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州发布
政府权威信息发布,热点事件快速回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书讯 | ... ·  5 天前  
魅力科学君  ·  1054年,人类目睹了一场宇宙级大爆炸,其遗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州发布

杭州环湖一带,曾有个超厉害的“朋友圈”!创造了许多轰动的爆款传播事件...

杭州发布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2-15 22:13

正文

"

上回说到,馒头山一带藏着的超深沉历史故事周密在癸辛街的雅集,以《保母志》唤起南宋遗民故国之思。到元初杭州文人围绕书画雅会,周密“朋友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点击这里查看)


其实,这个圈子不仅包括了文人墨客、艺术家,还及了西湖边的徒步秘境葛岭、杭州市中心庆春路西侧红楼里的隐逸之士藏书家。“圈圈相扣”,创造了许多杭州乃至江南地区的爆款传播事件......

"


q2324325

密韵楼妖书惊四座

官刻本神刀化万书


“朋友圈”是个神奇的社会,人们在圈中熙来攘往,谁都可能见证或亲历惊天奇迹。


1917年4月15日,湖州藏书家蒋汝藻在沪上朋友雅集中,捧出自己1600大洋入手的一部宋版书。开卷之时,仿佛奇花四照,满座皆惊。金石学家叶昌炽目为“尤物”,学者沈曾植直呼“妖书”!这是周密自著并自书上版的诗集《草窗韵语》因为这部书,蒋汝藻将自己藏书楼“传书堂”改名“密韵楼”。今天遇见此书“密韵楼”影宋覆刻本,可见字体明丽奇秀,刻印精良奇美,书卷之清雅,宋版之俊美,几臻于极致。


周密手书上版的《草窗韵语》,版心下有“王垚刊”字样。民国十二年“密韵楼”影宋蓝印本,江阴印文堂提供


留意《草窗韵语》版心下刻工名字,有“王垚(yáo)刊”字样。这个刻书匠名不见经传,但他的圈子很特别。


王垚的第一个“朋友圈”是官刻本的工匠圈子


北宋杭州就以雕印精湛而成为全国出版中心,由皇帝下旨命杭州刻印的书,《史记》《前汉书》《后汉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官方校订的“正史”是其中一大宗。《魏书》114卷,也是北宋官方主持校订刊刻的“正史”。南宋初年因为战乱,天下闹“书荒”,杭州发挥版印典籍的先天优势,新版了一大批正史,《魏书》也在其列。但随着一再刷印出版,《魏书》中的许多版片变得模糊不堪,到南宋晚期,抽版修补或重刻在所难免,于是,王垚加入了《魏书》的修版团队,由此也进入了官刻本的圈子


南宋临安府刻本《咸淳临安志·西湖图》,左下角有“王垚刊”三字。姜青青复原图


有了镂板《魏书》的工作经历,王垚又跨入了临安府主持雕印的《咸淳临安志》的工匠圈子。此时他的雕版技艺已出神入化,这从他雕刻的《西湖图》可见一斑:犹如山水画的地理图,全图描绘西湖山川形势之外,共记录了497个地名,字迹繁多,紧排密布,芝麻粒大小的字比比皆是,刻工非有绝技而不能。


摄影/张贞


王垚的第二个“朋友圈”比较逆天,是以贾似道为代表的权贵圈子


从人际关系上看,《咸淳临安志》主编潜说友政治上迎合贾似道,都是一路人。贾似道为人为政备受诟病,但他喜好金石书画,尤喜刊刻名家的典范之作,其门客廖莹中主持刊刻的名作,都是宋版杭刻中的“奇葩”。因为在这个圈子里的刻字匠大都身怀绝技,刻版刻石无一不精。譬如王用和,受命翻刻定武五字不损肥本《兰亭序》,三年而成,摹刻精到,纤毫无爽,又以北纸古墨摹拓,与定武本几可乱真。而王垚能被这样的“贵圈”看中,能与王用和这样的“神手”为伍,可见其雕版技艺非同小可


南宋贾似道刻本玉版十三行《洛神赋》剪拓本。故宫博物院藏(原石藏于首都博物馆)


贾似道的府第在西湖葛岭,明代在此曾出土两方南宋石刻,一方是十三行字的东晋王献之《洛神赋》,因石色深暗如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这件原石的刻字刀法极精,字口清晰,完美地再现了王献之小楷的挺拔俊秀、纵逸洒脱的风貌,极富宋刻的精妙与韵致。另一方是三国魏钟繇《宣示表》刻石,勾勒精善,清瘦如玉,姿趣横生,也是贾氏名刻之一,为赫赫有名的宋刻单行法帖。


