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创通
“科创通”通过O2O线上线下模式,聚集创新要素资源,面向创业团队、创业企业、创业服务机构、创新创业载体四类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构建创新创业云孵化平台,被业界誉为创业版的“天猫商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库  ·  DeepSeek商标提前1天被抢先申请,抢注 ... ·  3 天前  
知产宝  ·  著作权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创通

奔跑在创业路上的你,可能还需要“训练营”给你准备的这些“捷径”

科创通  · 公众号  ·  · 2017-08-11 16:02

正文

一个新奇的想法或许很简单,有时候只是我们突然的一下灵光闪现,就有很多种可能成就我们的创业之路。然而创业过程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却不是像灵感一样可以立刻有解决的办法的,创业路上的障碍往往会打乱你的节奏,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闯出自己的路来呢?



←嘉宾分享现场

闭门辅导现场↓

2017年8月8日,由成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委会、成都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办的“训练营——郫都专场”上,推事本市场VP龚诗奥和毕友创始人、毕友创星谷CEO郑海峰,给在场的五十余位初创项目代表一起分享和探讨了项目运营及投融资方面的内容,由创业导师和投资人组成的导师团也给到场的每个项目进行了分组闭门辅导,帮助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创业企业发展助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大部分初创企业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如何运营”的问题,那就需要从什么是运营开始说起。

推事本市场VP  龚诗奥



什么是运营?


运营常规分为:

内容运营 :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搭建一个持续与消费者产生价值链接的循环(调性、数量、浏览、互动等);

用户运营 :是指不断拉来新的用户,激活那些不活跃的用户以及使用户留存下来,不断活跃使用和扩散影响;

活动运营 :围绕经营目标,策划、组织、推广、执行、传播等;

产品运营 :通过各种运营手段,拉升产品的特定数据。


运营有两派:

按照背景分 :地产、广告公关、媒体人(传统)

互联网从业者

按照成长路径 :大型公司科班出身

草根、野路子派别


成都的运营都去哪儿了?

金融、地产、制造、生物、餐饮等热门行业的运营大部分都是交给代理公司去运营,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电商和移动互联网行业公司的涌现,他们也迎来了时代红利,运营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对大厂来说,运营方面两极分化,成绩不明显,依旧是地产和媒体主导。


本地市场、运营人员面临的发展问题

抛开传统行业不看,纯互联网行业在本地是没有培养的土壤的。优秀的运营人才去大厂或者创业,基本没有什么钱去自我成长,而销售和研发却是最重要的。大部分人会把运营和市场混淆,简单来讲市场相对务虚,运营落实数据。成都普遍的运营变成了新媒体、活动运营,极少有完整的配置组合。


如何做好用户运营?

首先我们要提到“ 种子用户 ”这个概念,种子用户不一定是第一批用户,而是目标用户,这类用户他们愿意适应产品的不完美,并及时反馈产品问题,还能具备一定的传播性。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去了解他们的反馈与需求,不断改进产品的同时,理解和尊重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抓住对产品感兴趣的人,寻找自带“ 传播属性 ”的用户,建立核心用户,然后扩散并给予他们持续的活动、价值和福利。


其次,我们要用数据驱动增长。尽力建立全渠道流程控制节点,即用户是谁、为何留下、因何而走等等,每个节点均可产生数据,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便能一目了然。不要忽略小的增长,尤其是复合增长目标。比如:种子用户已经有100个,按照周期来衡量进展,保持每周10%的增长率,下周就是110个,虽然只有10个,但是累计起来,一年就有14000个用户,两年以后就是200万。


龚诗奥导师建议:

1.精准选择有意义且有真实价值的活动,才能起到好的宣传效果,精准找到用户群体;

2.用户的口碑非常重要,一定要尊重并理解他们的产品反馈;

3.B端和C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换位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

4.坚定战略,改革战术。


项目的运营做好后,我们就会有大量的核心用户,这个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产品的改进和用户的留存问题了,我们还面临着相对现实的融资问题。

毕友创始人、毕友创星谷CEO  郑海峰



融资的核心问题


地位不对等

项目的认知度不高,缺乏区域细分领域影响力;资本圈的覆盖度不够,缺乏资本主动关注度;项目背书和推荐不足,缺乏主动沟通机会。


项目不自信

项目所在领域认知不足,缺乏对于项目本身认知的千锤百炼;项目BP呈现不足,缺乏在资本维度对于项目核心价值挖掘;项目团队的专业度不足,缺乏擅长与资本沟通的核心人选。


融资不系统

顶层设计很缺乏,缺乏项目融资全流程规划;融资风控不到位,缺乏对于核心问题的把握;资本对接很局限,缺乏完整的资本矩阵匹配。


如何做好“三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