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是
第37个
爱国卫生月
以
“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
为主题
拉开帷幕
活动
倡导
全民培养
健康生活方式
整治环境卫生
促进
心理健康与环境卫生
融合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爱国卫生运动始于1952年春,彼时美国对我国发动细菌战争,毛主席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由此兴起。1989年起,每年4月定为爱国卫生月,通过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与病媒生物防制,涵盖
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卫生城市创建、城乡整洁行动
等工作。
其中,“除四害”行动举足轻重。
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苍蝇携菌污染食物;老鼠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毁坏庄稼;蟑螂携带病原体,威胁环境。
农村改水改厕同样关键,过去部分农村水源污染、卫生差,村民饮用未处理的河水、井水。改水通过打井、建供水设施,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改厕将露天旱厕改为密封卫生厕,减少蚊蝇滋生,改善农村卫生。
60余年来,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尽管如今不再需要开展大规模的除四害与改水改厕行动,但爱国卫生运动的接力棒依然紧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能以实际行动,为打造更清洁美好的城乡环境添砖加瓦:
1.精筑家庭洁净防线:
家中定期全方位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厨房作为卫生重点区域,及时清理食物残渣,让洗碗池周边保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此外,定期对频繁使用的抹布进行清洁与更换,不给污垢和病菌留生存空间。
2.躬行个人卫生准则:
注意个人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减少病菌入口。倡导文明用餐,合理荤素搭配,拒绝高油高糖、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性。践行使用“公筷公勺”。
3.斩除病媒滋生根源:
养成每日清理生活垃圾的习惯,不让垃圾堆积发酵。全面排查并清除家中卫生死角,及时倒掉各类积水,
不给蚊子等病媒生物提供繁殖温床。室内室外不随意堆积杂物,保持环境整洁开阔。食物妥善储存,避免吸引老鼠、蟑螂等害虫。
撰文:牛计伟、杜懿涵
制作: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