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换季」衣服怎么买最划算?进来抄作业~ ·  昨天  
丁香妈妈  ·  宝宝湿疹别瞎治,对症处理才会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隐秘而伟大》热播|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样的父母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1-21 17:13

正文

电视剧《隐秘而伟大》正在热播。
有人在围观李易峰的演技,有人在比较金晨和施诗究竟谁的扮相谁更美,还有人在猜测牛骏峰还有几集黑化。
但相比这些,我却觉得这是一部优秀的亲子关系教育片。
那些掺杂在跌宕起伏的谍战情节中的,温情而又细腻的家庭情感,家庭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收获了无数读者的实名制羡慕。


讲真的,每天被熊孩子气得头昏脑胀要吐血的家长们,谁不希望有一个“顾耀东”式善良而不懦弱、孝顺而有主见、阳光而乐观的孩子呢?
当然,顾耀东的优秀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给与的尊重式的爱。

01.
父母的尊重,
是对孩子的认可与肯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经说过: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要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
顾耀东作为东吴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找一份工作并不是难事。
而顾耀东的爸爸妈妈也对儿子有着各自的期望:爸爸希望他当律师,妈妈希望他当一个老师。
按照当时的背景来看,这两份工作不论是从稳定性还是安全系数来看,都比当警察好。
但即便如此,父母也并没有干涉顾耀东的选择,而是尊重他 “保护百姓,匡扶正义” 的警察梦想。

一心一意去了警察局的顾耀东,不是被谴去查户口,就是三天两头地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回家,连邻居沈青禾都在劝顾耀东换一份工作。
但爸妈却从来没有干涉过顾耀东的选择,甚至在他被邻居嘲笑是户籍警的时候,还找各种理由安慰他。


正是有了父母这种一心一意的支持,才让顾耀东放心地在“成功”的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尊重和支持,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认可与肯定。
《奇葩说》辩手陈凌岳,他妈妈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所以妈妈也希望他将来也同样搞学术研究。
但是从小乖巧的陈凌岳,一点也不喜欢做研究,反而对辩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儿子的选择,妈妈有过失望,但却选择了尊重。
于是,才有了辩论场上自信阳光、口若悬河的辩手陈凌岳。
养儿之路漫漫长矣,我们可以爱孩子一辈子,但却无法为孩子保驾护航一辈子、做一辈子的决定。
而对孩子的尊重,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孩子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的意义,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做抉择,自己负责,自己成长。

02.
没有尊重的爱,
是对孩子的害
相比那些从小被尊重的孩子,那些不被父母所尊重的孩子,往往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往往也很低。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 父母不尊重我怎么办?
有一位匿名网友在下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父母从来不让关卧室门,自己丝毫没有隐私可言。 与父母发生分歧时,自己小声抱怨了几句,母亲就开始说自己是白眼狼、不懂事。


父母还会随时随地的翻看手机通讯录和聊天记录,删除手机列表里的异性同学。 面对质疑,父母给的理由是,这是他们给我买的手机,当然可以收。
到了暑假,本来跟父母约好:只要自己每天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就不会没收手机。 然而,自己每天都在做这些事情,但父母却从来没有兑现过诺言。
这种不被尊重,甚至还波及到自己的朋友。

父母会毫无顾忌地大声辱骂自己的朋友,觉得朋友把自己带歪了,真实原因因为朋友是单亲家庭。
事实上是,朋友虽然是单亲家庭,但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人也很正经。
分享最后,这位尚在求学的网友充满迷茫的感叹道:
说实话这样的家庭让我感觉很难受,每天回家像住监狱,还没有在学校自由。现在每天回家已经成为了一种恐惧。很难受,这样的家庭到底是不是正常的?也很茫然。
的确,家庭本该是充满无限温馨,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会留恋向往的。
但因为父母360度无死角的管控,剥夺了孩子一切被尊重的权利,家庭却成为了孩子口中的监狱,回家成为了不敢想的恐惧。
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 中国的父母大部分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欲,父母觉得你冷,你就是冷。哪怕不冷,也得冷。这就是所谓的“你妈觉得你冷”。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身,不用怀疑。
但如何去爱,才是更重要的。


03.
最好的家庭教育,
是有尊重的爱
教育家科扎克说过: “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
孩子跟所有人一样,都是有尊严,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作为父母,给与孩子最适宜的爱应该是有尊重的爱。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尊重孩子的第一步,父母先要学会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演员马伊琍曾经分享过自己和女儿的一个小故事。
7岁的女儿爱马想要打耳洞,马伊琍因为自己打耳洞后出现了化脓情况。 咨询医生,了解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遗传性。
马伊琍没有直接替爱马做决定,而是将后果告诉爱马,让她自己做决定。 在获得决定权之后,爱马考虑后最终决定长大后再打。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看似是不负责任,其实是在引导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与其以保护之名一直剥夺孩子的选择权,不如趁早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独立。
毕竟,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经过程,谁也无法代替。
杜绝语言上的凌辱

尊重孩子的第二步,是学会好好说话,杜绝对孩子进行语言上的凌辱。
在教育短片《语言暴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里面,6名看守所的少年讲述了自己与父母的“故事”。
在讲述中,废物、猪脑子、丢人、怎么不去死、真没用这些凌辱性的词汇和语句成为了父母与这些孩子沟通最常用的词汇。

在这些负面词汇的不断浸染下,孩子失去了来自于父母应有的尊重,最后只能自信心丧失殆尽,选择用极端方式发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