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走上工程师之路的罗文博 ... ·  17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最新!UCAS公布2026「英本申请」时间轴 ...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五类补贴留学生必看!各地超全福利政策汇总,赶 ...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马斯克宣布:免费!直到崩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撑不住了,深圳宣布租金涨 66%!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4-08-16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樱桃大房子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房租或房价,总有一个会上涨。

目前看来,房价在短时间内怕是很难上涨了,但是房租大涨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上周央妈二季度报告就已经非常直白的提到: 房租在未来将会稳步的上涨。

此话一出,市场哗然,尽管争议的声音很大,但房租依旧在悄悄地开始涨价了。

率先走出第一步的是深圳,涨价的不是普通的商品住房,而是公租房。

最近深圳龙岗有14个公租房项目,租金上涨66.7%,这真的是一次性把之前没涨的全补回来啊。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批小区,深圳在两个月前已经有一批到期的公租房开始涨价了。

对比起上一次配租的时间也就是2020年, 租金涨幅同样高达 66.7% ,只有5个公租房小区(2020年配租)暂时维持价格不变!

当然咯, 政策针对一些真正低收入的群体还是开了一个口子的。

公租房的续签给出了两种租金,一种是按照老办法续签,一种是按照新办法重新签。

按照新办法的租金是目前市场租金的30%,但是对财产审核非常严格,要求个人年收入不得超过54000,算下来一个月工资不能超过4500元。

说真的,在深圳这个收入的群体并不多,属于底层收入群体了,才能享受租金的优惠。

而按照老办法续签的则是在2023年8月之前成功申请公租房的群体,在之前对财产是不做要求的,大部分月收入都高于4500元。

现在不得不面临着按照老办法,租金上涨66.7%的噩梦。

公租房,顾名思义就是给一些买不起房的群体准备的,属于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过去很多年,公租房的租金都非常便宜。

早在2012年的时候,深圳市就发布了《深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纲要》,其中明确规定:

针对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和其他住房困难家庭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分别按照市场租金的10%以下、30%至50%、50%至70%确定。

对于公租房的租金定价,深圳过去是按照商品房租金的50%来确定的。

目前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深圳的租金早就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公租房的租金价格却一直没有变过。

比如丹郡花园周边的商品房,十年前租金大约是32元/平/月,但是如今周边已经涨到64元/平/月了,公租房却还是按照十年前的租金标准为基础去定价。

也因为公租房租金多年没变,现在很多年轻人默认了深圳公租房租金是市场租金30%的标准。

但市场价涨了,公租房的租金迟早得跟着涨,就像现在一样,涨到按照最新市场价的50%。

比如丹郡花园,以前的话一个50平的单位,一个月租金仅需815元/月,但是续签后需要1358元/月,每个月需要多缴543元/月,一年算下来是6516元,生活成本又加重了。


在过去,所有人的观念都是公租房租金稳定,一辈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今天深圳公租房涨价就是打破了这种固有观念。

原来公租房也是会涨价的!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公租房,还有很多人才房,深圳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谋划中了。

大家还记得去年深圳微棠公寓吗,前身是城中村,地方统一征收装修后摇身一变成为微棠公寓,开放给人才租房。

就是这摇身一变,使得原来单间只需800元的农民房变成1100元的人才公寓,另外还要交管理费等杂费,100-200元。

装修、配置和环境等各方面的确是升级了,但租金成本也在齐刷刷的升级啊。

类似安居微棠这类带点官方性质的公寓品牌在深圳还有很多。

今年五月份深圳市安居集团控股的安居乐寓品牌正式发布,发布当天就表示已经覆盖深圳9个行政区,布局109个社区。

未来这种集中式的公寓,会对深圳的租金水平产生巨大冲击,甚至把深圳的整体租金抬升一个台阶。

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这不仅仅是深圳正在做的事情,全国一二线的趋势大多一样。

就像我前几天的文章里面提到 ,我们要从卖房时代,转变到租赁时代了。

这个转变既是时代的趋势,也是现实所迫。

现实所迫是因为土地收入没了,得继续找到另一种收入替代,除了房地产税,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租金。

如果说去年地方的卖地收入对比以前已经是腰斩了,而今年在去年腰斩的基础上,继续腰斩,导致地方财政越来越入不敷出。

除了北京和杭州还能强撑一下,其余地方的卖地收入实在是少的可怜。

广州、南京、苏州这些去年半年也有几百亿了,今年就剩零头。

之所以不卖地,其一是开发商实在是没钱买地了,你想卖也卖不掉,其二是为了去库存计划,也得减少供地。

没了土地收入这块大蛋糕,无异于断了地方的财路,后续哪里有钱维持地方的日常运营呢?

保租房的租金收入就是未来其中一种替代,未来我们要逐渐从卖地模式转变为卖租模式。

房地产发展到如今的阶段,早就已经不缺房了,只剩下一二线城市出现结构化缺房现象,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高,年轻人无法企及,所以未来大方向就是租赁为主。

央妈也说了,未来会有两亿人口涌入租赁市场。

所以大家能理解为什么地方齐刷刷的下场收储了吧,有蛋糕的地方,地方肯定会下场参与的。

最近我还听到一个小道消息,接下来会启动更大规模的地方收储行动,静待消息吧。

而一旦地方收购的房源足够多,那么地方就拥有了房租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说跌就跌。

很多人说我们的房价对比全球发达国家都算贵了,但是租金放在全球都是偏低的。

房价基数高,翻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租金的基数低啊,你看深圳今天公租房租金直接就66%的涨幅。

在央妈之前设定的计划中,未来的租金还会继续抬高,租售比往3%的方向上走。

说到这里,大家觉得这个数有什么微妙吗?我们现在的房贷利率是3%左右, 未来 房贷利率还会继续下降。

另一边随着房租越来越贵,租售比就会越来越高。

一旦房贷利率和租售比无限接近,买房就会进入零成本时代。

甚至买房变成一个确定的且收益率远远超过存款和银行理财的最佳投资品。

到那个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变了,开始把银行存款换成房子。

这个链条非常清晰,大家只是没看懂。

其实就是倒逼大家去买房投资,提高房产带来的收益率,最后活跃整个市场。

以上,大家自己慢慢消化。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穷人思维是留钱,富人思维是留资产,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已经给了思路。

短期通缩你留点现金是可以的,但长期通胀都留钱就不划算了。

我不想再评估房价涨跌,这不讨好。

但是你自己去看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从来只有拥有土地资源、不动产的人才可能代代富,代代相传。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