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29日,初秋的北京晴空万里,中南海即将举行一场庄严而朴实的婚礼。
一大早,正在北京开会的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孔从洲接到了通知,毛泽东邀请他去家中做客。专车马上就来接送,请他在住处等待。
一年之前,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将李敏的照片带回了沈阳家中,告诉孔从洲夫妇他和李敏正在恋爱,毛泽东和贺子珍也已经同意。孔从洲非常高兴。
此后,每次放假,李敏都会和孔令华一起到沈阳玩耍,孔从洲夫妇很喜欢李敏,和她相处得很好。
图|孔令华、李敏婚礼当天来宾合影
李敏没有因为自己是伟人的女儿而有半点的自傲和清高,她会在散步的时候捡柴火给大师傅引火用,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讲她和妈妈贺子珍曾经的故事。李敏是一位好姑娘,从前和孔令华同窗学习的时候,孔从洲就欣赏她的刻苦和朴实。他们能最终结为伴侣,做父亲的怎么可能不高兴呢?能和自己最敬佩的伟人结为亲家,这也是求也求不来的缘分啊!
当年,担任国民党36军副军长的孔从洲率领55师计划在河南巩县起义,国民党有所察觉,立即下令将38军缩编为师,开往新乡"剿匪"。
孔从洲不得不仓促举行起义,无奈以失败告终,他只好化妆为记者历经3个月才逃出重围,到达山东解放区。
刘伯承和邓小平亲切地招待了他,对他说:"军委决定重新组建38军,仍然由你担任军长。"
图|孔令华、李敏在中南海结婚照
毛泽东特地嘱咐过陈赓:"中央把38军交给你带,那是杨虎城将军的根子。孔将军给蒋介石吃'杂牌'吃害怕了,你可不要吃'杂牌'哟!"
陈赓一直对38军一视同仁,并且把毛泽东说过的这段话一五一十告诉了孔从洲,孔从洲听后心中充满了感动。
直至今日,想到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毛泽东的话他依旧每个字都记得。
能和这样胸襟宽广的伟人成为一家人是多光荣的一件事。
孔从洲以前见过毛主席很多次,都是在集体召见的时候,从没有单独说过话。第一次见面应该说些什么呢?孔从洲把身上整齐的中山装理了又理,兴奋又紧张地等待着。
不久之后,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孔从洲所住的院子外面,一位年轻的干部走下车来握住孔从洲的手,对他道:"主席正在家里等你呢,快上车吧!"
图|孔从洲将军
车驶入了中南海丰泽园,孔从洲也没有心情欣赏四周的风景,一直很拘谨。在毛泽东的书房菊香书屋前,轿车停了下来,孔从洲一下车就被人请到了书房门前,毛泽东一见到他就迎了上去,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今天是两个孩子结婚,是大喜的日子,请你来坐一坐,叙一叙。"
孔从洲本以为是来商量、筹备孩子们的婚礼,没想到直接参加婚礼了。
这的确是毛泽东处事的方式,不喜欢弯弯绕绕,也不喜欢那些繁琐的形式。儿女们结婚,将男方家长请来吃饭聊天,给夫妻俩最真诚的祝福,就够了。
毛泽东依旧拉着孔从洲的手,对身边的客人说:"这是我们家李敏的公公,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同志。"
毛泽东如此平易近人,和他们亲切地谈笑风生,孔从洲也没有来时那般紧张和拘谨了。
被邀请来参加孔令华和李敏婚礼的客人不多,有蔡畅、邓颖超、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李银桥和罗光禄等等。
那天毛泽东心情很好,几乎不饮酒的他难得喝了几杯酒,举杯向李敏和孔令华夫妇祝福,希望他们能互敬互爱,白头到老。晚饭后,毛泽东高兴地大家合影留念,又和小夫妻俩单独合影一张。
图|李敏和孔令华
婚宴之后,客人们高高兴兴告辞离去,毛泽东留下了亲家和表兄王季范在书房聊天。王季范在湖南教育界德高望重,当时在国务院任职。
毛泽东谈起了孔从洲的身世和工作,特别聊到了孔从洲从前在杨虎城部队之中的经历。王季范颇为意外,他总觉得孔从洲既然能成为毛泽东的亲家,应该是个老红军将领吧,没想到竟然是国民党杨虎城部队的。
毛泽东笑着对王季范介绍"孔从洲可是参加过西安事变的,当时是警备旅旅长兼城防司令。"王老感慨:"噢,官还不小啊!"
