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个税免征额上调,你能少交多少税?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6-22 09:10

正文




时隔7年,个税改革“千呼万唤始出来”。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中国已经有7年时间没有进行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了,这些年,居民手中的钞票越来越多,3500元的个税免征额度已经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个税免征额、乃至实施全面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6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意味着中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被称之为“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

根据新的税改方案,个税免征额将会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6万元/年)。在今年两会上,董明珠等代表也曾公开建议,应当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到每月10000-20000元,目前5000元的额度对于北上广深和其它大城市的居民收入而言仍然比较低,但是对于全国居民而言,免征额上调至每月5000元还是有不小的影响。


同时,新的税改方案对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扩大了较低档的区间,原先3%税率的部分扩大了一倍,原先10%税率的部分,新政策全部归入3%税率,原先20%的额度区间,以及部分应缴纳25%的额度区间,新政策归入10%的税率。可以看出,较低收入水平的降税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新的个税政策对一般收入群体更有利。

在历次个税改革中,很多人都将目光专注于个税免征额的上调。这次个税改革在抵扣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这本身比个税免征额上调更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次个税改革首次提出对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进行专项附加扣除,有针对性地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具体抵扣政策还在细化之中。

除此之外,本次改革还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施综合征税。同时,新的税收政策还增加了反避税条款,对于不按要求避税的,将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式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这两项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的隐性收入和逃税问题。

按照改革后的方案,月应纳税所得额在6000元的,应缴纳(6000-5000)*0.03=30元,比原先的(6000-3500)*0.1-105=145可减税115元;

月应纳税所得额在10000元,应缴纳(10000-5000)*0.1-210=290,比原先的(10000-3500)*0.2-555=745可减税455元;

月应纳税所得额在14000元,应缴纳(14000-5000)*0.1-210=690,比原先的(14000-3500)*0.25-1005=1620可减税930元;

而对于累进税率在30%、40%、45%这三个高税率区间的收入来说,级距基本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税收改革将几种劳动性所得进行综合征税,扣除和统计的方式大体相似。那些收入来源较多的、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比如从事设计制图、医疗、会计、法律、咨询等等的人群,个税可能会出现上升的情况。


本次个税修正案正在提交审议,至于新政策什么时候落地,是不是还会有调整,还要看立法进程和社会期待。


实际上,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地之前,我们对于个税改革确实还是有更多地期待。

应该明确,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目的,一是为了提供国家部分财政收入,比如我国个税收入就占到财政总收入的8%左右,二是为了调节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个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因此,税改的主要方向应当是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结构。其次,征税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因此税收体系应当尽可能简化。

根据这两个原则,提高个税免征额和降低税率的步伐可以迈得再大一些,不但要给中低收入群体减税,也要对高收入群体减税,因为如果无法将高收入群体纳入到税收体系中来,单纯制定高税率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能够将所得税率维持在15%—20%之间,高收入群体就会有意愿申报纳税。当然有能力的人相对低收入者,还是要多纳税。

另外,从目前来看,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下降,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减税就是减负,只有减负才能拉动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必然的。


其次,应当主张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综合统计和自主申报,而不是从个人所得中代扣代缴。代扣代缴的所得税,基本以劳动性所得为主,比如工资薪水等等,如果不进行综合统计和申报,就会让个人所得税变成“工薪税”。

另外,以家庭作为纳税单位能方便实施各项税收抵扣政策。在抵扣政策中,应当主张以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为主要考察因素的税收抵扣,对于以房贷为考察因素的税收抵扣,则应当持保留态度。这种抵扣项目不但因为和房产项目挂钩而更加复杂,还有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新的刺激,因此必须谨慎。


最后,综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基础,在于对社会各阶层收入情况的全面掌握,像巴菲特一样能够大声疾呼,要求政府对包括自己在内的高收入者征税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如果我们还没有一套系统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还不能够掌握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那我们期待的一个完善的个人所得税体系,就永远还在建设的过程之中。

大家对于个税新政还有什么独到见解,咱们评论区见!




精彩回顾


中国股市——谁把它当赌场,谁就哭着离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