险溢价的指标以及换手率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假期重温霍华德·马克斯谈风险的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节后市场的大涨、大波动和大分化
A股和港股的表现超出了预期,市场的交接似乎在一瞬间完成,从闪电战转为拉锯战。
关键观点2: 私募净值的表现
节前5个交易日,大部分私募有15%左右的涨幅。一些知名私募如睿远、高毅等旗下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但也有机构因未跟上市场节奏而面临追涨困难。
关键观点3: 海外资金的动态
海外资金尤其是对冲基金对市场的关注度急剧升温,但并非所有对冲基金都参与了本轮上涨。全球重要指数的风险溢价是中国资产投资价值的重要锚点之一。
关键观点4: 换手率的重要性
换手率可以作为判断市场高低的指标之一。在市场资金不断涌入、预期升温时,这个指标有助于投资者保持冷静。
关键观点5: 霍华德·马克斯谈风险的重要性
重温霍华德·马克斯关于风险的论述,提醒投资者要聪明地承担风险并与之共舞。这对私募管理人和投资者都有重要的启示。
正文
料到节后市场会大涨、大波动、大分化,但今天A股和港股的表现幅度还是超出了预期。
从一气呵成的闪电战,到钝刀割肉的拉锯战,似乎一天就完成了交接。
各种信息纷扰下,要找找内心的锚点。分享几个近日对名私募观察以及交流的重要信息:
1、现在私募净值很难查到,但我们通过渠道和机构交流下来,节前5个交易日,仓位在9成甚至近满仓的私募(只看长期跟踪的重点机构),大部分都有15%左右的涨幅。
睿远陈光明,高毅邓晓峰,静瑞余小波等,旗下产品净值创了历史新高。
也有不少国内市场仓位没跟上的,追涨艰难,节前一周就涨了小几个点。
在猝不及防的普涨行情面前,机构和个人一样没有更多优势。后续行情分化,才是显示专业投资者的能耐。
2、最近海外资金磨刀霍霍的动静很大,行动快的主要还是对冲基金,比如大卫·泰珀(David Tepper)《
访谈完整版 |“华尔街抄底王”泰珀:中国放大招了,买买买……
》。有意思的是,“对冲大神”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这一波没跟。
投行情绪起来了,对于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在急剧升温。除了政策预期的改变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参见图表一):全球重要指数的风险溢价。
这是静瑞资产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
静瑞余小波:应对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持有一些不受影响的资产,核心要获取较高的风险补偿……
》
我们更新到7日的数据显示,即便经过第一轮疯狂的上涨,沪深300,尤其是恒生指数,相对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仍然有较高的风险补偿。这是中国资产仍然有很大投资价值、值得配置的锚点。
3、今天世诚投资陈家琳的投资手记还写到一个指标:基于真实自由流通市值的换手率。
其自主模型显示,每当换手率回到2%或以下时,对应的都是指数的相对低点;每逢换手率脉冲至8%附近且大盘滞胀时,对应的都是一轮高点,而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换手率是——9%。
今天收盘后,我们用同样的算法看了下今天的换手率——超过10%,但主要贡献在上午。
在市场资金不断涌入、各种预期升温时,这个指标或许可以做平衡心绪、让自己保持冷静的戒尺。
4、有私募管理人讲到假期在重温霍华德·马克斯谈风险,这篇经典文章分享给大家,绝对值得反复看。《
霍德华·马克斯眼中的风险:要聪明的承担,并与之共舞(附最新备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