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根据美国劳工部4月5日数据,美国2024年3月新增非农30.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1.4万人,及前值的27万人。其中私人部门新增23.2万人,高于预期的17万人,前值20.7万人。从就业广度来看,3月的59.4%高于2月的58.6%,持平于2023年月均值59.4%。从趋势来看,3个月月均新增较前值小幅回升,从27.2万人上升至27.6万人。此外,前期数据小幅上修,2024年1月和2月新增非农合计上修2.2万人。
第二,
从就业贡献来看,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仍然较高。3月私人服务部门新增19万人,持平于前值。其中,健康保健和社会救助、休闲和酒店业、零售业新增保持较快增长。商品生产方面,建筑业新增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正值并且小幅回升;制造业就业偏弱,3月新增为0,低于前3月平均月增的0.3万人。政府部门新增进一步回弹至7.1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6.6万人),其中地方政府新增4.9万人,为主要贡献。
第三,
3月薪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时薪同比增4.1%,持平于预期,低于前值的4.3%;环比增0.3%,持平于市场预期,高于前值的0.2%。周度工作时长从34.3小时回升至34.4小时。展望来看,就业供需缺口持续收窄仍是一个趋势特征。2024年以来,劳动力供需缺口月均为241.6万人,较2023年月均335万人显著收缩,反映供需缺口仍在弥合过程中,3月职位空缺和失业率比例(V/U)为1.36,亦接近疫情前(2020年1月)1.22水平。
第四,
为何美国新增非农保持韧性但薪资却持续回落?其中可能包含着美国净移民人数上行带给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影响。CBO在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2023年美国净移民人数分别为117万人、267万人和330万人,相较于疫情前年均92万人显著上行。移民一则从总量上看对冲了因疫情导致的自然人口增长下降,助推了供需缺口弥合。2023年Q4移民就业人口较2019年Q4上升287.1万人,而本土出生就业人口则下降18.3万人。二则从结构上看,为美国补充了更多中低收入就业供给,如建筑业、健康保健业、零售、住宿和食品服务业,恰好弥补了这些行业较大的就业供需缺口。上述供给端线索对新增就业数据形成支撑,对薪资形成约束,3月建筑业、休闲酒店业、教育和医疗业、零售性薪资同比已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月度新增非农中,这些行业在过去12个月中亦是新增就业的主要贡献项。
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从失业率等数据看,美国处于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这也是其通胀偏高的原因之一。如果移民人数上升趋势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可以被吸收,可能对应着其月度新增非农的自然中枢已经抬高,对于非农数据的强弱标准,也不能完全按照历史经验理解,否则会高估就业表现。疫情前,符合美国人口增长和劳动参与率的月度新增非农中枢可能在6-14万人;按照Hamilton Project的最新预测,若考虑到近几年移民人口陡增的现象,则月度新增非农中枢可能已升至16-23万人。从州数据看,各州新增非农人数与移民人口占比亦有较强的相关性。
第六,
同期公布的住户调查数据(household survey)亦偏强。3月失业率(U3)从3.9%回落至3.8%,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外国出生人口失业率显著回落,外国和本国出生人口失业率分别为3.6%和4%,前值为4.7%和4%,部分移民从失业转变成就业或为主要背景。3月劳动参与率为62.7%,其中16-24岁人群参与率上升为主要贡献。U6失业率小幅持平于前值在7.3%。主动和被动失业人数比率27.1%,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第七,
鲍威尔在3月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中曾提到,偏强的就业增长并不能成为担忧通胀的理由(strong job growth is not a reason to be concerned
about inflation),意思是美联储不会从就业简单递推通胀,会考虑就业背后的供给逻辑。尽管如此,近期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可能会对短期通胀形成现实支撑;同时,就业偏强亦映射出经济韧性,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从最新情况判断,我们预计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会较前期预期(6月)后推,中性情况下的全年降息次数可能也会低于前期预期。
第八,
数据公布后,Fed Watch数据显示6月美联储不降息以及降息25bp的概率分别是50.8%和46.1%,前值为34.2%和59.1%,即市场认为的6月降息最新概率已低于50%;6月不降息的情景下,7月美联储降息25bp的概率是48%。从资产反应来看,非农数据出来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回升至4.39%,此后虽一度回落至4.33%;在美联储官员Logan和Bowman偏鹰派的讲话后,美债收益率再度回升,收于4.40%。美元指数小幅回升至104.298。较强的就业数据带来了对增长和企业盈利的预期,美股三大股指均涨
。
根据美国劳工部4月5日数据,美国2024年3月新增非农30.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
