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踩着《延禧攻略》的尾巴刚一开播,被吊了一年多胃口刚吃了“魏璎珞牌”麻辣小龙虾的观众就开始疯狂吐槽:
妆老,扮嫩,色沉,故事不打眼……
我也是看了几集就有了放弃的念头,甚至发了一条朋友圈:
《如懿传》真是看不下去啊,还有好剧可以追吗?
虽然一边嫌弃着,也还是一集不落地看了下来。
到了后面,剧情竟然越来越升级,一个大招接一个大招,真是越来越精彩。
女主如懿,被几个人联手陷害,给褫夺了封号,贬为庶人,打入了冷宫。
一般人到了这般田地,一辈子便基本到头了,不是疯癫,就是自杀,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了结了。
可如懿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负面情绪,她听到自己被打入冷宫的消息后,思路一直都是清晰的,从那时起,她就在为怎样绝地反击做准备了。
首先,她把大阿哥和身边人都安顿好,让他们都有了相对不错的去处,然后,去和皇上告别。
临行前的拜别,让人不由想起《甄嬛传》中,甄嬛欲往准噶尔和亲,也是临行三拜: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相似的情景,只是换了台词: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这是乾隆和如懿的定情诗,这次道别,如懿无疑是打了一张感情牌,让乾隆对她又生出几分不舍。
到了冷宫,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一群疯了的旧日妃嫔,还有阴冷潮湿的住处,比猪食都差的饭菜。唯一一个清醒的人-----吉太嫔,看上去有七老八十,其实不过才三十五岁。
可见冷宫这个地方有多磋磨人。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如懿也没有心生绝望,尽量活得体面从容。
她绣工好,就自己做绣活,让侍卫拿出去卖了银子,然后,用来打点送饭的太监,给她们的饭菜好一点,让自己能够活下去。
还让侍卫去买花籽,在院子里种下花草,把一潭死水般的日子过出几分生机和希望来。
可是,她最好的姐妹海兰,却在如懿去了冷宫之后,活得更窝囊了。
曾经的海兰,有如懿照顾,无意于争宠,只是静心生活,不想参与太多争斗。
但如懿入冷宫后,海兰精神上突然失去了依靠,阿箬的羞辱,高贵妃的责难,皇后的罚跪,让她一下子崩溃了。
她在雨中跪了两个时辰后,跑去冷宫和如懿诉说这一切。
如懿告诉她:
“我身在冷宫,没办法护着你,你必定要护着你自己,就当没了这个姐姐,人到绝境了,定要生出勇气,你活得好一点,我在冷宫就能安心点……”
海兰回去时,想去安华殿祈求佛祖保佑自己,竟无意间听到慧贵妃说她为了皇后除掉了乌拉那拉氏,除掉了玫嫔仪嫔腹中的孩子的事,她惊呆了。
那场大雨,让海兰涅槃重生,燃起了斗志。
她开始认识到,在后宫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根本不能佛系地活着,要想活得好,必须得争。
她一反常态,精心打扮,用心揣摩皇上的去处,用心打听皇上的心思,很快,海兰就上位了,成了皇上翻牌子最多的嫔妃,并怀上了皇子。
此时的海兰,有了皇上的荣宠,也就有了博弈的资本。她利用肚子里的孩子,设计为如懿洗刷了冤屈,将她从冷宫解救了出来。
如懿从冷宫出来后,开始一步步收拾陷害自己的人,最后,成为了皇后。
这些剧情还没有演到,不过此时的如懿和海兰,都已不是当初的小白兔了,
她们有了浑身的勇气,要在这后宫里活下去,活得更好。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化“”宫斗”,但谁的人生又能一帆风顺呢?
前几天有个视频刷屏,一位外卖小哥在送货的路上,不小心和一位骑摩托的人相撞。人是没事,可是货毁了,要是一般人,估计会特别崩溃,本来赚钱就难,这一来估计几天白干了。
可那个视频里,撞车的两个人都很淡定,捡起地上的啤酒共饮,仿佛那一地的破碎和他们不相干一样。
那一刻,我只有肃然起敬的份了,两位心态这么好,以后过不好才怪。
我老家有位亲戚,儿子得了重病,他为了给孩子治病,做了一笔风险很大的买卖,结果血本无归,儿子也没有抢救过来,住了很长时间医院,还是离开了。
双重打击,他一夜白头,我去看他,却不知怎么安慰。他反而很冷静,说,都已经这样了,不能再坏了吧,你不用担心,我没事,知道怎么做。
后来,他家又生了一个儿子,如今已经十来岁了,还开了一个超市,起早贪黑克勤克俭,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人最无助的时候,最容易陷入绝望,那样只有滑向更深的谷底,但只要有一颗不肯认输的心,早晚会走出命运的沼泽地。
《如懿传》这部开始被纷纷吐槽的剧,过了十几集已慢慢进入佳境,虽然看得不像《延禧攻略》那样过瘾,可用脑子想想,如果自己和魏璎珞一样逮谁撕谁,肯定活不过一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