毛泽东称赞孔从洲在西安事变之中有功,是杨虎城的心腹悍将。当年,孔从洲来到解放区,还是毛泽东亲自批准他加入共产党的,一直对他厚爱有加。现在加上了亲家的关系,更是让他们肝胆相照。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毛泽东和孔从洲一直在回忆过去,毛泽东无限感慨:"胜利来之不易,中国革命牺牲了好多同志啊!我们家就牺牲了好几口啊!"
这句话勾起了孔从洲对艰苦岁月的回忆,不知不觉心酸不已。
毛泽东最后询问孔从洲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孔从洲笑着回答:"很好,处处受到党的关怀,工作上没有什么要求,因为我是干炮兵的,对炮兵最有感情。"
王老笑道:"噢,是个老实人!"
图|毛主席和李敏的同窗们,1951年
毛泽东说"他是个老实人。他教育子女很严的哟!孔令华很好嘛!两个孩子婚后一定会相处好的。学习好,工作会干得很好的哟!唉,人家成家立业了,可以自主了。"
这就是毛泽东嫁女儿,虽然一切能简则简,虽然毛泽东看似对李敏的选择不管也不插手,但从毛泽东和孔从洲的长谈之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一直关注着女儿的婚事。因为早就已经了解了孔令华的家世和人品,所以才如此肯定,他是一个好女婿,将女儿的手放心地交到他的手上。
孔令华这位将门虎子,娶了伟人的千金,这是一段自古难寻的良缘。对这段婚事,人们总是有着各种猜测,孔令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又如何打动了李敏的心呢?
孔令华中学时期在北京八一学校念书,孔令华比李敏高两届,是学生会主席,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李敏从苏联留学回来,会唱歌跳舞,时常在舞台上表演。这样优秀的两个人,想要不认识对方都不容易。
两人相识之后迅速成为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学习、聊理想,也会说起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兴趣爱好。
青年时期的孔令华对理工科非常感兴趣,他给李敏介绍了不少理工科的科普读物。他严谨而执着的学习态度,对李敏的影响也非常深刻。
后来两人熟悉了对方,孔令华也知道了李敏的家庭,他很崇拜毛泽东,能够成为毛泽东的家人,他自然是激动的。但他绝对不是因为贪求高位而和李敏结婚,他不允许自己对李敏的爱情之中夹杂着贪念,但凡他有一点点妄想,他们的婚姻都不会幸福。
孔令华欣赏李敏,她是毛泽东的"洋宝贝",童年颠沛流离,而她心中阳光而正直,洋溢着青春而活泼的美。
而李敏对孔令华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依赖。李敏不是在毛泽东身边长大的,和爸爸相认的时候已经是14岁的大姑娘了。
李敏身边有很多人,但只有爸爸和毛岸英、毛岸青两位兄长的关怀能让她感到家的温暖。自从毛岸英哥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之后,岸青哥哥也因为伤心过度病情恶化,去了苏联疗养。李敏在很长时间只有收音机与她作伴,和孔令华恋爱之后,这种孤独的生活才真正结束。
李敏对孔令华付出真心,孔令华的家人,她也当作亲人一样照顾、对待。
一次,孔从洲来北京开会,顺便带着女儿孔淑静来医院看病。孔淑静长期患有严重的贫血,一直找不到原因,住进北京医院之后,医生准备给她做骨髓穿刺,奈何孔淑静突然高烧,只得先住在医院中观察。
孔从洲会议结束之后急着回沈阳处理公务,不得不将女儿一个人留在北京。孔令华和李敏经常来看望她,有的时候孔令华来不了,李敏就一个人来。
图|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与李敏、孔令华在中南海住地
孔淑静的病检查完之后要回沈阳,孔从洲学校临时有事无法脱身,就让李敏来送。李敏陪她去看望了孔从洲的战友李明轩,随即匆忙坐着三轮车前往火车站。
因为时间安排得比较紧,两人刚刚检票结束,火车已经徐徐启动了,孔淑静赶紧登上车,李敏使出全身力气将她的行李扔了上去,她和孔令华给孔淑静买的水果散落了一地。
谁能想到这个挤在人群里面,为朋友辛苦赶火车的姑娘是毛泽东的女儿呢?孔淑静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真心将李敏当作自己的姐姐,她一辈子都在喊李敏姐姐。
李敏谈恋爱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将李敏喊到了面前,关切地询问:"这个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在哪工作的?"
