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对应的五谷是“菽”,泛指一切豆类。
徐老师在美食课冬季主食的开篇就讲到:作为一个农耕民族,中国人对动物蛋白的摄入量相对较少,但是我们探索出了一套高效利用豆类蛋白的方法,包括烹饪、发酵还有种植的方法,把豆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食谷者慧”,靠吃五谷,特别是通过豆子来补充营养的人,不但欲望能够得到正常的满足,还能超越欲望,升华到更高级的开慧、开悟的境界。所以可以说,豆类是我们滋补肾精,为人体气和神提供物质基础的主要的一个来源,所以我们要赞美豆类,赞美菽。
营养价值高的东西,普遍难消化难吸收,所以,我们把豆类当作主食来吃的情况并不多,而是把它们演化成了菜。
豆类都偏苦,补肾泻心。我们最常吃的豆子品种是大豆(黄豆),《日用本草》说它能“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日常食用的话,把豆子磨细,加卤水点豆腐,做成浆,做成块,这些是物理变化。如果想让它变成好被人吸收利用的话,则需要发酵这种化学变化,纳豆、腐乳、臭豆腐、豆瓣酱、豆豉、酱油,都是豆制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二级加工制品,更容易被人吸收利用。
徐老师在美食课中讲了许多种豆制品的居家制作方法,比如豆腐、腐竹、豆腐干、水豆豉/纳豆、酱豆腐、臭豆腐、臭千张等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徐老师介绍的自制腐竹的方法。
腐竹,也叫油皮、腐皮、豆皮,各地说法不一。与熬小米粥时浮起的米油,和煮牛奶时上面浮起的那层膜一样,腐竹是豆腐中的精华的所在。自己制作的方法如下:
1. 准备黄豆(选非转基因的,不那么圆的黄豆),黄豆先泡一夜,第二天挑出干瘪不饱满的,剩下的洗净,用料理机或搅拌机打碎。
2. 用纱布过滤掉豆皮和糟粕,剩下纯粹的豆浆。(居家制不需要提前给豆子脱皮)
3. 过滤后,拿清水再把纱包从外面冲洗一下,可获得更多的豆浆。
4. 豆浆在火上大火烧开,然后转特别小的火,保持它不沸腾。
5. 待到上面结出一层膜,用筷子沿锅边先戳一圈,让它跟锅分离,然后从中间夹住,将它提起来,就得到了软的腐竹。晾干之后就可以留着做菜用了。一斤豆子能出六到八张腐竹。
腐竹里面含有多种矿物质,还能补钙。治疗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它其实就是浓缩了补肾的精华。所以现在吃腐竹,预防老年性痴呆,降低胆固醇含量,防止高血脂、症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功效,几乎适合所有的人群食用。但是尿毒症、尿酸高的人不大适合吃豆腐或者是腐竹,因为他是肾里面排泄毒的能力下降了,再补肾就是排毒的能力就更弱了,这些人要吃点甘甜的东西泻肾。
扩展阅读:
《五谷为养——主食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