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专注大趋势,不负好时代。
奶爸以后要讲的很多东西,都会和这篇文章有关;大家以后要想从股市赚钱,可能必须按照这篇文章操作。
有些内容以前零碎提过,今晚我再提纲挈领系统性讲一遍。不管老朋友还是新朋友,建议都认真阅读,收藏备查。
我先问一个问题:
现在自媒体很发达,市场上很多机会,其实大家经常有被及时提醒到,但为什么就是很难赚钱?
粗略一点回答:“研究”和“交易”还是很有距离的。比如不少好的研究员、分析师,自己炒股也赚不到钱。
精细一点回答:很多人都能够告诉你机会在哪里,但没办法告诉你,这些机会到底该怎么抓。因为“买点、卖点、仓位”永远是个闭环,缺一不可,而网上绝大部分大V,都不会在指出机会的同时,还告诉你哪里买、买多少、哪里卖。
或者是大V本身也没有抓住机会的能力,极少数有这个能力的,又不愿意说。
一
交易根本不需要太多机会。打个比方,2018年底,在奶爸念叨“
不要辜负了上天赐予的大好熊市”
的时候,你任意买一个指数ETF,拿到现在收益都还可以。
即使错过2018年底,去年9月下旬,奶爸又在呐喊
“做多中国”
,那时入场也根本不晚。
而如果到处追逐机会,很多不是足够大的热点题材,今天刚火爆进入大家视线,明天就大幅高开,虽然收盘还会再拉涨,但你早上买入后利润其实已经很薄,第三天还能不能赚钱,完全是个未知数。
一般10个机会,真正的大机会就一两个,然后中等机会一两个,赚不到钱磨损成本的机会四五个,可能导致亏大钱的机会一两个。
所以追逐来追逐去,你赚的那些钱很容易被磨损和消耗掉。
另外,很多机会其实都是轮动和反复的。如果你不停去追,就变成了猴子掰苞谷,到最后会发现,大部分机会都被浪费,最终手里剩下的微不足道。这时候,指数和大部分股票位置已经很高了,你只能苦涩一笑,轻声说句:爱过。
有些大V习惯一个热点题材出来,马上进行分析,然后列出一堆概念股。这种文章很受欢迎,因为能给人踏准节奏、紧跟市场的错觉。而且后面任何一个股票走得好,变成大牛股,读者都会把功劳记在大V头上:某某时候,某某大V推荐有功。
然后一年半载下来,罗列的股票加起来有几百个。什么都推荐,等于什么都没推荐。这和直接买指数有何区别?直接买指数还能避免掉很多在大涨过程中去追。
因此炒股第一条:我们必须要主动放弃很多机会,专注几条主线(或者几种图形、几个模式)就行。
舍得舍得,先舍后得,是为大智慧。
二
学会只赚市场中一部分钱之后,该和大家说买点、卖点和仓位了。
1.
买点。永远只在调整后买股票。
它若不调整,你就敢错过。
从来亏钱都是因为追得太快太急
。
错过真没事的啊朋友们!大清早就完了,早就走向共和了,我们连做皇帝(女皇)的机会都已经错过,其他还有什么不能错过的?
曾经零首付买房,然后以租养贷,即能暴富;曾经随便买几百块钱的比特币,现在身家过亿;曾经“双色球”开出过很多大奖,也都没有我们……我们还有什么不能错过?
一般情况下,起码等调整一个月(也就是说,买点距离前期股价最高点,时间要间隔一个月)。特别火爆强势的,可以时间略短;不是很彪的股票,等调整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都可以。
非常简单实用的一个大原则。千万别因为得到时没花钱,就不去使用!
2.
卖点。永远不要追求卖在最高点。
卖点比买点难很多,不容易简单一段话概括。卖股卖不好,要么三四次赚的不够一次亏的,要么坐了过山车大把盈利被擦掉留下一场空欢喜,始终做不到长期稳定收益。一般来说,
卖点讲究和买点对应。
比如,通过估值买入的,必须得先想好估值高到什么程度会减仓和清仓;通过中期均线买入的,跌破均线或者均线拐头往下就得离场;通过图形结构买入的,图形结构演化完或者走坏也得say goodbye;通过价格买入的,价格回撤幅度到什么程度该跑路,你也得先想好。
但是,不管怎么卖,千万别因为股票卖了后还会涨感到后悔。可以遗憾,但别后悔,否则可能导致后面做出很多错乱的操作来。你一定要告诉自己:
自己这笔交易按照计划完成了,股票后面的涨跌,与你无关。
再不讲道理的人,也不能不允许分手的对象和别人谈朋友吧!不如,祝福。
这里真不好意思,奶爸没有那个本事用简短文字说得很细。以前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卖点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怎么卖股,会卖的是师父》。
3.
仓位。高弹性低仓位,低弹性高仓位。
简单解释下就是:波动大的标的,每次买少点,波动小的标的,每次可以买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