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记忆承载3
记忆承载的第三个号,像说相声一样说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赏灯、游园、猜灯谜......广州花式闹元宵 ... ·  9 小时前  
精明常旅客  ·  清远“非洲草原”门票住宿998起!别墅350 ...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直播预告(2025.2.10-2.16)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记忆承载3

征服我的不是张颂文的演技,反而是姚安娜的用力

记忆承载3  · 公众号  ·  · 2024-03-02 11:35

正文

今天是猎冰的剧评。

实话实说,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感觉和互联网上的评论一模一样。

1、剧组真的很穷,包括编剧只怕都没走心。

2、女一号姚安娜这位小公主,该不是带资入场的吧。

3、除了张颂文一个劲儿的飙戏,简直没法看。剧情也没法看,场景也没法看,其他演员也没法看。

这是我看了第一眼之后的感受。剧评我本来就想沿着这个方向写下去的。

但是看着看着,我改观了。

张颂文实际上是征服不了我的,因为人对人的评价并不来自于事实,而是来自于预期。

一个地方推出地铁规划,房价涨了,是人们对未来有预期;等各种配套全落地,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建新设施,房价反而跌了,是因为未来没想象力了。

张颂文在剧中的表现好不好?

非常好,但这不足以征服我,因为这就是我预期当中的张颂文,有高启强先入为主的印象,我就认为他应该拯救剧组。

这是他的正常发挥。

但是姚安娜,我看着看着,反而感觉不一般了。

实话实说,她好像真的没有学过演戏,尤其是在老戏骨的衬托下。

而且这种质量的剧本,本身就漏洞太多。

一个充满漏洞的剧情,一个感觉资金不足的剧组,加上一个不会演戏的新人。

似乎除了小公主的这个噱头,好像没什么能够吸引网络的地方。

但是我看着看着,越发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这位小公主陷入了一个循环,可能她没有意识到。

她真的不会演戏,她真的非常努力,她越是这么认真努力地演,就越是显得不会演戏。

可能她作为表演者感受不到,但是我们作为观众,看得很明白。

于是我越看,越感慨。我有点跳戏了,反而被姚安娜吸引了目光。

就是她这种不会演戏的努力,让我有点出神。

我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2006年,作为实习生,想要努力地成为一名内核工程师。

但那个时候,我连linux命令行,都还不会敲。

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但也真的不知道怎么编程。

其实回头想想看,我越是那么努力,越是学不会编程的。

有些事儿,你放松点,反而会很好,就是加两行打印,跟着代码调试调试,或许慢慢就熟悉了。

但那会儿子的我,太用力了。

用力过猛了,有点恨不得读懂编译后的二进制机器语言的走火入魔的程度了。

丢人么?

不丢人。

有些事儿,当时看看很丢人,过后想想,不丢人。

当年一块新的芯片到了,别的实习生先用开发板,人家下班了,夜里才轮到我用。

因为大家觉得我连编程都不会,占着板子干嘛,浪费资源。

连CMO这种市场老总,这种技术外行,都觉得我不是个干研发的料。

所有人都看出你不会,你越努力,越用力,越显得你真的不会。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当所有人都嘲笑你的时候,你就越紧张,你越紧张,就越用力,你越用力,越不对,于是大家就越笑。

于是如今作为观众的我,反而不想笑了。

我在想一个问题。

每天都有读者来问我捷径,怎么在不改变自己的前提下,获得自己原本无法得到的东西。

其实提问者自己是感觉不出来的,你觉得你问的问题,很正经。

但别人看你的问题时,他能感觉到。

有时候,你换个角度,当你提出问题之后,你自己站在外人的视角,先看看自己的问题。

就像今天上午的文章,你想想看留言里面有多少人,是来指望别人为了自己改变人家的人性的?

又有多少人,把重点放在了解了别人的人性,做好应对措施,保护好自己的?

与前者相比,后者何其少也。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幸福,因为他们等了一辈子的救世主。

所以我说,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没有底层逻辑的。

但是我又想,姚安娜可是小公主,她老爹,那是真正的战略大师。

搁在一个时代都是顶级的。

即便没有资源倾斜,单纯论战略眼光,他老爹在商业圈子里也可以说一声,舍我其谁哉了吧?

有这样的父亲在,为什么不能给闺女指条捷径?我是指战略上的捷径。

想来,答案只有一个。

这世上没有战略,只有人的战略。

隆中对是不是伟大的战略规划?是,但那也要看谁去执行。

诸葛亮规划,刘备决策,关张赵执行,那就是千古战略,刘表决策,蔡瑁执行,完全相同的规划,也无法落地。

换句话说,亲爹是战略大师都没用,你得是那个对的人。

这一点,谁都帮不到你。

那一路的耻笑,那一路的痛苦,那一路的努力,那一路的劳而无果,只有你自己默默咽下,默默前进。

努力了就能么?

答案是不知道。

但我们知道,不走过这段路,你肯定没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执行者。

你注意,仅仅是执行者,就这么难。

当年和张颂文一起出发的有10000个,9000个人演了几年龙套放弃了。

剩下1000个不停的碰壁,年复一年的琢磨戏。

300个因为家庭不允许退出了,300个因为实在不挣钱改行了,300个因为学习进度太慢被淘汰了。

还有100个,最后把自己磨成了戏精。

但是对不起,市场是残酷的,市场的审美,只偏好其中5个。

另外95个也很优秀,但是你活在这个时代,就是不流行,于是,无果。

最后5个,拼运气,给不给你露脸的机会?给,你就是张颂文,不给,你就是剩余4个走到最后,还是要落榜的失意者。

姚安娜,不用过最后一关,但前面的关,都得自己过。

你看着那么庞大的资源,那么顶级的战略大师,实际上能帮你的,只是最后的从5到1。

其余的从10000到5,都是你自己的路。

这就是为什么我越看越感慨。

即便是公主一样的资源,她想要变成张颂文,依然只有万分之五的概率。

再大的资源,能无限次给你展现自己的机会,但没法帮你走过那漫长的,打磨演技的路,也没帮你改变观众的偏好。

那天有人问我,很多事儿,为什么即便提前知道,就像宝玉经历太虚幻境一样,也无法改变结局?

是因为不相信么?

不,不是因为不相信,而是因为做不到,就像 刘表蔡瑁执行不了隆中

你要做的那件事,要成为明星,换谁来都一样,草根如张颂文,要走过10000选1的路,公主如姚安娜,同样得自己走过5选1之前所有的路。

明星这个生态位,就得这么来,谁也没办法,否则就不会有捧不红的那啥的说法。

所以我说,江湖到底是打打杀杀还是人情世故,这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站在你的角度下,到底是什么?

剧中张颂文演一个化学天才,他一个人负责生产环节,一个人挣一半,其余那么多人负责销售环节,挣另一半。

就算你想做剧中的张颂文,你也得想想,你是不是那个不世出的天才?

很多时候,不是你想干嘛,而是你能干嘛。

有些部门再牛,人家只要一个人,你是不是嘛,你不是,你就得去做另一个部门。

俗称我们不是要人情世故,而是我们不得不人情世故,因为我们都不是天才。

我们必须要像大前天说的那样,思考董事长要干嘛,资深高管们要干嘛,现任CEO要干嘛,小主管们要干嘛,才能知道自己这个丫鬟,能干嘛,该干嘛。

我们谁也不乐意预判别人的预判,问题是,我们只能这么做,因为我们都不是那个天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