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抵达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中国大洋第38航次圆满完成,这也标志着“蛟龙”号五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圆满结束,即将步入业务化运行阶段。据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
中国大洋38航次共有三个航段,历时138天、航行18302海里。蛟龙号累计下潜30次,足迹遍布西北印度洋、中国南海、西北太平洋,作业地形涵盖海山、热液、海沟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
本航次中,“蛟龙号”在海底热液温度超过300℃的环境下与黑烟囱“亲密接触”,15天里,在南海开展了9次密集下潜,掌握了南海多金属结核分布特征和典型断面的玄武岩样品,并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进行了10次大深度下潜。
“在这个区域十个潜次,七次超过了6000米,五次超过了6500米的纪录,”中国大洋38航次二三航段总指挥邬长斌介绍说,这个成绩在深海界是非常不错的。
自2013年应用以来,蛟龙号在太平洋、中国南海和印度洋等七大海区的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完成了95个潜次的有效下潜,实现了100%安全下潜,作业能力覆盖7000米以浅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
“蛟龙”号此次回归,要进行两年的技术升级,之后将同它的新母船一同步入业务化运行,和我国深海其他高新技术装备协同作业,执行2020年的全球航次科考任务。在全球航次中,“蛟龙”号将在世界主要海区都执行下潜任务,沿途将停靠“一带一路”的主要国家。
作为蛟龙号的独立主驾驶,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二批6名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的相关下潜任务,顺利通过了初级潜航员考核。这标志着我国潜航员队伍初具规模,将为“蛟龙探海”等国家重大海洋工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这6名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包括2名女性潜航员学员和4名男性潜航员学员,其中最大的1985年出生,最小的1990年出生。在经过为期三年的专业培训后,每人完成了12个潜次的下潜作业任务,其中每人担任2个潜次的独立主驾驶。
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编辑/史萌 图片除GIF外 均自视觉中国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