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新消费是新消费领域的专业商业媒体和创投服务平台,我们秉承用有趣解读专业的原则,为你提供业界最有深度的主题特稿、最优质的研究数据,以及最专业的投融服务。 |
青竹新消费 是新消费领域的专业商业媒体和创投服务平台,我们秉承用有趣解读专业的原则,为你提供业界最有深度的主题特稿、最优质的研究数据,以及最专业的投融服务。
“青竹观察” 是青竹新消费旗下的栏目,希望通过阅读我们的文章,你能够捕捉到新消费的风向标杆。
全文约2511字,阅读需3分钟
前不久,创投圈网红曲凯发表了对无人便利店的看法,“一条被炒的火热的无人便利店赛道,好像又变成了拼资本的游戏,这样的市场真的是让人有点崩溃。”
春晓资本合伙人何文曾说,“目前我并不看好无人便利店,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担心算不过来账。”
2017上半年,如果数数资本市场上有哪些热点,新零售一定是其中一个,而无人便利店则是集万千瞩目于一身,被炒得如火如荼,争议也从不间断。
无人便利店为什么突然火了?
马云做淘咖啡只是导火索,任何事物都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偶然的风口,也没有偶然的成功。
本质是社会发展到现在,人口红利消失了,人力成本和物业成本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掌纹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等综合因素导致了无人便利店风口的产生。
十年前支付都是刷卡,无人便利店怎么刷卡;十年前人力成本那么低,要无人便利店干什么;技术各方面也都不能满足。 因此,阿里巴巴、亚马逊只能说是这个风口的前沿,但并不代表它们带来了风口,任何风口一定是经济的普遍规律,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哪一个人或企业,英雄造不了时势,英雄只能顺应时势。
现在互联网人都盯着改造线下的蛋糕也是如此。 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特点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体验度几乎是没有的,现在的消费者都被养坏了,老在家待着没意思,他们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所以线上线下融合成趋势了。
未来无人便利店会成为主流还是与传统便利店互补现在谈为时尚早,理论上这是一种互补业态,但它一定会在用户体验、服务等方面对传统便利店形成一定冲击,也一定会替代一部分传统零售市场。 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消费者都是受益的。
但为什么也有很多投资人出来说暂时不投资无人便利店,每个公司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理念不一样,另外任何投资都有赌的成分,未来是不确定的,最后一公里的终极体验形态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无人便利店、全家都只是整个要素里的组成部分,一定不是全部,需要有人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这不是在审核投资技巧,哪怕有一天无人超市在国内活得不好,但国内创投圈经历了这一波对我们的成长也是有利的,也带动了消费。
无人便利店的3种业态
缤果盒子的火热,也顺便带红了无人便利店这一整个赛道,Mini KTV 或 共享充电宝等俨然屈居于后。
也难怪,万亿级的零售市场,想起来也更加性感一点。
与曲凯之前总结的“充电宝的投资法则”对照,有几点可以照搬到无人便利店上,比如渠道为王、多家共存、新的分众等。
共享充电宝有大机柜(来电)、小机柜(街电)和桌面式(小电)三种业态,36氪姜煦同学曾出过一个报告,里面把无人便利店也分成了三种,分的也很合理,分别是:
1) 对应大机柜的半开放式货架 ,即类似于缤果盒子、快猫这类的,模拟 711 便利店购物体验的公司(用 RFID 或视觉识别技术来实现);
2) 对应小机柜的全封闭式货架 ,即类似于怪兽家这类的升级版友宝类型的公司(用自动售货机的组合和更新来实现);
3) 对应桌面式的全开放式货架 ,即类似于七只考拉这类的,往办公室里摆一个货架,放个二维码就开始卖货的。
这里第一种概念最新、实现难度最大,第二种没太大创新、却最稳妥,第三种模式最轻、扩张最快、丢损率相信却是最高的。