的21.4万人,及前值的27万人。其中私人部门新增23.2万人,高于预期的17万人。从就业广度来看,3月的59.4%高于2月的58.6%,持平于2023年月均值59.4%。从趋势来看,3个月月均新增较前值小幅回升,从27.2万人上升至27.6万人。此外,前期数据小幅上修,2024年1月和2月新增非农合计上修2.2万人。
美国2023年3月新增非农30.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1.4万人,前值27万人,前3月月均新增27.2万人。其中私人部门新增23.2万人,预期17万人。此外,2024年1月和2月新增非农分别上修2.7万人和下修0.5万人,1月和2月新增非农分别为25.6万人和27万人。
3月新增非农贡献项包括健康保健和社会救助、休闲和酒店业、政府部门、零售、建筑业等。
从就业贡献来看,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仍然较高。3月私人服务部门新增19万人,持平于前值。其中,健康保健和社会救助、休闲和酒店业、零售业新增保持较快增长。商品生产方面,建筑业新增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正值并且小幅回升;制造业就业偏弱,3月新增为0,低于前3月平均月增的0.3万人。政府部门新增进一步回弹至7.1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6.6万人),其中地方政府新增4.9万人,为主要贡献。
3月新增非农中,服务生产新增19万人,持平于前值,前3月平均月增17.9万人;政府部门新增7.1万人,前值升6.3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6.6万人;商品生产新增4.2万人,前值升1.7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2.6万人。
3月私人服务部门新增19万人,持平于前值。健康保健和社会救助、休闲和酒店业、零售业为主要贡献,分别新增8.1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7.8万人)、4.9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2.7万人)、1.8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2.4万人)。第一,医疗保健行业就业供需缺口仍然较大但在收窄,但节奏较慢,因此后续就业增长可能会继续。第二,受天气回暖影响,休闲和酒店业和零售业新增均有所回弹。休闲和酒店业就业偏强在前期公布的JOLTS数据中亦有所体现。
3月政府部门新增进一步回弹至7.1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6.6万人),其中地方政府新增4.9万人,为主要贡献,反映地方政府支出仍然偏强,结合联邦政府月度支出数据来看,美国财政整体支出可能仍处于上行轨道。
3月商品生产就业较2月小幅升温,新增4.2万人,前值1.7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2.6万人,建筑业为主要贡献。3月建筑业新增连续第12个月为正,3月新增2.3万人,前值1.9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1.7万人,利率回落带动房屋建筑以及室内硬装需求回升可能为主要背景。制造业方面,3月制造业新增就业为0,前值-1万人,前3月平均月增0.7万人。
3月薪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时薪同比增4.1%,持平于预期,低于前值的4.3%;环比增0.3%,持平于市场预期,高于前值的0.2%。周度工作时长从34.3小时回升至34.4小时。展望来看,就业供需缺口持续收窄仍是一个趋势特征。2024年以来,劳动力供需缺口月均为241.6万人,较2023年月均335万人显著收缩,反映供需缺口在持续弥合过程中,3月职位空缺和失业率比例(V/U)为1.36,亦接近疫情前(2020年1月)1.22水平。
3月时薪时薪同比增4.1%,持平于预期,低于前值的4.3%;环比增0.3%,持平于市场预期,高于前值的0.1%。2月薪资环比从0.1%小幅上修至0.2%。
具体来看,耐用品制造(环比增0.7%,前值增0.3%)、批发贸易(环比增0.6%,前值增0.2)%、金融服务(环比增0.5%,前值增0.5%)时薪增速均较前期显著上行。时薪增速的拖累项为采矿和挖掘(环比降0.61%,前值升0.61%)、私人教育和健康服务(环比降0.03%,前值升0.18%)、其他服务(环比降0.38%,前值升0.1%)。
为何美国新增非农保持韧性但薪资却持续回落?其中可能包含着美国净移民人数上行带给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影响。CBO在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2021-2023年美国净移民人数分别为117万人、267万人和330万人,相较于疫情前年均92万人
显著上行。移民一则从总量上看对冲了因疫情导致的自然人口增长下降,助推了供需缺口弥合。2023年Q4移民就业人口较2019年Q4上升287.1万人,而本土出生就业人口则下降18.3万人。二则从结构上看,为美国补充了更多中低收入就业供给,如建筑业、健康保健业、零售、住宿和食品服务业
,恰好弥补了这些行业较大的就业供需缺口。上述供给端线索对新增就业数据形成支撑,对薪资形成约束,3月建筑业、休闲酒店业、教育和医疗业、零售性薪资同比已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月度新增非农中,这些行业在过去12个月中亦是新增就业的主要贡献项。
2021-2023年,美国净移民人数分别为117万人、267万人和330万人,相较于疫情前年均92万人显著上行。一则,移民对冲了因疫情导致的自然人口增长下降,在供给端利好就业供需缺口弥合。2021-2023年,美国自然人口生长增速从疫情前
约0.3%回落至0.1%,但总人口同比增速不降反升,从疫情前约0.6%升至0.8%,其中,净移民为主要贡献(~85%)。从结果来看,美国就业供需缺口已回落至232.7万人,2023年月均为335万人,疫情前为131.2万人。
二则,本轮移民潮为美国补充了更多中低收入就业供给,如建筑业、健康保健业、住宿和食品服务业,而这些行业劳动力供需缺口又相对更大,匹配这些行业的就业需求。CBO数据显示,2019-2023年,没有大学学历的移民就业人数从1664万人上升至1835万人。此外,Census
