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冯站长之家
每天新闻资讯类公众号单篇阅读量排名经常第一!每天提供人工精选最新鲜、最全面、最有价值的新闻早餐,每天三分钟,知晓天下事。还有最新财经早餐、医疗晨报、历史上的今天、一日一诗等等站长精选推荐的精彩内容,精彩不容错过!
51好读  ›  专栏  ›  冯站长之家

每周一曲【视频赏析】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

冯站长之家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01 18:00

正文

大提琴协奏曲之王者——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

编者按

   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艺术,具有强烈而直接的感染力。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曾言:“任何美的东西一旦达到极致,都会使敏感的灵魂怆然涕下”。
然而音乐又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门槛。现在这门高雅的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此我们请对西方古典音乐颇有造诣的蔡茂生先生以“每周一曲”边播放边赏析的方式,精选了300首曲子,把大师一些最好的作品通俗易懂地系统介绍给大家,按照钢琴独奏曲、钢琴和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等不同题材的序列发布。
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艺术大师经典的协奏曲系列。相比起以前的小品,协奏曲的思想内容要深刻得多,欣赏难度更上了一个台阶。协奏曲(Concerto)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显示独奏乐器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结构上协奏曲一般分为快板——慢板——快板三个乐章,往往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请注意视频里的文字介绍。
相对于小提琴协奏曲,流传至今优秀的大提琴协奏曲相对不是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这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是一位风格独特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深沉浑厚且又不泛华彩,他特善于把民族的地方的音乐素材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使作品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因之大大加强。         

 


每周一曲
         

 


德沃夏克虽然传承了斯美塔纳的民族精神,他的音乐却更具有国际观。身处浪漫乐派却憧憬古典的雅致的特质,又有着不少勃拉姆斯的影子。德沃夏克最能传颂后世的作品很多都与美国发生关系,比如“新世界”交响曲、“亚美利加”弦乐四重奏,以及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可见赴美的生活对他影响之深远。         

 

创作于1894年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在内容的深度、鲜明的形象以及交响发展的规模等方面,非常接近于《新世界交响曲》。它把美国的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深曲调巧妙地融合起来,进而产生独特的魅力。这部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思念,还有作者对病故的父亲和初恋女友的哀悼。当年布拉姆斯听到这首作品曾经说过:“早知道大提琴协奏曲能写得这么优美动听,我早就提笔写一首。”        

 

    

每周一曲

(德沃夏克博物馆)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乐章在最初几小节奠定了全曲的勇武基调。英雄性的第一主题在第一乐章起着主导作用,还衍生出终曲的基本主题,成为整部协奏曲的中心。它和《新世界交响曲》第四乐章基本主题极为相似,都具有进行曲的气质,集进行曲、歌曲和朗诵为一体,具有号召性的坚定力量。第二主题由温暖的圆号吹出,是宽广、真挚、感人的咏唱,充满着抒情的温暖和深刻的人情味。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只出现了第一主题,而再现部则只出现第二主题。尾声是对英雄性第一主题的热情歌颂,预示着这个作品的乐观结论。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不过分的慢板,三段式。第二乐章在其诚挚、宁静和宽广方面接近于《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其基本主题的旋律宽广、流畅,色调明朗和谐,带有一丝田园风味。随后这个主题再进一步发展成类似叹息的激越旋律,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用来纪念作者父亲的亡故。中段音乐力度突然变强,出现第二支抒情旋律,引自作者早期的一首歌曲《别管我》,借以纪念其重病的初恋女友。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终曲,中庸的快板—庄严的行板 -—活跃的快板,回旋曲。终曲是一首激动人心的舞蹈乐章,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融进了美国黑人灵歌的音乐旋律和波西米亚民俗舞蹈的节奏,从而使音乐具有昂扬的节庆特点和鲜明的英雄性色彩,表现了作者回归故土时的欢悦心情。基本主题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旋律和节奏感,两个插部都显得非常抒情。尾声在温柔地回顾了前面两个乐章的主题后,再以强有力的全奏结束。 
(作者:蔡茂生,旅居意大利,长期从事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评论和普及工作,对大师名曲颇有造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