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玩收藏
中华收藏网以“互联网+艺术品+金融+拍卖”创新模式, 是一家专业从事艺术品投资交易、艺术品拍卖、鉴定评估、书画定制、网上开店、网上展览、手机版鉴宝、软闻发布、行家交流等线上下合作共赢平台。欢迎您,尽在“玩收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认养一头牛十年复盘,从0到50亿背后的3条思考 ·  14 小时前  
51HR派  ·  2025年,岗位的抗风险逻辑,变了 ·  20 小时前  
51HR派  ·  有人年龄已经360岁了,你信吗? ·  20 小时前  
东方网络传媒公司  ·  【今日招聘】最近有想找工作的吗?东方招聘频道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玩收藏

央视揭秘拍卖诈骗公司月骗百万:为何他们老是屡屡得手?

玩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1-27 16:30

正文



收藏的道路总不那么简单。

央视揭秘拍卖骗局:来源腾讯视频



近几年文物市场空前火热,对文物收藏和投资需求愈大,已经迎来了全民收藏的时代。很多人把目光从金融证券、房地产转移到了艺术品收藏投资,其中不乏刘益谦、王健林、张近东(五王醉归图卷竞得者)等行业巨头。



市场辣么好,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自然坐不住了,各种古玩骗局层出不穷。今天就结合央视上的一则新闻视频讲讲“文物鉴定公司月入百万如何行骗”的。


为首的骗子会先注册一个某某文物公司,然后会招募几个同样具有古玩行业行骗经验的同伙做部门负责人。这些负责人会选择那些年纪轻、胆子大、会与人交流的人作为下属,进行简单培训,传授一些话术技巧。这些员工也知道自己干得事情是骗人的,但为了在短时间内谋取利益,往往会财迷心窍。



一切就绪,开始印制公司图册,并潜入一些文玩爱好者论坛,虚假宣传该公司雄厚的实力和优质的买家资源。于此同时,底下的业务员开始给收藏爱好者打电话,推销该公司的艺术品拍卖平台,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聚拢了很高的人气。


开始有人上门了,机构派出“鉴定师”开始忽悠,这个瓶子是宋代的,还是南宋官窑! 哥们一听南宋官窑,高兴坏了,赶紧问价格。



1538万的估价,哥们瞬间陶醉,心想自己从地摊上几千块淘来的货可真是捡到大漏了。 注意了,这个时候往往是人最没有判断力的时候。






鉴定师”这时候会请出自己的领导来给客户打第二针。

公司副总出来,也是先说一下这个东西怎么怎么好,接着确认“鉴定师”给出的估价。骗子一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开始谈合同,开始 索取高昂的展览费,鉴定费,备案费,服务费等各项费用。尽管这些费用加起来少则几千,多则四五万,但收藏者考虑到自己的藏品能卖出几十倍的天价,往往对此毫不吝啬。






其实像这种低仿品不难分辨,这个吉州盏内贴花外玳瑁纹,施釉到底,看似永和大窑的产品。但就从分辨率模糊的单图中就能看出不少问题,其 一整体看不舒服,线条是有疑问的;其二内外壁工艺结合乱入;其三也是最重要的200元买的完整器怎么能值200万 ?至于官窑瓶,简直就是 臆造 品啊!稍微有些常识就能看出问题,对比南官博的这个瓶子。



南宋官窑胆瓶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品


那么这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何频频有人上当,骗子公司月骗百万靠的是什么呢?


1、过于相信“专家”、“机构”、“证书”,假文物公司或是拍卖公司抓住这一点往往会在这上面做文章,说是某专家鉴定过能够开出鉴定证书等。


2、暴富型的捡漏心里,总想着几百几千从地摊上买的能卖出几十万甚至百万的高价,骗子利用这一点对藏友的藏品进行高估价让藏友以为自己要发财了,然后收取服务费,屡试不爽。


3、这是主要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鉴定收藏知识匮乏,有时候甚至是缺乏常识!



那么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人经假文物公司一骗,开始不相信任何人包括真藏家,于是开始按图索骥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变成 国!宝!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