李敏摇头说不知道。她的确从没问过孔令华的家世,孔令华也没有主动对李敏提过。
毛泽东盯着李敏:"那你怎么能跟他交朋友呢?"
李敏不以为然:"我们都是八一学校的同学,我想他的父亲应该是军队干部吧!再说,我跟他交朋友,了解他的父母做什么?"
毛泽东耐心和李敏解释:"两家结亲嘛!还是要问一问,了解情况的。"
李敏记下了爸爸的话,几天之后,她兴冲冲找到了毛泽东,告诉他孔令华父母的情况。毛泽东非常满意,一直点头:"噢!小孔的父亲原来是孔从洲将军,我熟悉,我熟悉。"
图|李敏和毛泽东
说完,他笑着点了一支烟,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李敏眼巴巴等着父亲的回话,毛泽东不说,她只好轻声询问:"那您同意吗?"
毛泽东哈哈大笑:"好,好,同意!你什么时候领小孔夫子来见一见?"
得到了爸爸肯定的答案,李敏又去征求妈妈的意见。贺子珍自然也是同意的,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在高中的时候结婚,她鼓励李敏和孔令华都能在成家之前多读一点书,结婚之后,生儿育女杂务缠身,想要在读进去书就很难了。
李敏和孔令华很赞同贺子珍的话,就将婚期往后推迟。
后来,孔令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李敏带着孔令华第一次来到了中南海,见到毛泽东。
李敏和孔令华考取的不是一所大学,两人在繁忙的学业之中一直保持着联系。倒是毛泽东好久没看准女婿来中南海了,还时常念叨起他来,询问李敏:"令华怎么好些日子没来了?"
李敏告诉毛泽东孔令华的学习很忙,毛泽东摆摆手:"学习要劳逸结合,你转告他要好好学习,有时间还要到我们家来玩!"
图|李敏、孔令华和家人在一起
孔令华和李敏商量之后,决定在暑假的时候举行婚礼。李敏征求爸爸的意见时,毛泽东一锤定音,丝毫没有异议,并且向女儿保证一定要来主持他们的婚礼。
可当约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毛泽东却抽不出时间。他正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不能及时赶回来了。毛泽东从庐山打来两次电话,还专程写了信,让女儿一定要等他回来主持婚礼。
在庐山,毛泽东见到了贺子珍,和她说起了女儿的婚事。贺子珍告诉毛泽东她早就已经见过孔令华,并且对他非常满意。
贺子珍跌宕一生,因为阴差阳错,她没有机会陪伴在深爱的人身边,只希望女儿能够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并且幸福携手一生。
从庐山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就将李敏和孔令华找去,和他们一起拟定准备邀请的客人的名单,并且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抓紧时间为女儿准备婚礼要用的物品。
在婚礼上,毛泽东看孔令华给自己敬酒的时候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笑着又说了一遍:"这孩子很老实,我喜欢。"
婚后,孔令华和李敏在中南海安居下来。1962年,孔令华和李敏的儿子出生了。毛泽东听闻这个好消息,马上高兴地说:"七十岁了,我官升一级!"
