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核心观点
◾ 我们看好5G受益主线、二三季度迎来需求旺季的功率半导体和PCB主线,下半年有望迎来迎来需求回暖的激光产业链及AR产业链投资机会。
1、激光产业链-降价带来激光渗透率提升,下半年需求有望回暖。
◾ 1)降价带来激光渗透率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经历了18年激光行业的三次降价之后,激光设备的价格尤其是切割设备价格跌到了短期低位,随着本身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部分下游也开始转用激光加工。此外,随着激光器的降价,目前有一些小型激光器企业已经不能承受市场上的价格压力,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 2)更高功率激光器有望加快国产替代。激光器降价刺激新需求也体现在更多的需求往高功率发展的趋势,随着去年国产6000W激光器进入市场以及持续降价,越来越多的客户转向6000W,6000W主要是从大厂买,但是由于海外龙头采购IPG的激光器要办证,且手续时间比较长,由于交期和许可证的问题,部分下游客户可能会选择本身价格更有优势的国产激光器,有望助力国产高功率激光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 3)需求驱动,不确定性逐渐消除,产业投资恢复,下半年需求有望回暖。2018年以来,由于对贸易战的风险考虑和需求的担忧,部分下游企业处于减少资本开支的观望状态。光纤激光器由于具有加工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的特点,随着价格和成本的下降,预计未来将会替代机械加工,并渗透到更多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将不断提升。随着贸易战缓和以及新能源,汽车、5G等新兴需求驱动下,我们研判,下半年激光行业需求有望回暖,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看好大族激光、锐科激光。
2、5G加速推进,继续看好5G基站及智能终端电子受益主线。
◾ 天线:从4G到5G天线是绝对的增长,频率而提升和频段增加,将代来天线数量和价值量的提升;射频连接: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手机射频连接通道数同步增加, 由于手机空间有限以及轻薄化需求,传统的同轴连接线可能会被多层的MPI或LCP替代;射频前端:射频前端作为无线通信最核心的环节,将迎来高增长,根据yole的预测,全球射频前端市场将由2017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50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4%;被动元件:被动元件在电路中必不可少,射频前端元件的增加必然带来电容电阻电感等元件的同步增加。
3、PCB,行业稳健增长,集中度提升,二、三季度迎来需求旺季。
◾ PCB是电子产品之母,应用广泛,全球PCB行业稳健增长,2017年增长8.6%,预测2018年增长7.3%, 2022年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688亿美元,2017-2022年均复合增长4.0%,通讯基站、汽车、消费电子将快速增长,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4.9%、4.8%、4.7%。5G时代来临,将带动电子行业新一轮发展,受益新兴产业需求驱动,全球PCB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及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好PCB行业优质龙头公司。
◾
新兴需求驱动,PCB产业成长动力充足:
5G基站结构升级,基站PCB需求面积有望增加4-5倍,预测2017-2021年通信基站用PCB复合增速将达到6.9%;电动车PCB单车价值量数倍于传统燃油车,传统燃油车单车PCB价值60美元,而电动车PCB单车价值量达到400美元,预测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600万辆;智能手机创新推动单机PCB价值量不断提升,iPhone Xs Max电路板使用量高达27片,包括3片SLP主板及24片软板,预测价值量超过70美元;手机三摄/四摄、5G手机、折叠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采用PCB数量将显著提升,行业未来增长动力充足。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根据Prismark数据,2011年全球前30家PCB板公司合计全球占比为49.8%,2017年提升至60.5%,市场集中度提升特征显著。中国PCB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明显,鹏鼎控股从2011年的2.7%提升到了2017年的6.1%,深南电路从2011年的0.6%提升到了2017年的1.4%,深南电路从2011年的0.37%提升到了2017年的1.06%。PCB产业后发优势明显,新增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用人少、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老产线产能将自然淘汰。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及资金压力,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资源向行业龙头公司倾斜,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
全球PCB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
中国作为全球PCB行业的最大生产国,占全球PCB行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31.18%上升至2017年的50.53%。预测未来将进一步向中国转移,预计2022 年中国PCB产值将达到356亿美元,全球占比达到51.9%,美洲、欧洲和日本的产值占比将继续下滑。
◾ 我们认为,虽然PCB产业未来几年复合增速只有4%,但是市场空间大,2018年全球有630亿美元规模,再加上产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国外公司逐步放弃,而国内中小企业由于环保及资金压力,将被收购整合或者退出市场:管理优秀,技术先进,应用领域竞争格局较好,不断发展高端产品的行业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
4、功率半导体淡季不淡,看好旺季来临投资机遇。
◾
2019年Q1功率半导体维持高景气。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光伏、风电)、变频家电、IOT设备等需求拉动下,功率半导体呈现淡季不淡的良好趋势,根据富昌电子2019年Q1市场行情报告,Mosfet、IGBT的产品交期依然普遍在30周以上,且价格有所上调。
◾ 高低压MOSFET、IGBT英飞凌货期最长,达到39-52周,供给紧缺情况依然严峻。晶体管、二极管、逻辑器件货期也大都呈现延长的趋势,涨价趋势明显。
◾ 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单车功率半导体器件使用量成倍增长,汽车电动化进程将带动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快速发展,看好
闻泰科技、华虹半导体、扬杰科技。
5、国际巨头加速布局AR智能硬件,产业链迎来投资机遇。
◾ 我们上周报重点讲了AR投资机会,微软推出HoloLens 2,提供了更大的视场角(52°),更多的交互方式,更舒适的佩戴感受以及更好的企业级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下最好的混合现实智能眼镜。我们研判苹果将在2020年推出AR智能硬件,Magic Leap、微软、华为等也有望推出消费级AR眼镜,在5G时代,有望与智能终端形成强有力的应用场景。
建议关注:水晶光电、歌尔股份、舜宇光学、鹏鼎控股、闻泰科技、欣旺达、联创电子。
5.1微软HoloLens 2大放异彩
◾ 2019年2月25日,微软在巴塞罗那MWC上推出第二款MR眼镜HoloLens 2,相距第一代产品HoloLens已经有四年之久。本周,我们将详细分析HoloLens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强大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应用场景。
◾
智能眼镜分为VR、AR和MR眼镜。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的区别。通俗来讲,VR是把真实物体放入虚拟环境,AR是把虚拟物体放入真实环境,MR通常理解和AR类似,但是有很大的区别就是MR需要把真实环境通过摄像头进行三维重建,再加入虚拟物体,进而可实现多人交互。从技术范畴来讲,VR是一种极端的AR情景,是AR的真子集;从应用层面来讲,VR更加偏向娱乐性,如VR游戏等,但是AR和MR可同时具备娱乐性和应用性,例如16年爆火的游戏Pokemon Go、医疗辅助、远程教育等等,
因此AR和MR通常被认为在未来更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