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这届00后,开始为爱做“扎男”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你可曾听到过栀子花开的声音? ·  2 天前  
单读  ·  2025 全球真实故事奖开启报名!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个40多岁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  5 天前  
新周刊  ·  为什么超市买不到1元的冰露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点滴 | 丧文化,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柔反抗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05 20:00

正文


-01-


不知不觉,丧文化就悄悄在我们身边流行了起来。


我最开始接触丧文化是从《马男波杰克》里的主角波杰克开始的,给我普及这部丧剧的是一个93年的小同事。


他喜欢一脸苦大仇深地坐在我对面憋稿子,时不时深沉地叹一口气,很累的时候就葛优瘫地靠在椅背上,望天花板作思考人生状。


而他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候,就是在下午茶和我们交流那些丧到极致的电影和电视剧。


于是,从他的口中,我渐渐知道了传说中的四大丧神,即以下四位:


pepe蛙,漫画家Matt Furie漫画“Boy’s Club”(男孩俱乐部)的主角之一


如果连肖邦都弹不出你的悲伤,蛙神是你的主神。必杀技:破笑为涕。

 

波杰克 ,《马男波杰克》主角波杰克,一匹中年过气的明星马


如果你曾小有名气,对生活槽点满满,马神是你的主神。必杀技:犀利的吐槽。


鲍比希尔,《King of the Hill》主角汉克·希尔(Hank Hill)的儿子,面瘫帝

 

如果你是一个胖子,如果你励志做一个废柴,瘫神是你的主神。必杀技:不屑的眼神。

 

长腿咸鱼,身世不明


做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没有梦想,鱼神是你的主神。必杀技:仰天痛哭。


除了以上四位,同样是丧文化代表的还有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音乐作品。最出名的就是那首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歌曲一经发布,就迅速席卷社交网络,在各大视频网站获得千万点击。

 

这首歌的歌词一看就是大写的“丧”,"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的像只狗,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戴了两年半……"“我家住在回龙观,沙发是我港湾,肚子空空,画饼做梦,如何放轻松……”


读起来就很丧对不对?但也正是这种“丧”击中了无数年轻人的心,在外漂泊,拼命工作,生活无趣,还要各种加班。那些不屑于放在台面上来讲的颓废和疲惫仿佛终于有了正常的发声渠道,于是乎,这首歌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议和追捧。

 

-02-


看百科词条上的定义,丧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中难以自拔的一种状态。

 

我觉得,讲“失去目标和希望”太过严重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丧文化,肯定跟所有年代提倡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精神是相悖的。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包括我)去追捧这种看起来如此不上进的价值观呢?


你或许听过这样的句子,“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多优秀”……


但在丧文化这里,就会变成:


“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后还是咸鱼。”

“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每当讲出或听到这些话时,我们总会会心一笑,仿佛在这一刻,我们将残酷地生活戏谑了一番,而不是任它蹂躏我们。

 

听惯了铺天盖地的鸡汤教你如何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丧文化更像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反抗。

 

它看起来是如此的非主流,但又恰好和这个时代的青年文化无缝契合。它的那种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年轻人,内心最为真实的状态。

 

我甚至觉得,只有在把这些“丧”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的那一刻,我们才是真正不丧的。



-03-


在成功被宣扬的如此轻而易举的今天,在所有好生活似乎只要努力就唾手可得的社会,背后有太多我们背负的生活的不容易。

 

尤其在年轻一无所有的时候,爱情分分合合,工作辞了又找,时常站在迷茫的十字路口,对这个繁华的大城市无所适从。

 

更不用提生活里隔三差五的小意外,热水器莫名其妙地漏水了,加班没赶上最后一班地铁,房东通知又要涨房租了……

 

我们太容易丧了,可是我们又不敢去大声说出来。因为你讲出来就是在抱怨,而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周围的人,都希望从你身上看到的是正能量。

 

于是我们只能在疲惫的深夜,才可以卸下白天的伪装。在街边喝着啤酒吃着烤串聊着生活,然后,所有的不如意都在那一缕缕烟火气里,化作了适时的吵闹或沉默。

 

幸运的是,通过丧文化,我们终于有了光明正大的宣泄出口,不必在夜色将尽时收敛起自己失意的神色,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丧。在朋友圈,在微信群,在和同事朋友的日常交流里,发出那些丧丧的表情和说出那些丧丧的话,似乎沉重的情绪都消融在了诙谐的吐槽中。

 

我们以戏谑地态度调侃这让人抓狂的生活,用一些幽默风趣的“毒鸡汤”让我们平缓地接受一些人生残酷的真相。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些许放松,生活的压力也因为所属群体对同一文化的认同和分享得以短暂地释放。

 

最重要的是,尽管我们将生活里地丧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尽管仿佛把人生的黑暗面看了个透,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放弃过生活。经过一番幽默的自嘲之后,我们还是带着正能量重新上路了。

 

包括我在文中最开始提到的93年男同事,即便那样长吁短叹,口中念念有词,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但还是会努力把自己憋到文思泉涌,最终完成所有稿子。然后,在获得领导认可的一瞬间,重获满格的能量。

 

-04-


所以,当我们看起来很丧的时候,就让我们安静地丧一会儿吧。那些人生的大道理,我们比任何人都懂。只是这一刻,我们有些累了。

 

当我们满口讲着不相信爱情,恨透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要试图去安慰和教育我们,我们此时需要的只是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

 

“我可以颓一会儿,我不必非要装作总是那么热爱生活。”

 

在年轻人被逼得喘不过来气时,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能够做的,最温柔的反抗了。

 

编辑:朝歌


《读者》夏季卷合订本上市啦!

点击图片,先睹为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