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绿皮摩托,穿梭在四九城纵横交错的胡同里,隔着当街老远扯着嗓子喊上一声“有电报”,惊醒一胡同的街坊,这是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北京城里常见的光景。
西长安街11号,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北京电报大楼”,是电报的源头。“东方红”的钟声绵延了半个世纪,嘀嘀嗒嗒发电报的声音也伴随大楼里的人几十年。随着电报逐渐退出生活,这里成了京城唯一一处可以发电报的地方。
昨天,设于电报大楼一层的营业厅正式关门,唯一一个电报业务窗口搬迁至复兴门内的北京长话大楼。以后想发电报,您别走错地方。
“7193 1032 1129 2869 3602……”昨天,这串数字像暗号一样出现在一些人的朋友圈,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是一封电报,是一位老“电报人”的纪念。“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厅停止营业了,作为一个老电报人,只有以此纪念了。”这位老“电报人”花了9块5给自己发了这封电报留念:“吾于1982年入职北京电报局,目睹35年变迁,时代变革天翻地覆,无以言表,故以此纪念。”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国内国际通信枢纽,电报大楼在1958年9月29日竣工。嘀嘀嗒嗒的发报声在大楼里响了几十年。鼎盛时期,电报大楼内彻夜灯火通明,每月从这里要发出300万封电报,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技发展,发电报的嘀嗒声也日渐寥落,仅剩一个营业窗口和3位发报员。
早在几天前,记者就曾听闻此事后便赶往电报大楼。一进入大楼,指示牌上便标明市话业务、宽带业务、移动业务等多项,电报业务同样排列其间,绿底白色的箭头指向位于大楼一层东侧的电报大楼营业厅。
营业厅内并不忙碌,整个大厅不过五六个业务窗口,顾客也并不多。办理电报业务的窗口位于第一个,相比起其他人,这位工作人员看起来十分悠闲。她告诉记者,如今来发电报的人已特别少,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个顾客。“有的人心血来潮来发电报,也是图个新鲜好玩。”而这么多年,发电报的价格一直没有涨过,都是1毛4一个字。
昨日,记者再次拜访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内已人去楼空,几个大门均被锁上。门口贴出了“敬告用户”的通知:“现因电报大楼装修改造,电报大楼营业厅于6月15日关闭。营业厅所有业务将调至长话大楼营业厅。”这也是另一种告别,经营了59年的电报大楼营业厅从此消失。
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电报业务营业窗口搬迁至长话大楼,但电报机和三位电报员等仍将坚守在电报大楼工作,市民可前往复兴门长话大楼办理发电报相关业务。
离别的情绪感染了很多人,昨天,不少老电报人都回来看看他们的工作过的地方,拍照留念。“我大学毕业后就在这儿工作,当时就在一层营业厅,那时真是特别忙,我们能坐整整六个小时不起来上厕所。”一位女士回忆,当时她在营业厅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别人家里的“重大事情”,“那时候通讯条件差,发电报不便宜。一般只有急事儿和大事儿才会来发电报。”当时的营业厅除了电报业务外,还有长途电话和传真两项业务,因大楼总是24小时经营,因此厅里总是排着长长队伍。后来因工作调动,她被调离营业厅,但她也在电报大楼里呆了将近35年。面对营业厅的搬迁,她还是充满伤感。“我看到说要重新装修了就过来看看,也给自己留个念想。”
7旬的张老太对电报大楼的印象则要更久远。电报大楼建成之时,她家就住在不远处。“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呢,电报大楼是当时北京的’十大建筑’。”她说最初大楼门窗都是暗红的木框架,大摆扇的推拉木门,整体都十分古朴,后来又几经装修变成了现在样子。
张老太自己也没想到后来会在这里上班,也见证了电报行业的鼎盛时期。“上世纪80年代你要是从这楼下路过,听到的都是发报的嘀嘀嗒嗒声音。”她回忆,当时负责国际电报业务的有200多员工,负责国内电报业务的有400多员工。“投递员都有一百来人,都是年轻小伙子,一水儿骑着邮政绿的摩托车。”
张老太印象最深的是电报大楼的钟声。“我们行政部门都是准点儿上班。上班钟声最后一声,我们就必须坐到位子上;下班时一听大钟响了第一声就赶快冲出去。”因当时通讯还不发达,很多发往国外的祝贺信和文件都是从大楼里发出,作为大楼里的工作人员,张老太一直都很自豪。如今电报业务几近消失,她也并不沮丧,说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但我希望不管过多久,不管这大楼以后什么用途都还一直能叫电报大楼,让人们能知道那段历史。”
北京晨报社会新闻部出品
康佳/文
贾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