Bureau数据显示,非本国出身且非美国公民的人口中,从事建筑、健康保健和社会救助、休闲酒店和食品服务、零售的占比达到49%,匹配这些行业偏强的就业需求。从结果来看,3月休闲酒店、健康保健、零售业薪资同比增速已经接近疫情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失业率等数据看,美国处于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这也是其通胀偏高的原因之一。如果移民人数上升趋势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可以被吸收,可能对应着其月度新增非农的自然中枢已经抬高,对于非农数据的强弱标准,也不能完全按照历史经验理解,否则会高估就业表现。疫情前,符合美国人口增长和劳动参与率的月度新增非农中枢可能在6-14万人;按照Hamilton
Project的最新预测
,若考虑到近几年移民人口陡增的现象,则月度新增非农中枢可能已升至16-23万人。从州数据看,各州新增非农人数与移民人口占比亦有较强的相关性。
疫情前,符合美国人口增长和劳动参与率的月度新增非农中枢可能在6-14万人,若以此数据为基准,则现阶段月度新增非农数据(2024年月度新增非农均值为27.6万人)是明显偏强的。
但根据Hamilton Project最新预测显示,若考虑到近几年移民人口陡增的现象,则月度新增非农中枢可能升至16-23万人,也就是说,美国就业市场可以承受每月16-23万人新增就业而不会对薪资形成上行压力。虽然现阶段月度新增就业数据仍然高于这一数值,但较前期的估算来说,考虑到移民后的新增非农中枢和实际非农数据的差值在缩小。
这一点在各州移民人数以及新增非农数据亦有体现,回溯历史可发现,各州新增非农人数与移民人口占比有较强的相关性,r-square为0.4%,即移民人数更多的州其新增非农也会相对偏强。
同期公布的住户调查数据(household survey)亦偏强。3月失业率(U3)从3.9%回落至3.8%,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外国出生人口失业率回落,外国和本国出生人口失业率分别为3.6%和4%,前值为4.7%和4%,部分移民从失业转变成就业或为主要背景。3月劳动参与率为62.7%,其中16-24岁人群参与率上升为主要贡献。U6失业率小幅持平于前值在7.3%。主动和被动失业人数比率27.1%,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3月住户调查数据(household survey)亦偏强。3月失业率(U3)从3.9%回落至3.8%,符合市场预期。就业人数上升49.8万人为主要背景。3月失业人数下降2.9万人,从失业原因看,被动失业人数(job losers)下降17.4万人,主动失业人数(job leavers)上升11.2万人,主动和被动失业人数比率27.1%,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U6失业率持平于前值在7.3%,较疫情期间最低点(2022年12月)6.5%高出0.8个百分点。U6失业率的计算方式为U6=(失业总人数+因经济原因而选择兼职人数+边际劳动力人口
[7]
)/(劳动力总人数+边际劳动力人口)。3月因经济原因而选择兼职的人数下降6.8万人,边际劳动力人口上升3.7万人。
3月劳动参与率升至62.7%,向疫情前63.3%靠近。其中,16-24岁劳动参与率从55.9%回升至56.8%;25-54岁人群劳动参与率从83.5%下降至83.4%;55岁+人群劳动参与率从38.5%回升至38.6%。
鲍威尔在3月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中曾提到,偏强的就业增长并不能成为担忧通胀的理由(strong job growth is not a reason to be concerned
about inflation),意思是美联储不会从就业简单递推通胀,会考虑就业背后的供给逻辑。尽管如此,近期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可能会对短期通胀形成现实支撑;同时,就业偏强亦映射出经济韧性,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从最新情况判断,我们预计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会较前期预期(6月)后推,中性情况下的全年降息次数可能也会低于前期预期。
在3月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中,当被问及雇佣如此强劲背景下是否构成美联储不降息的理由时,鲍威尔予以否认。鲍威尔认为,2023年我们也经历了就业非常强劲但通胀顺利回落的情景,供给端修复为主要背景。因此,强就业自身不能成为通胀回升的理由。
展望来看,供给端因素可能利好通胀继续回落,但就业偏强仍然指向需求端保持韧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从最新情况判断,我们预计美联储降息时点可能会较前期预期(6月)后推,中性情况下的全年降息次数可能也会低于前期预期。
数据公布后,Fed Watch数据显示6月美联储不降息以及降息25bp的概率分别是50.8%和46.1%,前值为34.2%和59.1%,即市场认为的6月降息最新概率已低于50%;6月不降息的情景下,7月美联储降息25bp的概率是48%。从资产反应来看,非农数据出来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回升至4.39%,此后虽一度回落至4.33%;在美联储官员Logan和Bowman偏鹰派的讲话后,美债收益率再度回升,收于4.40%。美元指数小幅回升至104.298。较强的就业数据带来了对增长和企业盈利的预期,美股三大股指均涨。
截至3月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30%升至4.40%;美元指数从104.121升至104.298;三大股指均涨,SP500指数涨1.11%,纳斯达克指数涨1.24%,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8%。
核心假设风险:
美国经济因美联储保持较高政策利率而陷入衰退,导致美联储超预期降息或者提前结束缩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全球通胀再度升温;欧美银行储蓄转移加速导致信贷收缩幅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