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消费降级后,中产家庭的生活都低配到这种程度了?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一年四季用的水杯,真的只要一个就行了!!! ·  5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如果想要孩子数学好,请远离短视频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原来,宝宝的智力体现在手指尖上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1-15 20:32

正文


在孩子的成长中,他们刚要尝试系鞋带、穿袜子、拿筷子的时候,我们大人看他们动作慢,非常热心地去帮助孩子,甚至事事代劳,这样反而不好。


因为人体各个部位在大脑皮层上都占有相应的代表领域,动作越精细,所占区域越大。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能力,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2-3个月的宝宝:能俯卧抬头、用手肘部分撑起身体、环顾四周。

3-4个月的宝宝:俯卧抬头、翻身。

4-6个月的宝宝:能自如转动身体。

6-7个月的宝宝:可坐立,刚开始可能需要双手放在身体前方支撑起来,慢慢他就能够掌握平衡,能够直立坐着。

7-10个月的宝宝: 大部分宝宝可以开始爬行。

10-15个月的宝宝:站立和行走。可能是先扶着家具行走,熟悉以后他就能够慢慢自己行走。

12-24个月的宝宝:单独行走、开始跑、用脚尖站立、在他人帮助下爬上爬下。

24-36个月的宝宝:大动作如跑、跳、单腿立、上下楼梯,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不管是精细动作和是大动作每个宝宝都会有个体差异,切不可心急不按照宝宝身体发展的规律进行加大强度锻炼。


如果宝宝各方面动作落后大多那肯定不太好,得及时找出原因没把握可以去咨询医生检查。




分月龄练习 小手灵活大脑更聪明


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动作越精细,所占区域越大。


手指虽小,占用的神经面积却很广, 一个大拇指运动区就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


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研究指出,活动一个手指就需要增加大脑血流量的30%左右。


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


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就是精细动作能力高低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进而对智力有所影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也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1月龄:

多给宝宝做抚触,按摩他的小手,从手心手背到五个手指头,妈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宝宝的手指,从根部按摩到指尖,按摩会让手指触觉更敏感。


2-3月龄:

让宝宝抓我不同质地的玩具:毛绒的、金属的、塑料的、硅胶的等等。

通过触摸不同的材质,可以让手掌变得更敏感,进而促进精细运动发展。

引导他观察自己的小手,帮他双手相触,让一只手去感觉另一只手,这种感觉对于宝宝来说非常美妙。

拨浪鼓,摇铃是这个阶段很适合的玩具。


4-6月

宝宝开始有意识的主动去抓他喜欢的玩具,抓握时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抓握的物体要从大到小,由近到远,让宝宝练习从满手到拇、食指抓取。

1.准备一些悬吊玩具,吸引宝宝“捉住”;

2.做一些“推、捡”动作;

3.玩具换手练习、撕纸练习。


7-9月龄:

这段时期,宝宝开始会使用拇指、食指把东西捏起来。可以准备一些指拨玩具比如拨转盘,翻洞洞书、戳(扣)洞洞。

可以准备一些面包片、香蕉块等大小软硬都适中的食物,让宝宝自己用手抓着吃,开始我们给CC提供的是条状食物,练习拇指和四指“抓握”。

还可以鼓励宝宝双手拿两个积木对敲。


10-12月龄:

让宝宝练习“拿起和放下”,在此的基础上还可以练习“放进和拿出”,让宝宝练习翻书、套圈、自己用勺子吃饭、用水杯喝水、打开罐子盖都非常有帮助。




爸妈不偷懒反而阻碍宝宝脑部发育


孩子刚刚想要尝试独自吃饭,父母常常嫌弃孩子吃饭慢,而且用筷子和勺子等工具非常笨拙,弄得饭菜到处都是,果断放弃孩子自己独自吃饭,积极给孩子盛饭、喂饭。这样做有两方面的不良影响。


学得慢,动作不灵活


孩子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大脑控制手眼口协调方面的神经系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对孩子之后的动手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甚至发音功能等都有影响。


有些小朋友在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总是学得偏慢,动作不那么灵活,可能就与小时候运动协调能力训练不足有关。


怕受伤,情商待提高


家长事事过于细心,孩子很快得到满足,也因此稍不如意就撇起嘴来哭,失去了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独自处理问题、面对问题、锻炼大脑想出解决办法的时机。


家长事事替孩子考虑好了,他一遇事就会指望家长;家长过于担心孩子,不放心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害怕受伤、害怕争执和打架、害怕吃亏;从小家长就是孩子最亲密的玩伴,他慢慢变得自私、胆小、霸道,也不合群。


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情商没有有效的提高。


因此,在宝宝生长发育的时期,我们不能怕麻烦,要学会偷懒,要给我们宝宝一个独自尝试、挑战、练习的时机,更好的成长!



家庭育儿堂特邀儿研所儿科医生宋泽亮独家撰稿。转载自家庭育儿堂( ID:CandyBook8)



看到小手指☟☟☟会忍不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