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随着返程复工高峰期来临,辽宁省流感病例数已连续5周减少,下降幅度达92.78%,但仍需警惕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有所不同,应辨别后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预防流感包括疫苗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佩戴口罩、增强免疫力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辽宁省流感病例数下降
辽宁省报告的流感病例数已连续5周减少,下降幅度达92.78%,表明流感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保持警惕。
关键观点2: 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辨别
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各不相同,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观点3: 重点人群的流感风险
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群体感染流感后,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要特别重视预防。
关键观点4: 流感的预防措施
预防流感包括疫苗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佩戴口罩、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来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贡献力量。
正文
随着返程复工的高峰期来临
人员流动愈发频繁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也迎来了传播的 “活跃期”
不要让自己成为流感病毒肆意传播的
“帮凶”
辽宁省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省报告的流感病例数已连续 5 周减少,与本流行季的峰值相比,下降幅度达到了 92.78%。
虽然数据看似令人安心,但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群体,一旦感染流感,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当下,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较为常见。精准识别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能帮助我们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会突然发起高烧,体温迅速飙升至 39 - 40℃,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性症状十分突出,仿佛全身的肌肉都被紧紧揪住,脑袋也像被重锤猛击一般。同时,还会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嗓子疼得如同被火烧,咳嗽起来胸腔都跟着剧烈震动。
普遍人群都容易
感染人偏肺病毒,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鼻塞和呼吸急促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大多数人感染后属于自限性疾病,大约1周症状就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不留太多痕迹。
儿童是鼻病毒的高发感染人群,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很少会波及下呼吸道。
感染后体温通常正常或只是略微升高,不过容易引发鼻窦炎和中耳炎。
孩子可能会因为鼻塞而呼吸不畅,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频繁的喷嚏和咳嗽更是让他们烦躁不已。
5岁以下儿童最容易感染腺病毒,主要表现为咳嗽、鼻塞、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临床上还可能出现咽喉炎、咽结膜热、肺炎等症状。孩子可能会因为咽喉疼痛而抗拒进食,眼睛也会因为咽结膜热而发红、难受。
婴幼儿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主要感染对象,主要症状为发热(不一定是高热),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为明显,而且感染年龄越小,病情往往越严重。婴儿可能会因为鼻塞而无法正常吃奶,呼吸也变得急促,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预防流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和他人健康贡献的一份力量。
接种疫苗依然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群体,一定要提高对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流感疫苗就如同为身体构筑起的坚固堡垒,能极大地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咳嗽或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或毛巾捂住口鼻,这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步;尽量减少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嘴巴的次数,因为病毒很容易通过这些黏膜部位侵入人体;要保证室内环境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赶走室内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