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统村落
带您领略最原汁原味的乡土中国——传统村落!介绍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探寻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OpenAI o1 被玩疯了!IQ 测试 ... ·  昨天  
APPSO  ·  索尼 PS5 Pro 发布:更强光追 AI ... ·  4 天前  
APPSO  ·  iPhone 16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统村落

罗德胤 | 黄岗村的禾仓之家

传统村落  · 公众号  ·  · 2017-05-12 10:36

正文

[ 传统村落微信第98 ] 

文章来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于2017年4月16日杭州“2017中国民宿榜及行业趋势发布会”演讲稿

图片来源:“禾仓之家”项目设计团队李青儒等拍摄

禾仓之家所在村黄岗村全景


今天,我想就“禾仓之家”这个最近完成的项目,来探讨一下民宿和乡村遗产的关系。

民宿我并不在行,乡村遗产才是我的本行。我投身乡村遗产工作已经有16年,前10年做基础研究,后6年转向保护实践。正是在这6 年的实践中,我认识到民宿在乡村遗产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逻辑是以下四个层次:

一、中国作为农耕大国,乡村的文化遗产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陈志华先生和李秋香老师的《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一书);

二、遗产能保护多少,取决于遗产观念的普及程度(可参考我本人之前发表的文章,如《让乡村遗产回归百姓生活》);

三、遗产观念的普及,取决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与互动程度(不能融入现代生活的遗产,只能靠政府和基金会来养护,其范围就会大大缩小);

四、 民宿是沟通传统和现代的桥梁。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个正在走向空心和衰败的村落,因为开了一家民宿,而扭转了命运。下面分享一个我们自己设计的民宿的故事。

 

这个民宿是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的黄岗村,叫禾仓之家。禾仓是侗族的粮仓。黎平县是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县,有93个。黔东南州是传统村落最多的地级市,有309个。

改造后的禾仓之家外立面


贵州省对传统村落是特别重视的。2015年11月,贵州省政府主办了第一届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2016年1月,我们受邀去了凯里市,跟姜副州长讨论怎么开第二届传统村落峰会。我们的建议有两条。第一,不能为开会而开会,而是要利用开会这个事件,推动并且展示一批带有试验和示范性质的村落实践。第二,要做一些将现代生活引入传统空间的小项目。

这两条建议都是有针对性的。 第一条建议针对的是乡村规划经常做完就束之高阁的现状。第二条建议针对的是遗产观念不普及的现状。我们认为,传统村落的贫穷和破败是表面原因,真实的原因是乡村遗产日渐脱离了生活,尤其是和现代生活越来越远,从而让人产生了疏离感。我们的应对方法,是针对遗产本身的特点,来寻找容易让现代人接受的、带有积极作用的用途。可以是高逼格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可以是亲切而整洁的村民中心,也可以是有情调的茶馆、咖啡馆、手工艺品店,还可以是有地方特色又很舒适的客栈民宿。总的原则是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结合点,让两者之间产生化学作用。

上:项目团队在黄岗村设计的半山民宿室内

下:从半山民宿内眺望黄岗村

 

我们在黄岗村计划了10个要做的项目,禾仓民宿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会想到把禾仓改成民宿呢?两个原因。第一,它很侗族。黄岗是一个侗族寨子。侗族人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山区,木材资源丰富,所以住房整体上都是木材建造的。木头房子最害怕火灾。但是侗族人应对火灾的方法,并不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火灾的发生,因为再怎么防,也终究做不到百分之百避免。在火灾面前,侗族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不影响生存。什么是生存大计?是粮食。住房烧了可以重建,粮食要是烧了,这一年可就要挨饿了,后果很严重。保护粮食的方法,是在村子旁边挖个水塘,然后在上面建一个存放粮食的建筑。这就是禾仓。

上:禾仓集中片区全景

下:挂满糯稻的禾仓近景


因为每家都建一个禾仓,所以村旁就会有几十个禾仓,一起矗立在水塘之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第二届峰会上,组委会专门安排了一项很有趣的体验项目——扔禾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项目,值得大力推广。一把湿的水稻是相当沉的,对臂力是个考验。而且,不但要扔得高,还得仍得准,要不然晒排上的人就接不住。其实接不住的时候更好玩,因为观众们会一阵起哄,互动感更强。

