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
文雅
的朗读音频
原标题:《晚明的时尚先生——张岱》
文 | 紫健
多年来一直在想,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真正洒脱时尚的生活家?我找着找着,直到读到了张岱。
世人云:前有陶渊明,后有张宗子。
张岱生于明万历年间,书香门第,钟鸣鼎食之家。他在《自为墓志铭》里实诚地写道:“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可以说,纨绔子弟喜欢的事情他都喜欢,可说得这么坦坦荡荡,倒让人看出了几分真诚。事实上,他博洽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猎。虽无缘功名,却有志撰述。
可是,这满腹的才气与诗学若遇不到时代的青睐,便成了愤世嫉俗。他在《黄琢山》里写道:“则郡城之外,万壑千岩,人迹不到之处,名山胜景,弃置道旁,为村人俗子所埋没者,不知凡几矣。”细细想来,谁不觉得自己是那被庸人埋没的“世间珍异之物”呢?
张岱有泉石膏肓,于是痴于山水,癖于园林。这正是晚明文人名士标榜清高,避世脱俗的一种方式。可无论山水还是园林,他都崇尚清幽、淡远、自然、真朴。此等审美意趣和追求,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了他的小品文中。《西湖梦寻》里,他认为“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世人多爱大雪纷飞,可看雪看出质感的实在太少,他算一个。湖心亭赏雪,风雅之致。陶庵是他的号,欣羡的,是他曾在大雪三日时乘小舟独往湖心亭,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明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崇祯年间,陶庵居西湖,又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他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山云水,上下一白。其实,他是喜欢人群的,如粥如沸的热闹。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一缕凉笛绕一弯残月,三五人静坐静听,其中亦有陶庵。
他见证了真正的末世,那无限的繁华精致是怎样沦为一场缓缓降临的浩大宿命。他也曾国破家亡流离山野,只剩几本残书与断弦的琴,但他还有梦,还有用秃笔蘸着缺砚写下的字。字迹虽枯淡却依然妩媚,一如当年旧事藏于白头宫女眼角眉梢。这样的人,静与闹都能坦然处之,五十年来终成一梦,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
难怪有人惊叹: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而哪里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这么丰富又美好的男人,怎能不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