无人便利店的几点关键要素
无人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一样,需要首先满足第一条,如果以后做大规模,跨过渠道商,各大品牌直连,结合好第二条是趋势。
无人便利店这类新的渠道,很多品牌商非常重视,很多初创无人便利店,便利货架公司,已经可以找品牌商直接拿货。
无人便利店一开始的噱头是“无人”,想着无人值守应该能够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而实际上,店铺值守人员的人力成本占整个店成本的10%-15%,在便利店里,收银员不仅仅是收钱,还负责往货架上摆货,盘点货物,进货等等这些其他工作。只要是有货架陈列商品的店铺,完全没有工作人员协助,在短期来看是不太现实的。
消费者需要的是,在需求产生时,是否有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拿到商品。
全球最有名的便利店7-11的创始人在《零售的逻辑》中写,看到银行取钱排队的人多,为了能够方便社区的居民取钱,把ATM摆进了7-11店里面,而为了这个ATM,他们专门申请了商业银行牌照。最后没有想到的收益是,来这里取钱的人,除了支付取钱的手续费以外,绝大部分都会顺手在店里买点什么,有了取款机,整店的销售额提升了。书里面还讲了很多例子, 最核心的出发点就是:“我还能为社区居民做点什么,让他们在需要某项服务的时候会想到来7-11。”
无人便利店首先需要遵循普通便利店的经营规律,其次还要优化升级,让客户享受到额外的价值。
首先是地段,地段是实体店的人流量保证,也是保证便利的关键点。
比如突然想喝罐可乐,楼下便利柜就可以买到,绝对不会走出去500米去趟小超市。在这一点上无人便利柜有一些优势,
它大幅降低了对地点的面积要求,让零售更加碎片化,最终可以做到售货柜几乎无处不在。
其次,客户的动线。开在不同的地段就决定了店铺的客流量以及客群的特征、消费习惯、消费能力。 客户走进店铺或者靠近货柜、货架,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商品的摆放位置,展陈的方式非常关键。夫妻老婆店可能并没有认真琢磨过这个,我们常见的各大超市和连锁便利店都有专门的人来做这个工作,以提升坪效。 在这一点上,无人便利店由于陈列的商品SKU不太多,在不同的区域做好选品,定期调整优化,才能进一步体现出便利性。
最后一项,也是最重的一项是供应链,如何提升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 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早期的项目已经能够从品牌商那里拿到非常低的折扣。而且,能够让创业公司近距离地拿到货,证明了各大品牌在原来传统的渠道上拓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而无人便利店作为一个全新的渠道,哪怕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早期,无人便利店开得不多,密度不够,商品运输补货需要消耗的成本会比较大,数据还在累积中,做到智能的分配和差异化补货,降低补货成本需要考验到团队的零售运营能力。 说到底,无人便利店还是在做零售,避不开重运营,需要理好人、货、仓储物流。
以上是站在无人便利店经营者的角度思考。当我们换位来到用户端,有人还是无人同样不是问题的核心。 对消费者来说,首要条件是方便 ,即在无人便利店里面买会不会比去有人便利店购买更加麻烦。好吧,希望你没有被这串拗口的比较绕进去,正如同不要被光鲜亮丽的概念迷花眼—— 有人无人没那么核心,是否便利才是关键。
来源:创业家、42章经
- END -
#互动留言#
无人便利店这阵风是
刮起来还是吹起来的?
推荐阅读
青竹创始人 Jack
新消费领域的从业者
可添加青竹创始人Jack微信
和他一起畅聊新消费
商务合作
详见公众号首页合作菜单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青竹新消费
|
影视独家 · 今年国内电影圈发生的这些大事件,你最关注哪个? 8 年前 |
|
新世相 · 写给雾霾北京的最后一封情书 8 年前 |
|
杜绍斐 · 我开着县城神车一顿飘移,小姑娘哆嗦着说:大哥你真快|直男门诊 8 年前 |
|
教你看穿男人的心 · 一流女人的8大特征,我拥有6个,你呢? 7 年前 |
|
清博指数 · 要求男朋友最低工资多少?看看美女怎么说丨头条视频周榜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