南宋贾似道刻本《宣示表》原石。首都博物馆藏


我们不知道王垚是否也参与了上述名作的刊刻,但他亲历了廖莹中(堂号“世䌽堂”)主持的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和柳宗元《河东先生集》的雕镂刷印。这两部书彰显了宋人审美之独特与品味之高雅:内文以唐代欧阳询“欧体”或褚遂良书体精心摹写唐人诗文,一丝不苟,加上刻工刀法剔透,版刻极精,印制极美,堪称绝美艺术品。当时刻书时在纸张中添加了一种类似于麝香的驱虫香料,是以书中未见虫蚀痕迹,今天看来仍觉纸莹墨润,神采奕奕。这两部珍籍向为宋版翘楚,被誉为“无上神品”,现作为“镇库之宝”藏于国家图书馆


南宋咸淳年间廖莹中“世䌽堂”刻本《昌黎先生文集》,版心中有刻工“王垚”名字。国家图书馆藏


王垚走进的第三个“朋友圈”,就是名流云集的癸辛街周密“文友圈”


南宋亡国后,存有大量官刻书板的国子监(现在庆春路西侧红楼一带,原为岳飞故宅)改为西湖书院,继续刻印书籍,王垚也在此继续“上班”。因为与癸辛街只隔一两个街区,王垚常来周密府上转转,由此也雕印了前文说到的那部周密自著自书的《草窗韵语》


更重要的是他在周密的圈子里交集了一个人物,由此亲历并见证了中国印刷史上的一项奇迹


摄影/刘鎏


当年《保母志》题跋中,就有元初“书法三大家”赵孟頫、鲜于枢和邓文原。当时还有一位苏州人钱良右,擅长各种书法,也在这圈子中,常与周密谈艺论文,与赵孟頫等三人也交谊深厚。后来元朝中央司农司奉旨在杭州刻印《农桑辑要》,钱良右被举荐为版样书写者。他以一手漂亮的“赵孟頫体”上版,大获成功,书成后一版再版,大行天下。而此书刻工中又见已届六七十岁的癸辛街同友、“神刀”兼“妖刀”的王垚。


杭州版《农桑辑要》在中国印刷史上创造了一项奇迹:一块雕版刷印上万次!


古代雕版板材受湿度和温度等影响,易裂易变易磨损,所以一版印数有限。有学者研究,宋代一版印数的“极值”大致在2000次左右


而文献记载《农桑辑要》自延祐元年(1314)到后至元五年(1339),前后在杭州刷印六次,累计印数上万部。该书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藏有延祐三年(1316)重印本,上海图书馆藏有“后至元本”,比较这两部藏本就能发现,其间字画版式的过渡并无修版或重刻的痕迹。因此,一块雕版刷印万次,这个不曾被人注意到的印刷史奇迹,就这样被王垚们创造出来了。重要的是,当时此书作为元朝中央机构审定的官书而颁行全国,大利农桑,大功天下!


元代《农桑辑要》“延祐本”与“后至元本”一起实证了当时一块雕版刷印上万次的奇迹。图为“延祐本”版心下的“王垚”,圆图为“王垚”放大图。柏林国立图书馆藏


王垚所在刻工“朋友圈”的重要之处,还在于它此后的环环相连,又让人看到了杭州作为宋元官书刻印中心的一条持续几十年的传承脉络。与王垚同在《农桑辑要》“朋友圈”里的谢文炳、曹子明、徐汝舟、陈大用、李章等人后来分别参与刊刻了杭州官刻本《四书集义精要》《宋史》《金史》等典籍。这些官刻本版式端庄大气,排布疏密有致,字口干净利落,书品高雅韵致,彰显其中的精良、精妙和精湛的雕版技艺,与南宋官刻本一脉相承。


《金史》《宋史》分别刻成于顺帝至正五年(1345)和六年(1346)。这意味着,在南宋末年到元代晚期这条“时间轴”上,王垚以及《农桑辑要》刻工群位于轴线的中点,由王垚可上连《咸淳临安志》刻工圈子,而与王垚交集的《农桑辑要》刻工又可下接《四书集义精要》《宋史》《金史》等官刻本的刻工圈。


摄影/九月和桃子


这其中,周密“朋友圈”是关键的一环,王垚由此串联起了杭州六七十年间的宋元官书刻工群。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王垚则是创造奇迹、传响宋版绝美意韵过程中的“关键先生”,是赓作华章的“领衔人”。



《农桑辑要》雕版刷印万次

创造了当时印刷史上的奇迹

王垚及其刻书事业

是杭州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珍贵记忆


除了西湖葛岭、环城西路红楼

杭州的文化史

还以更加细腻而丰富的姿态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静静铺展

杭州“武林”旧事你还知道哪些呢?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落笔添香,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你成为“夜读”的分享人。


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邮箱投稿

文字/姜青青

封面摄影/张之冰

制图/叶丛

编辑/毛梦莹

责编/曹姣娜、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