第二个原因,有的禾仓已经废弃。最近几十年,随着粮食产量提高和村民外出打工,禾仓的作用大大下降了。拿废弃建筑来做改造,有三大好处。一是成本可控。按平米算的单价也许会比较高,但是总价一定不会高。二是减少了谈判时间,反正已经废弃,村民就不反对政府拿来用。这对赶进度的项目实施特别有意义。三是对遗产损耗的容忍度比较高。黄岗是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村子,在这里做任何改造都要特别小心。拿几个废弃的小建筑来做试验,文物部门反对的声音会比较小。

村内已经废弃的禾仓


在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顺便提醒一下各位民宿界的同行,在把老房子“爆改”成民宿的时候,是要非常谨慎的。质量越高的老房子,越要干预程度最小化。民宿主人要多学习遗产的知识,还要多向遗产专业人士请教,尽量少犯错误。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改错,是没办法回去的。我们在黄岗村做禾仓民宿,也只做了三个,将来可能会增加,但也不会超过六个。这种度的把握特别重要,少量的改造是以小代价换得大效益,数量一多就可能成大破坏。

我们在设计阶段就相信,禾仓民宿如果建成,将会是一个有趣的项目。但是进村驻场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这事不归我们管了。怎么回事呢?原来,州政府专门成立了一家传统村落公司,把酒店设计、建设和运营的责任整体打包划给了这家公司。禾仓民宿也包括在内。

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人眼里意义是不一样的。州传统村落公司对于禾仓民宿可没我们那么上心,他们首先想做的事,是在村子外围找地方建几栋木制别墅。这是美国城市郊区常见的那种别墅,体量比较大,外观也不出彩,待在里边也只是一种普通家居的感觉,很难让人产生侗族特色的文化体验。

改造后的禾仓之家外观


怎么办?难道就此放过一次好机会。我们趁姜州长一次来现场开协调会,专门做了申请,希望把禾仓民宿的设计和建造任务交还给我们。姜州长理解这个设计的意义,同意了我们的申请(这件事想起来是有些后怕的,因为在驻场阶段,有太多要即时处理的技术问题会塞满大脑,导致设计师无暇他顾;幸亏我们的驻场设计师保持了足够清醒的头脑,没放弃争取机会)。

我们还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的施工队。黄岗村的施工队有两支,一支是州里本地的,另一支是从深圳请来的。深圳来的施工队,专业素养高,不但理解图纸,还会根据经验,把图纸表达不够的地方给帮着深化了。施工队的郑总,在中秋节的晚上还自掏腰包,组织了一次晚会,请设计师和村民们来联欢。有了这样靠谱的施工队,禾仓民宿才得以顺利建成。 

第二届传统村落峰会那天,几百名会议代表和媒体记者进到黄岗村。我们一共改造了三个禾仓,两个小的用于住宿,一个大的用作活动中心。在每个禾仓,我们有意地在朝向开阔的一面,装上了大玻璃窗。从里面向外看,可以见到周围挂满金灿灿的稻穗。这种体验感是非常特殊的,有环抱感和冲击力。所有进到禾仓民宿的人,几乎都表达了同一个感觉:就想呆着,不想走了。这种评价,是对我们这些乡村设计者的最大鼓励。

改造后的禾仓之家内部及门外景观


改造后的禾仓之家内部及窗外景观


改造成作为活动中心的大禾仓内部


峰会结束之后,黄岗村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暂时的修整期,禾仓之家也没有进入我们预期的运营阶段。没有在最好的时候乘胜追击,作为设计团队,我们是比较担忧的。当我们再次回到现场,才发现其实县政府跟我们一样着急。原本,县政府是因为召开峰会而比较被动的接受了州政府安排的组织建设任务,但现在看到禾仓之家如此受欢迎,信心也被调动起来了,开始策划一系列针对黄岗村的活动,并且愿意从县财政再投入一部分资金。正是因为这些系列性的活动计划,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禾仓之家,因为要配合整体,反倒暂时搁置起来。

这个略带戏剧性的局面,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这件事也让我们认识到,原来做得好的民宿,最大的意义还不是挣钱,而是制造了希望。有了希望,各方人马、各路资源才会汇集到一个方向。

有了共同的方向,我们的希望才可以最终实现。

 


们致力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期待您能与我们共同关注中国传统村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