图|毛主席与李敏等子侄辈在北戴河合影。后排左起:毛远新、孔令华、王博文、王海容、王起华、李讷
毛泽东很疼爱外孙,给他起名为继宁,寓意着孩子长大之后一定要继承列宁的遗志,要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李敏在《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一书中写道:"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儿。"
毛泽东不多过问儿女们的生活,但一直关心李敏和孔令华的成长,经常和她们交谈,在他们身上倾注了一位父亲的慈爱。
毛泽东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而江青看到李敏一家心中就窝火,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李敏不希望给爸爸添麻烦,也不想住在上海的妈妈担心,就一直忍让着。后来,她和孔令华搬到了中南海最偏僻的房间,平时很少和毛泽东一起吃饭,都是自己做饭。毛泽东想孙子了,就把小继宁抱过去和毛泽东玩一玩。
1962年春,孔从洲已经是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的院长,他从沈阳返回南京之时途经北京,接到了毛泽东的邀请,第二次前往中南海。
两位亲家又坐到了一起,简单聊了聊儿女们,重点又回到了炮兵的现代化建设。
对这两位而言,孩子们固然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身上的重任,他们是亲家,更是携手上战场、建设新中国的战友。
图|外婆贺子珍抱着外孙孔继宁合影
1963年,因为实在忍受不了江青的刻意刁难,李敏和孔令华带着儿子搬出了中南海。毛泽东并没有挽留李敏和孔令华,他只是摇了摇头,对李敏遗憾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很舍不得孔令华夫妇,想要帮他们找辆车搬运东西,孔令华和李敏谢绝了。
李敏坚持不用公家的车,他们夫妻不够等级,家中也没有多少家当。孔令华最后借来一辆板车,李敏抱着儿子坐上板车,就这样拉出了中南海。
李敏和孔令华出入中南海的证件被收回之后,李敏想要再回中南海见毛泽东就很难了。好几次李敏在门口等了很久,却等到一句"主席今天没空"。
孔令华和李敏一直在一栋陈旧的单元楼居住,毛泽东从病重到去世,李敏一共只见到爸爸三次。最后一次,毛泽东用微弱的声音对她说:"娇娇,你和令华怎么不常常来看我呀,想你们呐!"
李敏流泪了,她心中万般委屈,此时此刻也不能开口对爸爸说。
爸爸太累了,她不想爸爸再为这些事情操心了。
毛泽东去世之后,一向情绪不稳的贺子珍一直在给孔家打电话,不分昼夜。
她责备李敏和孔令华当初就不应该搬出中南海,怪他们没有照顾好毛泽东,毛泽东去世的时候,他们竟然不在爸爸身边。
李敏和孔令华在北京治丧活动结束之后马上赶回上海,生怕贺子珍经受不住打击发生意外。
而贺子珍在痛哭好几天之后变得很镇静,只是整天不想吃饭,反反复复对孔令华说:"你们没有照顾好爸爸。"
李敏和孔令华不曾将他们在中南海之时的遭遇告诉贺子珍,也没有让贺子珍知道,自从走出中南海之后,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近毛泽东,又怎么可能好好尽孝呢?
爸爸走了,李敏所在的国防科委一直不给李敏分配工作,后来还是在余秋里同志的关心之下,李敏才调到了总政,安稳做了几年。
孔令华很快也被迫离开了北京,前往保定的38军,夫妻俩不得不分居两地。因为子女们的工作问题,孔从洲有生以来第一次求助于人,但孔令华仍旧在不停调遣,始终没有一个安稳的工作。
1990年10月,孔令华办好了转业手续,离开了军队,被逼前往深圳创业。
孔从洲病重在床,很担心孔令华的将来,他就是毛泽东口中的"老实女婿"啊,可以做学问,但做生意真的不适合。
1999年,孔令华前往广州参加纪念毛泽东的活动,在返程时翻车重伤,送入了深圳红会医院抢救,在手术的时候因为出现了严重医疗事故,在手术台上打麻醉时停止了呼吸。
而当时红会医院的医生们还不知这位重伤的男同志就是毛泽东的女婿。64岁的孔令华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无论是孔家还是毛家,都同意以普通的医疗事故处理。
孔令华和李敏婚后40年一直相敬如宾,他一生之中从毛主席那里得到最多的是教导和告诫,低调清贫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沾毛主席一家的光。
孔令华和李敏的女儿孔东梅,下巴有颗明显的毛泽东痣。
去年武汉突发疫情之时,"东润基金会"第一时间将救助的重点放在了医护人员身上,成立了针对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子女的医护保障和教育基金,分12批次捐赠了4500万。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们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东润基金会,不知道它从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默默扶贫,默默关注着贫困的学生。
图|孔冬梅女士
成立东润基金会,并且为东润基金会设定目标的就是孔冬梅。
这就是毛泽东一家,也是孔从洲一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家国情怀吧!
他们可能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但他们一直心怀人民,低调地工作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李敏和孔令华是毛泽东的孩子,他们没有做出什么惊天伟业,但他们身体力行,接下了伟人的旗帜。他们心中没有私念,只有人民,他们是这样做的,也教育孩子们这样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