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乙醇在体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代谢为乙醛,有些药可抑制酶的活性,干扰乙醇的代谢,使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有面部潮红、头痛、 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嗜睡、血压降低、幻觉等症状,所以在使用抗滴虫药甲硝唑、替硝唑,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期 间应避免饮酒。
2.乙醇本质上为镇静剂,可增强其它有中枢抑制药效,出现嗜睡、昏迷。服用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利培酮禁酒。
3.乙醇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水肿或充血,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如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阿西美辛等,会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危险。
4.口服降糖药,如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甲苯磺丁脲等时忌饮酒,因酒可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严重时可抑制呼吸中枢而致死。
5.服用呋喃唑酮1周后,饮酒会有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头痛!,这是因为前者可抑制酒精代谢的中间代谢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中毒。
6.癌症患者使用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化疗,饮酒可增加肝毒性、神经毒性。
7.乙醇的肝药酶抑制作用,使利福平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增加,加重肝损害。
8.西咪替丁、甲氧氯普安与乙醇合用,导致乙醇中毒。也可加重甲氧氯普安镇静的副作用。药圈整理
9.普萘洛尔与乙醇合用,可促发心绞痛与心动过速,并可引起普萘洛尔的代谢加快。
10.苯海拉明,可增加对智能和运动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