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为你辩护网
为你辩护网是由成安博士带领前资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刑法学及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硕士等刑辩精英共同打造的专业刑辩公众号。着力建设法官、检察官、侦查人员、刑辩律师的精神家园,促进法律共同体之交流,推动刑辩之进步,共筑中国法治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果壳  ·  48岁大 S ... ·  4 天前  
科普中国  ·  细菌超 500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为你辩护网

给强奸杀人犯辩护的都是什么样的律师?

为你辩护网  · 公众号  ·  · 2019-06-14 06:59

正文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当地时间6月12日9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被绑架致死案进行开庭陈词。


据媒体报道,检察官在开案陈词中披露了章莹颖案作案细节:


案发当日,被告克里斯滕森假扮成卧底警官,说服章莹颖上车,将其绑架并强暴。


随后,他在浴缸中刺伤了章莹颖,接着使用棒球棍打破其头部,掐其喉管约10分钟,令其窒息,再对其实施斩首,最后弃尸他处。目前,遗骸丢弃的地点尚不明确。


嫌犯律师在开案陈词中承认嫌犯杀人,但其目的却是为了引出嫌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嫌犯争取避免死刑的机会。最终会怎么认定,还要法庭审理后作出判决。


可能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么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的人,为什么还有律师愿意为他辩护?


为这样的强奸杀人犯辩护的,都是什么样的律师?


这些律师不怕因为给坏人辩护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吗?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0 1
刑事辩护权的平等性问题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一个人,不管罪大恶极还是过失犯罪,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涉嫌犯罪后,都享有自我辩护和委托辩护人代为辩护的权利。


也就是说,刑事辩护权具有平等性,不因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评价地位而发生变化。



因此,像章莹颖案嫌犯这样的人,不仅会受到法律严惩,尤其是违法犯罪行为被曝光后,也被推到了道德的审判台,成为众矢之的。


但嫌犯仍然依法享有辩护权,这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剥夺的基本权利。



0 2
受托为强奸杀人犯辩护的社会风险



有些犯罪分子给的起足够的高价来请律师,但是仍然会有律师拒绝。像权健当初被查的时候,媒体就报道其成了“烫手山芋”,律师反而避之不及。


其实很容易想得通。


古人云,“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虽然把为“坏人”做刑事辩护上升到节气和尊严有点夸张,但律师接受委托,除了收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风险。


怎么说呢?


强奸、杀人以及一些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老百姓心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成了“坏人”、“罪人”。


为“坏人”辩护,甚至是无罪辩护,在人们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理念里,就是与坏人同流合污的“帮凶”,不管案件是怎样的结局,辩护律师无疑会落下“骂名”,失了口碑。



这是每一个刑辩律师不得不权衡的问题,也就是社会风险,事关名声和前程。


虽然我们知道这有点儿类似于道德绑架,但这种风险,没人敢忽视。


如果哪个律师接了类似案子的委托,尤其是那些知名律师,虽然业内的人知道这只是在行使法律职责,但在聚光灯下,老百姓却不会买账,辩护律师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地位,其社会评价可能会急剧下降。


试想,一个被打上“帮凶”、“坏人”标签的律师,会不会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耻辱”?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风险下,“坏人”行使辩护权的选择面与质量、效果将大打折扣,抛开每个辩护律师专业水平和素养不说,这会不会也是一种市场性惩罚呢?



0 3
给强奸杀人犯辩护的职业风险



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的嫌犯,就算最后还是聘请到辩护人,那辩护律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真的能把他们“捞”出来吗?


刑事辩护与民事代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辩护人和代理人的职业立场。


民事诉讼代理的权限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中的一种或多种。


从性质上来看,民事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是利益统一体,特别授权条件下,代理人的意见就是当事人的意见。


简而言之,民事代理人的职责,就是灵活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为当事人争取利益。而刑事辩护则不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辩护人的立场首先被限定了,那就是从国家法律层面,根据案件事实,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争取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机会,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程序性权利。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犯罪分子重金“砸”出来的辩护人,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律师接这个无罪辩护的活儿,不是置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于不顾,“昧着良心”赚钱吗?到头来,会不会连饭碗也丢了?


或者换一种说法,为犯罪分子做辩护时,辩护律师究竟选择秉持一颗公心,严格按照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定范围内进行辩护?还是收了钱,以辩护之名行代理之实?


或许,这只是一个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在现实中,二者很多时候是混同的。



《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等都对辩护律师行使辩护职责,在法庭上发表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作了规定。


这意味着,辩护人为了被告人的利益,在法庭上可以大胆发表意见,不用害怕说错话被追究责任。


但这个权利不是无限制的,上述法律同时规定,“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


辩护律师在行使辩护职责过程中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