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撰文|蜜姐
近日,经济学家、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公开场合发言称:爱情会失之交臂,房子不会,现在买的房耐心拿6年,也会有翻倍的收益。
拿房子和谈恋爱相提并论,刚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难免让人有几分反感。
但回头看看楼市这二十年来的发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01
“政策市”的风在咋吹?
众所周知,我们的楼市是“政策市”。要说买房,近期的政策必须了解。
楼市调控的不断加码,实际上对刚需并不友好。
新房一房难求,二手房房东惜售,大部分地方的房价比起两三年前去库存的时候,都涨了不少,甚至翻倍。
特别是限购政策严的城市,还带动了周边楼市的上涨。
近期,本来有些利好信息。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央妈放水,加上人民日报的口径也由“去杠杆”变成了“稳杠杆”。
但外部形势却不太友好。
先是7月17日,欧洲和日本终于签署《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根据这项协议,欧盟取消了约99%对日本商品的关税,日本取消约94%对欧盟商品的关税(这个比例未来数年内也将上升到99%)。
而此前到处退群的特朗普,已经在建新群了。
前一天他还在公开演讲中对欧盟小伙伴十分不满,第二天(7月25日),就紧紧抱住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甩出:美国和欧盟将致力于实现零关税、消除贸易壁垒。
外部的形势,现在容不得楼市出问题。
国社这两天也出来发表了《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的述评文章。房产税要加快出台的风也在吹。
总体来说,即便央妈放水,刚需买房,想占房价的便宜,下半年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但越是严格调控,越是买房困难。
刚需已经到了一手房买不上,二手房也得赶紧买的时候了。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有9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成为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渠道。2017年,有24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
买二手房赶紧上车,已经是部分城市刚需族的必然选择。
但买房就真的一本万利,比谈恋爱还靠谱了?
02
买房高风险的所在之处
新房难买的现实,造就了购房者与两三年前截然不同的买房待遇。
如今去售房部,基本会被问这样几个问题:“打算全款还是按揭?”“首付要准备XXX,没问题吧?”
以及得到这样几句回答:“联系我的客户很多,开盘信息请注意看我的微信,不一定每个客户都能通知到。”“户型还没有出来。”“开盘时间还没出来。”
从普通的小户型到别墅,各地都有抢购的消息。
然而熬夜排队,多处摇号,买到房的人也未必安心。
精装房的坑,学区房等承诺不能兑现的坑,以及近期某高周转房企频频出事故的新闻,都一再提醒购买者,房子质量和开发商种种天花乱坠的承诺,是买房最大的风险。
谈恋爱不成功,还能好聚好散。
买到一个质量堪忧,或不能兑现学区等种种承诺的房子,上百万的首付,几百万的贷款,转手无望,自己的积蓄甚至连父母一辈子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维权谈何容易,你还不能跟开发商说句“分手吧”,把房子退回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刚需族而言,买二手房如果充分了解信息,比连户型也看不到就开抢的新房来说,还让人更放心点。
当然,对投资房产的人来说,未来的房价走势才是更大的风险。
近期,一向唱多楼市的任大炮,就楼市未来的走向又发言了。
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上,任志强称:“我倒不觉得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如果下半年现行政策不改的话,我个人认为销售量和投资还是会保持持续下行的趋势”。
这个会上大佬们的观点也是打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